•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運動器材
  • 重量訓練
  • 核心肌群
  • 跑步
  • 初階訓練
  • 跑10K
  • 動學堂
  • 跑步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運動挑戰最大心率可以嗎?醫師警告心率應該控制在這個範圍才安全
1
運動挑戰最大心率可以嗎?醫師警告心率應該控制在這個範圍才安全
2
久坐身體亮紅燈!LifeSpan帶起辦公室運動新風潮
3
足底筋膜炎的肌筋膜運動治療方法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

運動挑戰最大心率可以嗎?醫師警告心率應該控制在這個範圍才安全

2024-03-20
話題 保健 運動傷害 觀念

67歲黃先生退休後都會郊區爬山,但最近這半年內自覺時不時有一些心悸及胸悶的現象,且連爬樓梯都感覺較喘,體力大不如前。原以為是年紀大的正常表現,於是拖了一段時間才來醫院檢查,結果卻發現心臟功能約莫只剩正常人的二分之一,左心室收縮分率僅剩30%,診斷為「心臟衰竭」。

每次運動都想挑戰最大心率?醫師警告這樣操爆心臟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

心房顫動死亡率高2倍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指出,一般來說,正常靜止狀況下的心跳頻率介於每分鐘60至100下,不正常的心跳模式則稱作心律不整。除了心跳不規律之外,心跳太快或太慢都有可能是心律不整發作,而此心律不整可能來自於心臟的心房或者心室。

尤其慢性三高的患者,更可能合併老年人最常好發的「心房顫動」。根據統計,60歲以上的族群中,每100個人就會有4個心房顫動的患者,而到了80歲以上,盛行率就會提高到每10個人就會有1個心房顫動的患者。

隨著台灣邁入老年化社會,老年人口比例逐漸提高的同時,心房顫動就會在總人口中變得越來越常見;而且一旦有了心房顫動,死亡率會高2倍、中風率則高5倍之多,但有高達75%的患者平常卻幾乎沒什麼嚴重的症狀,因此不得不慎。

心跳速率超過最大心率要小心

陳玠宇指出,平常心跳比較快,除了交感神經較為興奮之外,其實也可能暗示著身體有著其他問題,諸如:心律不整、心臟衰竭、脫水、發炎感染、貧血、甲狀腺亢進等問題,需進一步檢查以釐清原因。

舉例來說,一個人的最大運動心率為220減掉年紀,若以50歲的年紀來論,最大運動心率為170,意即每分鐘170下心跳速率, 而此為100%運動強度的最大心跳速率。平常我們的活動分成5個等級強度:

最低強度(50-60%):慢走

低強度(60-70%):快走

中等強度(70-80%):慢跑

高強度(80-90%):快跑

最高強度(90-100%):衝刺跑

若當一個人在靜止、放鬆休息的狀況之下,心跳速率超過最大心率的一半以上,可能要懷疑有其他潛在的問題存在。

應控制心跳每分鐘50~70下

陳玠宇表示,換個角度來看,若心臟衰竭或有其他心臟疾病的患者,一般來說,心跳速率愈快反而會造成心臟過度負荷,也會加重心臟缺氧的狀況。

根據過往的國外研究顯示,在心臟衰竭的患者,若平均心跳超過每分鐘80下與平均心跳每分鐘小於65下相比,會增加將近4成的1年內的死亡率,尤其2016年的歐洲心臟衰竭指引更建議將患者的心跳降於每分鐘70下以下,建議心臟不好的患者應控制心跳於每分鐘50至70下,但須按照實際情況微調整。

一般而言,平常有在運動的成人,因為心臟相對會較為強而有力,尤其是年輕運動員,較常會有心跳較慢的正常現象,然而,當心臟提早退化,發生心跳過慢,甚至產生停頓的現象,更甚可能發生頭暈、暈厥或癲癇發作的情形,此時就必須專業評估是否需要置放心律調節器。

因此,在不同的生理情況下,應有不同的理想心跳速率,過快或過慢都可能暗藏著異常的生理意義。所以,平常應養成量測血壓與心跳的習慣並加以記錄,才能避免意外發生。

延伸閱讀:

「多喝水」就能守護心臟健康?研究揭「心跳快會早死」4招降心率

不只心跳太快⋯心跳太慢嚴重恐致命!台大心臟權威教「這樣做」預防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別把心臟操過頭!醫警告「心跳超過最大心率」很危險:每分鐘●●下

 

/ 關於優活健康網 /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久坐身體亮紅燈!LifeSpan帶起辦公室運動新風潮

2018-09-03
LIFESPAN保健話題趨勢健走

上班總是昏昏沈沈?下班只想回家休息?長期下來,不僅腦袋思考會越來越不靈光,身材也會逐漸走樣。根據國外一項研究表示,邊散步邊工作不僅能幫助思考更加清晰,也能減去身體多餘的重量。但是,到底怎麼樣才能邊走路邊工作?在近幾年開始,國外已經流行在跑步機上邊走路邊工作,許多知名公司老闆也將此風潮帶進自家辦公室,過了一段時間後,公司同仁的工作效率不但往上提高許多,身體也變得更加輕盈與健康!為了把這項風潮帶進台灣,LifeSpan已逐漸開始設計幾款辦公兼運動的健身器材,希望能提倡上班族在辦公室為自己的健康做管理外,也能提高員工的生產力與創造力。

久坐身體亮紅燈!LifeSpan帶起辦公室運動新風潮

邊走路邊工作效益良多

常久坐或是久站的工作,都會導致有下背痛以及其他疾病,像是肥胖,不僅會影響到上班工作效率,甚至也會影響到日常活動。根據美國尼蘇達州一間診所的科學家詹姆斯·萊文(James Levine)教授做了一項實驗,他招募了15位身材較胖的人來進行測試,一組坐在辦公桌椅子上工作,另一組則在跑步機上工作。過了一個月後,站在跑步機上工作的一組平均一人減去了5磅(約2.5公斤),坐在辦公桌椅上工作的一組體重則沒改變。根據數據統計,坐在辦公桌椅燃燒的熱量,平均一小時是72卡路里,而站在跑步機上燃燒的熱量約一小時約191卡路里,足足是坐著的兩倍還多。

萊文教授表示,在美國,每年因治療肥胖的醫療費用高達1288億美元(約台幣3.8兆),因此肥胖這個問題不可被忽視,如果在辦公室能搭配運動,不僅能省下高額的醫療費用外,還能自主管理健康。然而也許多研究都證實,運動不僅能抗衰老、幫助腦袋思考更加清晰,還能增加免疫系統健康與雕塑身型。

邊走路邊工作效益良多 ©lifespanfitness.com

不僅如此,許多維多利亞秘密的模特兒們也會在跑步機上邊打電腦邊運動。她們曾表示,為了維持身材,除了日常要健康飲食和運動外,也盡量少坐在電腦桌前,如真的需要使用電腦工作,也會在跑步機上使用。

LifeSpan 為您健康做完善設計

希望能走向在辦公室也能獲得健康的理念,LifeSpan設計了這款健走辦公桌,打破傳統坐著工作的型態,在工作的同時兼運動來提升效率以及健康。站在健走辦公桌時,還能依造不同的工作來調整不同速度,慢慢的走不但不會影響工作,反而可以提升工作效率生產力與創造力,對於身體也有多項好處,像是減少多餘的體重、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此外,低噪音的設計可以很好的融入到辦公環境裡不影響他人。

目前LifeSpan的健走辦公桌已經被美國白宮、矽谷高科技產業、娛樂產業以及許多媒體產業、時尚產業等納入來使用,像是Facebook、 Google、福特汽車、柯夢波丹、雀巢、IBM都是LifeSpan的愛用者。

LifeSpan 健走辦公桌 ©lifespanfitness.com

美國時尚女性雜誌柯夢波丹的前總編輯喬安娜·柯爾絲(Joanna Coles)曾在辦公室內放置了一台LifeSpan健走辦公桌,她表示,無法想像自己過了十年後還要一直坐在辦公室裡工作的情況,每天活在椅子上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情!當自己接觸了這台健走辦公桌後,負能量與混亂的思緒能在邊走路邊工作的情況下解決,不僅可以消除許多瑣碎繁雜的情緒,還能提高自身工作效率,在每次開會時,也逐漸減少約30%的時間,這一定能成為辦公室最新的風潮!

柯夢波丹的前總編輯喬安娜·柯爾絲(Joanna Coles) ©lifespanfitness.com

喬安娜·柯爾絲(Joanna Coles)成功的秘訣曾提到她都在健走辦公桌上工作。

即便現在已經退休的柯爾斯,也不忘呼籲大家,退休並不是停下腳步,而是用雙腳再去走更遠的路,看見更廣的世界。即便是正在度假的放鬆狀態,依然離不開健走桌!

丹麥一所中學,也在教室內放入了十台LifeSpan健走辦公桌,希望能透過邊走路邊上課的方式,來刺激學生念書的動力、提升腦袋思考能力,以及減少久坐的時間。過一段時間後,該校的校長發現,這些學生成績除了有進步外,也變得比平常更熱愛體育課。

教室也能使用LifeSpan健走辦公桌 ©lifespanfitness.com

健走辦公桌不僅能放置在辦公室、個人工作室、甚至擺放在家裡都可以,在閱讀、看電視的同時,都能讓身體動起來,所以別再一直坐在椅子上!不僅身型會越來越橫向發展外,小心健康也會亮起紅燈。然而許多知名企業公司以及明星、模特兒都朝向這風潮邁進,所以你還在等什麼呢?

資料來源/LifeSpan、Bazaar、The Telegraph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凃俐雯
凃俐雯

足底筋膜炎的肌筋膜運動治療方法

2016-12-07
觀念保健伸展健身知識庫

Dr.Tu的診斷書

發生原因可能是久站.長跑.體重過重或者鞋底太硬等,疼痛的部位在腳跟,特徵是早晨醒來下床第一步腳跟踩到地板,會感到劇烈疼痛。

特別注意
症狀加重的時候,連坐一下站起來的時候也會痛。

  1   每回1∼2分鐘,左右各2∼5回

將網球放在平坦地面上,光腳踩住網球。

  2   

前後來回滾動網球,按摩腳底筋膜。

醫師小叮嚀
踩網球緩解足底筋膜疼痛時,常遇到患者以為要拼命按壓最疼痛的腳跟部位才會好,其實應該是按壓腳跟痛點的前方,包括足弓與腳掌肌肉,來回滾動。

  1   6~8下/組,左右各2∼3組

左膝跪地,右腳和地面垂直,上半身打直。

  2  6~8下/組,左右各2∼3組

雙手放在立起的右腳膝蓋上保持平衡,跪坐的後腳跟踮起,讓重心坐在腳跟上。
※停留10∼15秒

  1  8∼12下/組,左右各2∼3組

一腳踩著毛巾,彎曲腳趾,用腳趾抓穩毛巾。

  2  8∼12下/組,左右各2∼3組

將毛巾用腳趾抓住、腳抬離地面。

注意:平衡感比較差的人可以稍微扶著牆壁或桌沿。

CHECK
放開腳趾後,盡量伸展腳背和每一根腳趾頭。

書籍資訊
◎本文摘自采實文化出版,凃俐雯 著作《筋膜線按摩伸展全書》一書。沿著6條筋膜線,找出真正疼痛點!84組對症‧部位‧強化的全方位按摩法

膝蓋疼痛要練臀肌、肩頸酸痛要練眼部肌肉!
順著筋膜線的結構原理「頭痛醫腳、腳痛醫頭」,
找出真正的激痛點,才能根治疼痛!

書籍資訊 請點此

/ 關於凃俐雯 /
凃俐雯

大學時代因為打網球時發生肩關節脫臼,即使後來陸續發生打排球脫臼.打羽毛球脫臼等等,還是無法放棄熱愛的各種運動,因此決定成為一個專攻運動傷害與復健的醫「孫」,希望能用最健康的方式預防和治療運動傷害,幫助所有熱愛運動的人重返場上。

部落格 堅持鍛鍊

FB Sports Dr. Tu 運動醫學-凃俐雯醫師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運動器材
  • 重量訓練
  • 核心肌群
  • 跑步
  • 初階訓練
  • 跑10K
  • 動學堂
  • 跑步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