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Adidas running EXPO-Running Club 一起備戰台北馬
1
Adidas running EXPO-Running Club 一起備戰台北馬
2
認識 NIKE BREAKING2 的幕後英雄
3
11/12本周六清晨06:30「陪伴兒童醫齊跑」路跑登場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Adidas running EXPO-Running Club 一起備戰台北馬

2016-05-27
話題 跑步 賽事 ADIDAS 馬拉松

繼先前體驗adidas running EXPO的 Gym&Run 活動,筆者這次來體驗團跑課程-Running Club。事前完成網路預約,到現場報導後,主辦單位會給予每位參加者一個屬於自己的號碼布,讓整體的體驗活動,更加有真實感,就像真的在參加馬拉松賽事 一樣。

在完成報到程序後,工作人員會引導參加者到展覽館外的場地,由教練進行簡單的講解,分享一些跑步訣竅,其中像是在長跑中要能過獲勝,需要隨時都能夠保持在高速跑步的狀態下,這時對於身體的控制就很重要,如何讓自己能夠跑的又快又輕鬆省力,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跑步動作中,教練總是提醒視線保持向前,手臂的擺動,以拳頭在胸線與腰線之間做向前的擺動是最為省力跑法,在這個範圍中,可以藉由手臂帶動身體前進,卻不會因為過大的擺臂動作,造成上半身的晃動,反而變成增加體力的消耗。

接著就是進行動態暖身以及前往國父紀念館的輕鬆慢跑,藉由這些暖身運動,快速的讓跑者的溫度上升,也為了之後的四公里慢跑讓身體做足準備。

adidas Running Club

這次的主要體驗活動是在國父紀念館周圍完成兩圈共四公里的慢跑,對於這次參加活動的跑者多半都是已經有跑步習慣的,所以對於他們來說,參加這個活動不一定 是為了要準備20號的台北馬拉松比賽,很多人都是來體驗一下團跑的樂趣,不過在這次的活動中,有一位女性跑者-沂薇,則是帶著更大的目標來參加體驗活動的。

在團體中,只有她穿著迷彩的上衣,也許只會以為是某個品牌的迷彩款式罷了,但是在與他聊天的過程中發現,一位這麼年輕又有著一頭長髮的女生居然是剛退伍的 海軍陸戰隊職業軍人,聽到她的身份時,不免讓人感到震驚。就在全體抵達國父紀念館時,沂薇是現場唯一個敢跟教練挑戰相同配速跑步的人,雖然很多人都有在跑 步,不過要在跑完一圈得控制在4分鐘左右的速度,也不是每個人都敢嘗試的,只有她勇敢的舉手挑戰了。

在跑步中筆者問她,怎麼會想要來參加這個課程,也是為了這次的台北馬做暖身嗎?沂薇說明年三月她要前往日本名古屋參加她人生第一次的全程馬拉松比賽,想藉 由這次的機會,測試看看自己是否準備充足了。因為在退伍前的到最近的這段時間,比較沒有之前軍人生涯中那麼嚴格的訓練,讓自己體能有點退步了,而且對於明 年三月的全馬比賽時間也近了,所以想來測試看看自己準備的如何。雖然她這樣謙虛的表示,不過實力可還是依然非常堅強呢。在與她短暫的交流之後,發現到原來 每位跑者每次跑步的背後,都有這麼有這樣的一個故事。

圖片說明 攝影師

對於這些體驗者來說,無論只是想找三五好友一起體驗跑步,或是為了20日的台北馬拉松做暖身,還是像她一樣有著更遠大的目標要去挑戰。這些目標都會讓人有 更加前進的力量,這些跑者背後的動機更能與 adidas的理念更加契合,impossible is nothing,只要有這些目標的存在,只要努力去完成目標,運動沒有不可能,只會讓你變更強。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認識 NIKE BREAKING2 的幕後英雄

2017-04-26
跑步話題新聞馬拉松NIKE

Nike特別專案副總裁Sandy Bodecker分享了Breaking2 如何重新定義跑步這項運動,並帶來其他更深遠的意義,人們渴望親眼見證運動員打破紀錄的輝煌時刻或者完成看似不可能的挑戰,這恰巧賦予了運動激情和魅力。“這一點非常重要,這讓比賽更富有吸引力和驚喜”, Nike特別專案副總裁Sandy Bodecker表示。“不斷超越,為突破而生!”     

NIKE BREAKING2

不斷超越,為突破而生!——Sandy Bodecker

對於Sandy Bodecker而言,“突破”就是指Breaking2 ,一項突破馬拉松2小時大關的大膽嘗試,目的在幫助跑者在兩個小時內跑完馬拉松(目前的馬拉松世界紀錄是2:02:57)。“我是一個夢想家”, Sandy Bodecker表示,“我每天和其他夢想家們一起在一個鼓勵創新、挑戰常規的環境裡工作。” 35年前,Sandy Bodecker加入了Nike,成為了一名鞋款試穿測試協調員。之後,他領導了Nike第一個Global Football 業務。後來,參與開創公司極限運動業務,並擔任第一個全球設計主管。 

雖然Sandy Bodecker聲稱自己沉迷於兩小時跑完馬拉松項目多年(他甚至在左手腕內側刺了1:59:59的紋身),但他對超越極限的癡迷可以追溯到他剛剛記事的時候。事實上,他還會告訴你,他堅信自己生來就是為了超越極限的(或者,至少是打破常規)。“我克服的第一個極限,是在我學會走路之前”,他說道。當時,他從嬰兒車裡面悄悄溜出來,從紐約中央公園裡面爬了出去,一直爬到了中央公園西面的街道上。然後,一名員警發現了他,把他抱起來,交給了“近乎絕望的”保姆。

最近,Sandy Bodecker面臨著另外一個更加艱難的挑戰:戰勝癌症。雖然這是人生比賽的最後階段,但也要堅持下去,而且沒有什麼比爭取勝利更為重要了。“因為沒有第二名,所以你的全部重心,都是為了贏得勝利,從身體上和精神上全力以赴,絕不成為第二名。” 最終他勝利了。而且,正是這一次經歷,幫助他切身理解戰勝困難的感受。但是,世界上有那麼多紀錄等待打破,為什麼要單單去挑戰這一項目呢?“兩小時內跑完馬拉松,是少數幾個一旦打破就可以改寫運動的挑戰之一” ,Sandy Bodecker表示。有兩個其他紀錄曾經重新定義了跑步:1954年突破的一英里跑4分鐘大關,以及1983年的百米首次跑進10秒的極限(官方公佈資料)。“兩小時內跑完馬拉松,是最後一個巨大的且千載難逢的挑戰”,他表示。“它將影響跑者對長距離賽跑的看法,並重新審視人類的潛能。”

兩小時內跑完馬拉松,一旦打破就可以改寫運動

要完成這一挑戰,需要絕佳的運動能力和良好的精神狀態,缺一不可。“卓越與良好的區別就在於精神狀態”, Sandy Bodecker表示。這就意味著,Nike所挑選的挑戰Breaking2 的運動員, Eliud Kipchoge、 Lelisa Desisa和Zersenay Tadese,必須要有真正強烈的自信,相信自己具備該能力。這種自信源於他們對自己清楚的認識,他們已經為這一刻做好了最充分的準備,堅信自己能夠在前所未有的短時間內跑完42.195公里。“如果他們沒有這種信念,將自己的全部精神和精力都傾注於此,他們就不會成功”,他表示。

為了幫助Eliud Kipchoge、Lelisa Desisa和Zersenay Tadese成功挑戰這一難以逾越的極限,Sandy Bodecker和Breaking2團隊  制定了周密的訓練計畫、能量補充策略和創新產品助力他們完成這一挑戰。除了幫助人們重新審視人類的潛能,為跑步運動帶來新的動力,這次挑戰將為未來發展和目標設定注入強勁的趨勢。  

在所有的創新產品裡面,Sandy Bodecker對Nike Zoom Vaporfly Elite和Nike Zoom Vaporfly 4%  尤其感到自豪,前者採用全新Nike ZoomX中底科技,專為Breaking2而生;後者曾成功幫助力男女運動員在最近於波士頓舉辦的馬拉松大賽中大獲全勝。“這雙鞋最令人激動的點,在於它們能夠為菁英跑者提供可測量的性能優勢。”較之於Nike Zoom Streak 6(目前市場上Nike最快的比賽用鞋),Nike Zoom Vaporfly 4%能為跑者的跑步效率提升4%。    

整個挑戰項目過程中,我們收集到了的大量資料和深刻觀察,以及豐富的經驗累積,這些為我們提供了下一步可供探索和發明的創新領域”, Sandy Bodecker解釋道,“這最終會幫助我們為各種水平的運動員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對於Sandy Bodecker本人而言,在Breaking2 中的輝煌戰績,將為他過去傲人的表現再添一份榮耀。

資訊、圖片提供:Nike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11/12本周六清晨06:30「陪伴兒童醫齊跑」路跑登場

2016-11-10
賽事跑步話題新聞路跑

本周六,十一月十二日是醫師節,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認識幾個醫師好朋友,一起面對疾病的挑戰,找回健康。如果您想在這一天表達對醫師的感謝與關懷,歡迎您周六清晨6:30~11:00,一同來見證由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主辦「陪伴兒童醫齊跑」親子路跑活動。主辦單位預計參與人數達八百人,年齡分佈從五個月大的娃娃,到八十歲的長者都有,活動現場可望出現推著娃娃車或是揹著娃娃,全家出動的親子健走慢跑之溫馨畫面,以健康清新的活力為無法走出戶外享受陽光的住院急症和重症病童,集氣加油!新北市副市長葉惠青率領新聞局長張其強、衛生局和體育處等重量級官員將連袂到現場,為贊同爭取更多兒童醫療資源理念而報名參加路跑的民眾,加油祝福!

11/12本周六清晨06:30「陪伴兒童醫齊跑」路跑登場

路跑名人林義傑十分認同這個理念,挺身而出,擔任路跑愛心大使,帶動大眾路跑兼作公益,將小愛匯聚成大愛,支持瑞信為兒童做好更多事。成功中學手語社同學熱情響應,特別準備了半小時表演節目,要跟在場民眾同樂,一起HIGH翻天!

由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主辦「陪伴兒童醫齊跑」親子路跑活動,主要目的在呼籲政府和社會大眾,正視兒童醫療資源缺乏的事實,給予兒童更完善的醫療環境。目前醫院兒科醫護人力吃緊的現象亦突顯了健保架構難以鼓勵兒科人才繼續留在醫院付出心力和時間之困境。主辦單位亦獲得勃肯鞋、地中海Club Med度假村、聯安預防醫學機構、丹堤咖啡連鎖企業、太肯運動名品及復興航空等單位熱情贊助,獎項市價從十萬元到一千元不等,等著參賽者幸運中大獎。(價值二千元以上的獎項另須依照所得稅相關法令,由得獎者支付10%稅金。)跑完全程的參賽者將有完賽獎牌一面留念。跑速最快的男女各前三名還將獲得獎盃一座,更添榮譽。

愛心大使林義傑

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董事長吳春福表示,守護兒童健康必須由家庭和醫護人員一起努力。瑞信成立十四年來,致力推動建構「兒童友善醫療」環境,呼籲兒科醫師和護理師能站在孩子的高度,以同理心了解孩子對疾病的恐懼感,對醫院就診流程的陌生感,用「愛心」和「耐心」對待病童和家屬,帶給他們「安心」和「信心」,進而能「開心」重拾健康生活。這就是「兒童友善醫療」追求的「五心級」目標。追求達標的同時,更見兒科醫護人員的辛勞,因此瑞信持續籌劃兩年一度的「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以鼓勵優秀醫護人員和跨領域兒科團隊,讓好的典範永流傳,帶動醫療環境的進步。今年基金會收到的醫護人員推荐報名表爆量,超越以往,最後獎落誰家?結果將在明年四月八日頒獎典禮公佈,精采可期。在此之前,我們透過舉辦健康路跑為「第七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暖身,號召醫護人員抽空走出醫院,親子一起出門運動,聚焦守護兒童健康就該馬上行動,不能再等待。

主辦單位根據報名資料分析,本路跑活動籌劃初衷是鼓勵親子連袂報名,一同到秋高氣爽的三重幸福水漾公園運動散步,讓全家人健康都加分,親子互動更添回憶。喜歡挑戰體能的民眾選擇報名八公里組,報名數超過三百人,而純粹體驗路跑趣味或是希望帶著稚齡孩子一起響應「兒童友善醫療」理念,三公里體驗組最適合這樣的安排,報名數近五百人。總共參與人數預計達八百人,十八歲以下青少年佔約二成三。證明「陪伴兒童醫齊跑」的主題已成功吸引老中青幼四代同時出動,透過路跑支持「兒童友善醫療」之理念,跑出對醫師活力感謝和支持,也跑出對住院中或是正在接受治療的病童和家屬之滿滿祝福!

生命的過程好比參加一場路跑,名次不重要,重點是盡全力達到設定的目標,這是運動家精神。尤其一群正被急重症所苦的孩子,面臨的挑戰就是每天和生命拔河。從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歷來關懷的近千個案中發現,巨額的醫藥費已經造成整個家庭的經濟和精神上的壓力,若能及時伸出援手,將他們就有機會把握黃金治療期,面對疾病的挑戰。社會大眾不是醫護專業人員,但卻可以成為最稱職的啦啦隊,拿出愛心,支持他們,陪伴他們,繼續在人生的跑道上堅持下去,成為他們生命中的貴人。
 
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繼去年舉辦「為醫護人員而跑」路跑活動,向八仙塵爆第一線醫護人員致敬,並捐款給醫院運用,引發各界熱烈迴響。今年11月12日(周六)路跑活動再度啟動,希望能朝建立「兒童友善醫療理想國」目標,再往前推進一大步。

瑞信在籌辦路跑活動的過程中也感動了許多企業,願意提供贊助抽獎獎品給認同瑞信推動友善醫療理念的民眾。抽獎內容包括:
 
1.  價值約10萬元,Club Med提供兩大一小同行的亞洲區度假村五天四夜住宿券(不含機票)一份
2.  價值約4萬元,聯安預防醫學提供一大一小健檢使用券一份。
3.  每份價值約1300元,勃肯提供健康休閒鞋共廿份。
4.  每份價值約600元,太肯提供運動科技用品共廿份。還有神秘獎項加碼送,待現場揭曉。

周六,11月12日醫師節,我們相約三重幸福水漾公園,陪伴兒童醫起跑,不見不散!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