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教練陳明秀,從小喜歡滑雪,不怕速度和高度。她從小就被鼓勵跟信任、去勇敢探索興趣與熱情所在,在中學階段就到處實習或打工,也經歷溜冰跟滑雪選手培訓、再參與教學的經驗。17歲時,她就和世界滑雪選手Perry共同在日本長野白馬創立「野雪墅」滑雪學校,年紀輕輕的她,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從滑雪的不斷摔倒中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
從小培養國際移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野雪塾滑雪學校位於日本,單獨前往日本對我來說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因為我從小就被訓練要有國際移動的能力。
從小我們全家每年都會回去媽媽的故鄉波蘭,在那裡住上一整個月。我們會全家一同前往,但我爸爸因為工作的關係,有時會晚一兩個禮拜到波蘭或早一兩個禮拜回台灣。我10歲、弟弟明哲5歲時,爸媽對我們說:「你們可以自己搭飛機了。」
實際上,我們全家是搭同一班飛機,但座位分開。再過一兩年,我們不只在飛機上分開坐,在機場行動也是我和明哲要自己找路。我們通常會在德國的法蘭克福機場轉機,那是個相當大的機場,而且去波蘭華沙至少要轉機兩次。我和明哲就要自己想辦法過海關、搭電車、找登機門。機場雖然大但無法隨便離開,我們也跑不到哪裡去,爸媽知道我們就在機場裡面繞來繞去,偶爾也會「不小心」巧遇。
15歲那一年,我第一次自己一個人從台灣飛往波蘭。旅途中要在歐洲的機場轉機,幸好方向指標寫的是英文。爸媽放手讓我自己想辦法找出路的過程,讓我長大之後去日本或其他國家,都能自己獨立搭機、也能一個人去旅行。
18歲考到駕照之後,我又多了一種行動模式。通過考試取得駕照的那天,剛好我要飛往日本,所以我拿到駕照後沒有在台灣上路的經驗,就直接先在日本的路上開車。我的開車經驗馬上從零到一百,各式各樣的狀況都遇過,像是沒路燈的黑夜、大雪、大雨..等,都經歷過。在日本開車是右駕,台灣和美國是左駕,每隔幾個月都要換邊開車,但我都適應得很好。冬天駕駛最緊張的不是遇到下大雪,而是在雨後開車。濕雪或下雨過後,如果突然降溫,路面會結冰,車子容易打滑,不小心駕駛就很容易發生意外。
現在經營野雪塾滑雪學校,我的責任之一是安排學員的集合地點和飯店至雪場的接送。假設當天有三組學員:A、B、C,每組住在不同地方,離雪場的距離也不一樣。我就必須以最少的趟數、最短的時間去安排路線,同時也要考慮車子有幾輛,是幾人座,由哪一位教練接送,整個行程安排就是一道數學計算題,算出答案後就要與學員確認接送時間是否方便,隔天也要確保我們會準時接送。
我事前都做足了功課,除了要了解白馬村當地的地理環境,清楚知道每個學生的住宿地點,才能安排接送路線,同時也要了解當天的氣候和路況,才能估算到達的時間。看似簡單的接送,其實很多細節都必須在事前就準備到位。
此外,日本的應酬文化經常要喝酒,所以我和Perry為了交朋友或談正事,必須和他們一起去應酬。在日本要滿20歲才能飲酒,所以都是由Perry負責喝酒,我負責開車,有時我得在三更半夜的黑暗中冒著大風雪開著10人座的小巴回宿舍。
在美國西岸的夏令營工作時,我幾乎每天都要開40分鐘的車上山。開著一台破舊的14人座廂型車,車內載滿等不及滑雪的小朋友,車頂上堆滿他們的雪板,下午滑完雪還要載他們下山回營地。每天早上,負責開車的小隊輔或教練都必須在出發之前檢驗車子的狀況,因此我學會了怎麼測量機油、煞車油、變速箱油、水箱水位、換電池、換輪胎、甚至車子發不動該怎麼處理。如果不是因為在美國工作的需要,我應該沒機會學到這些非常有用的技能。
在Windells-修車
先學會摔倒,就能避免滑雪受傷
除了開車要小心,滑雪的安全也非常重要。雖然滑雪是一項極限運動,有一定的危險性,但我們可以透過學習如何摔倒,大大減少受傷機率及嚴重性。
2009年我11歲,在日本長野縣野澤溫泉雪場訓練。一大早就開始穿旗門,每趟路線都一模一樣,不斷地反覆練習。正要結束第三、四趟,我繞過最後一個旗門,滑進狹窄人多的連接道,心想著要趕快滑到纜車站,在纜車上休息。可能前一天晚上沒睡飽,我有點恍惚,前一秒還在連接道上衝刺,下一秒就在連接道小橋底下的溪流旁。
我緊張的東張西望,記不得事情是怎麼發生的。雖然至今我還是不太清楚,我猜測是正要過橋前,我蹲下衝刺的姿勢限制了我的視線,右側突然出現了一位滑雪板的人,害我緊急往左切,繞過了圍欄網,滑進橋下的小溪流旁。
我傻傻地坐在那裡,橋上的人咻咻地滑過,沒人發現我卡在橋底下,於是我必須自己想辦法爬出來,唯一的出路是爬出比我還高的鬆雪牆,原本我還拿著雪板往上爬,但後來發現爬不出去,只好放棄雪板,自己爬出去求救。回到雪道的那一刻,一位我認識的日籍女教練正要滑過,我趕緊把她攔下來,請她幫我把雪板和雪杖從橋底下拿上來。
雖然「掉進橋底下」聽起來很嚴重,但所幸我沒有受傷。有了這個經驗後,我開始特別注意自己在滑雪時做什麼,因為只要一個不留意可能就會發生不可預知的後果。
我至今還沒因滑雪嚴重受傷過,或許是從小練芭蕾舞和花式滑冰,使我不只筋軟,平衡感好,反應也比較快。要知道如何安全地跌倒很重要,很多人以為越會滑雪,挑戰高難度的滑道或做出比較危險的動作,受傷的機率就會比初學者更高,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觀念。受傷機率最高的階段是剛開始學滑雪的時候,因為初學者「不會摔」,而學會正確的跌倒的動作,其實是滑雪教學很重要的一個步驟。
沒有滑雪教練能對自己的學員保證不會跌倒,但教練能教學生用保護自己和他人安全的方式跌倒。初學者在學煞車時,經常會突然腿軟或嚇到煞不住,失控停不下來時該怎麼辦?不管是ski(雙板滑雪)還是snowboard(單板滑雪),只要一發現自己失控停不住或無法控制方向時,就應該儘快讓自己安全地跌倒。失控越久,滑行速度就會越快,不但跌倒時撞擊力越強,而且更無法控制方向,可能會撞到樹、撞人或滑入鬆雪坑。滑ski最不適合的跌倒方式就是兩腿打開時往後坐,一來,這樣膝蓋會承受很大的壓力,筋不軟或年紀比較大的人會不太舒服;二來,坐下去的時候如果兩隻腳靠得比較近,屁股直接坐上雪板,不但不會減速,反而會加速。當身體往後仰時,身體的重量不在雪板上控制讓速度慢下來,中心也比較低,又不能控制方向,就會很危險。除非是練到像我可以把失控的姿勢當成跑車過彎在滑,不然通常會受傷。
滑snowboard的初學者需要花比較多時間去抓到雙腳綁在一張板子上站起來的重心位置,因此在練習的過程中會需要重複跪下和坐下。我強烈建議初學者要穿護膝及護臀,以減少膝蓋和臀部所承受的撞擊力。如果不穿護膝或護臀,頂多會有小小的瘀青,不會太嚴重,但還是要特別小心,跌倒時絕對不要用手掌撐地,因為我們的手腕比較脆弱,承受不了全身的重量。穿著護膝和護臀也會讓初學者比較敢在快跌倒時用膝蓋或臀部著地,避免身體其他部位受傷。
另外,在雪場以外也要注意安全喔!像日本降雪量大的地方,雪場旁的大街小巷或路旁的人行道都會積滿厚厚的雪,但在雪的底下又會有冰。積雪在遇到下雨或天氣較熱的時候會融化成積水,但到了晚上氣溫降到零度以下時,水又結冰,然後冰上又下了一層雪,這時候就成為暗殺我們滑倒的陷阱。雖然我習慣也知道在雪冰上走路的訣竅,但偶爾還是會被不小心摔一大跤。印象最深刻的是15歲那一年,一天早上要出門去滑雪,樓梯完全被積雪覆蓋住,我剛要下樓梯時滑了一跤,連人帶板子往下滑了五個階梯,臀部側邊重重地摔在地上,結果跌撞出一大片瘀青,連續好幾天滑雪、走路、坐下、站立時都會痛,現在想起來還是會痛。
陳媽的話:我的女兒夠堅強
明秀從橋上滑到小溪旁邊時,我就在賽道的起跑點,從上面看小孩過旗門。滑在明秀後面的小孩已經坐纜車上來了,可是她還沒有出現,我開始擔心為什麼她還沒上來。問其他的小孩有沒有看到明秀,他們說沒有。那時候我就很快衝下去找她。一到橋上就看到她和日本教練從下面的鬆雪出來了。明秀很緊張但馬上跟我解釋發生什麼事。我問她要不要休息,她回說想繼續練穿旗門。Tough girl !
反覆練習過旗門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商周出版,陳明秀 著作《我20歲,在日本開滑雪學校》一書。陳明秀的爸爸是台灣人、媽媽是波蘭人的混血女孩,能說流利的中文、波蘭語、英語。從小喜歡滑雪,不怕速度和高度。
明秀自幼跟著波蘭媽媽和台灣爸爸在波蘭的家、台灣的家學習,看似沒有學校規範的自由學習之路,這一路走來,她其實學得更寬更廣,除了媽媽在家為她安排的基本知識與智識教育,才藝課也沒少過,從雲門舞蹈教室、音樂教室學樂器、美術教室學畫,到直排輪、花式溜冰……,波蘭媽媽和台灣爸爸認為,上才藝班最重要的目的是要讓孩子發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
於是明秀從這些多樣的學習中,逐漸篩選與發現自己對滑冰滑雪的興趣與熱情。她3歲第一次踏上雪地時,就喜歡上滑雪,然後開始學滑冰,期間雖然也曾因練習太辛苦而中斷過,但沒多久又忍不住那股想在冰上雪地滑行的衝動,又開始找教練上課;同時也去雲門雲集學舞蹈,因為這可幫助她在花式滑冰時做動作的藝術表現。在2011年還代表台灣參加在曼谷舉行的亞洲盃花式滑冰錦標賽,並贏得冠軍。
在這本書中,明秀這位20歲的年輕女孩將分享她從小如何從興趣中培養能力,依價值觀選擇職業的成長故事。讓我們一起進入明秀的自學、運動、創業之路。
•更多商周出版《我20歲,在日本開滑雪學校》資訊 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