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鞋的防滑、抓地力及耐磨度,過往全靠硬質的橡膠大底發揮效用,但大面積橡膠材質直接影響了跑鞋重量,如何能兼顧橡膠大底的效能與輕盈腳感呢﹖UNDER ARMOUR顛覆傳統製概念,捨棄橡膠大底,研發UA Flow一體式中大底技術,並推出全新科技跑鞋UA Flow Velociti Wind,大量減輕跑鞋重量並保有中底避震緩衝、推進回饋與穩定性能。UA跑步教練Hank陳政翰實測後,表示UA Flow Velociti Wind將是間歇訓練、路跑比賽的最佳戰友!
UA Flow中底技術最早出現在去年底上市的Curry Flow 8籃球鞋款,也是UNDER ARMOUR首款採用UA Flow中底技術的鞋款。NBA金洲勇士隊當家球星Stephen Curry曾表示,UA Flow中底技術提供無法置信的輕盈感受,即便沒有橡膠外底的防護,仍然可以帶來極佳的抓地力與絕佳的柔軟回彈,幫助創造更卓越的運動表現。
擅長科學化分析跑步訓練、並曾任奧林匹克路跑賽官方訓練班教練的Hank陳政翰搶先體驗UA Flow Velociti Wind科技跑鞋 (白、黑、紅三色,$4,980),他表示:「UA Flow Velociti Wind科技跑鞋大膽捨棄了橡膠外底,跑動瞬間感覺相當輕盈,緩衝與回彈力表現出色,並且在短距離速度訓練中保持絕佳的抓地力與穩定度,鞋底流暢性也很好,讓腳步交換時靈活度非常高。」沒有橡膠大底最容易讓人擔心鞋底耐磨度,對此,已著UA Flow Velociti Wind實測近50公里的Hank說:「鞋底實際上比想像中會有的磨損輕微。」
「UA Flow Velociti Wind是UA最輕量的跑鞋款式,這雙鞋將會是我今年比賽的最佳戰友,也會拿來做日常的間歇訓練。」不過Hank提醒:「考慮到跑鞋的里程壽命,平常的長跑訓練我應該會穿其它跑鞋,等到接近比賽前的訓練再開始使用UA Flow Velociti Wind。」
UA Flow Velociti Wind擺脫橡膠外底以減輕整體重量,為UNDER ARMOUR至今跑鞋陣容中最輕 量的款式。UA Flow科技材質柔軟、緩衝性佳,卻同時擁有強勁韌性與抓地力,讓腳步無論轉彎、煞停及加速時都能穩定且快速應對,將橡膠大底效能完美呈現的全新UA Flow科技,給予 跑步愛好者與運動選手截然不同的輕盈、敏捷與疾速體驗。
跑者進行以速度為目標的訓練時,跑鞋整體穩定度與靈活性是很關鍵的一環,UA Flow Velociti Wind的UA Warp編織鞋面,從生物力學角度考量設計,彌補了多數人認為「編織鞋面穩定性差」的印象。鞋面織帶能依據跑步動作提供絕佳支撐性,並準確地在跑步過程中跟著腳步活動放鬆或收緊,完美貼合足部發揮出色性能,讓動作保持流暢並全程感受安穩不受拘束地奔馳快感。
延續UA智能跑鞋系列的數據分析功能,UA Flow Velociti Wind中底同樣置入了感應晶片,不須充電且能離線使用,與跑步應用程式「UA MapMyRun」連接便能獲取即時的個人訓練數據以及語音教練給予的訓練提醒,使訓練更有效率,同時也能依照個人目標和習慣規劃長期訓練挑戰。獨家「觸地角度」數據功能改善跑步姿勢與習慣,大幅降低受傷風險。輕量競速的機能搭配應用程式科學化訓練輔助,讓UA Flow Velociti Wind幫跑者全力朝目標大步邁進!
運動星球編輯Dama本身是馬拉松跑者,今(16)天搶先體驗UA Flow Velociti Wind,剛穿上它首當其衝的印象就是極度輕盈的腳感;起跑後,雙腳相當流暢地被帶動向前;體驗新鞋在街頭試跑800公尺,無論要加速、閃避路面物品、轉彎時,跑鞋都能提供相當穩定的支撐力,這是我穿過的編織鞋面跑鞋支撐度相當優異的一款。UA Flow Velociti Wind設計採競速取向,著地時有直接地面接觸的腳感,編輯雖然是長期習慣以厚底跑鞋參賽的跑者,不過這雙鞋的優異性能讓我想拿來做為半馬以內距離的比賽鞋!
資料來源/UNDER ARMOUR
採訪撰稿/Dama
攝影/David
台灣極地超級馬拉松運動員陳彥博在今年6月份剛挑戰完祕魯叢林賽事,於9月再戰義大利TDG巨人之旅330km不休息耐力越野賽事(Tor Des Geants)。稍早義大利時間早上10點,於義大利北部城鎮庫馬耶(Courmayeur)起跑出發!此賽事為阿爾卑斯山地區最重要的世界級耐力競賽,也是世界上被喻為最艱難的賽事之一,全長330公里,穿越阿爾卑斯山脈中的白朗峰、馬特洪峰、阿帕拉迪索山和杜富爾峰,翻過25座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山,海拔總起降超過24,000公尺,相當於爬升3座聖母峰,限時在150個小時內完成。
包括需要連續不停歇、長達一周的進行時間,穿過義大利的奧斯塔山谷,連綿不斷的上下坡,幾乎沒平路,殘酷的爬升、下坡都容易導致選手的膝蓋、腳踝和四頭肌受傷,極度具有挑戰性。
彥博說自從秘魯賽事結束後休息與調整的時間,僅非常短暫就接連這一場耐力越野賽,身體必須不斷承受長時間、微睡眠、高強度的高山訓練課表,只能由不斷加強訓練才能夠提高長時間的耐力素質,彥博不斷挑戰極限也再一次挑戰自己的身體極端耐力及心理抗壓。
為了讓身體能夠提前適應接下來的比賽,彥博做了十分戰鬥的準備,不管風吹雨淋每週都前往深山秘徑訓練,更在出發前申請單攻奇萊山、玉山、清境到太魯閣訓練,彥博說:「這次賽期較緊迫,前往其他國家訓練還必須調時差與作息,但其實台灣的許多高山非常適合訓練,就決定安排在台灣特訓,特別加強下肢肌力、長時間慣性跑,而這也是我第一次跑玉山,真的好累好過癮,風景更漂亮,更希望有台灣最高峰的訓練加持,讓我可以平安去挑戰這巨人之旅。」
彥博說:「在我運動員生涯賽事裡,2013年加拿大育空700km極地橫越賽是最痛苦煎熬的一場賽事,我相信,這次義大利TDG將會是我面臨的第二最大挑戰。
必須要在規定時間內不斷翻山越嶺腳踩各種巨大亂石,這會讓身體承受的負荷相當大,我想必定會有極度疲勞的狀況及無法預料的危險度,在2013年有一位中國長跑好手在賽程中因為雨滑摔倒,頭部遭重創,不幸喪失性命。今年初我一直處於低潮期,我想台灣運動員生存真的不容易,在祕魯賽事後曾一度痛恨恐懼穿上跑鞋,17年來的跑步生涯,頓時失去熱情,所有疲憊感彷彿一夜湧上,直到世大運開始,我買票進場去觀看賽事,看著選手堅定的眼神,不顧一切勇敢的去拚搏,想起這就是我們最熱愛的事,我怎麼會忘了呢?當下激動也悸動了,鼓勵自己要繼續往前,那些低潮不安與害怕都消失了,我會找回重心,繼續保持堅強、保持信念。謝謝參加世大運台灣運動員帶給我們的感動,更希望世大運的力量可以讓更多民眾相信運動價值和精神,我也會展現17年來當運動員的態度去拚這場巨人之旅,一起為台灣運動員加油,也為自己加油。」
資料提供/RUN FOR DREAM
責任編輯/瀅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