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跑者半程馬拉松完賽平均時間約兩小時,如果有人說,想在1小時55分鐘內「走」完半馬,你相信嗎?12月18日登場的台北馬拉松,請大家一起來看看,「720競男孩」梁哲睿、羅柏穎和蔣苡維,是否真能「走得比跑得快」?!
馬拉松賽不是用跑的,為何要用「走」的?這個「走」完半程馬拉松的決定,背後有個故事。
梁哲睿、羅柏穎和蔣苡維是想拚進世大運競走賽的選手,但台灣競走比賽很少,所以他們決定在台北馬拉松賽半馬項目以賽代訓。這股堅持和傻勁跟720armour運動墨鏡「我的舞台我作主」的理念契合,所以720armour決定助他們一臂之力。
「720競男孩」梁哲睿、羅柏穎和蔣苡維,除將在台北馬拉松賽「走」完半馬外,還將和另兩位競走好手張珈鳳和林函蓁,一起戴著720限量梅花版運動墨鏡,參加2017日本東京元旦競走賽,希望精進技巧提升速度,拚進2017年台北世大運。
競走雖是奧運項目,但在台灣相當冷門,世大運中的20公里競走項目,原本就只有全國競走賽及全運會有辦,今年全國競走賽又停辦,想達標台北世大運,只能出國參賽,經費是很大問題,而更重要的,是要先提升實力。
由於距離接近馬拉松的半馬(21.0975公里),「蘿蔔」羅柏穎因此連續兩年在台北渣打馬拉松,用競走方式完成半馬。2015年花了1:44:48,2016年進步到1:35:20,這一次台北馬拉松索性揪梁哲睿和蔣苡維合組「720競男孩」,一起作伴「走」。
20km最佳成績1:33:15的「蘿蔔」羅柏穎,國小時打棒球,因老師希望他兼項參加田徑賽冷門項目而加入競走,國中一度中段,目前是20KM競走全國第二傑,這次是他第三次用「競走」挑戰半馬,希望能在100分鐘內完走完台北馬半馬。
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三年級的羅柏穎,2014年勇奪亞青男子10KM競走銀牌。競走之路是由范萬宇教練啟蒙,目前接受許績勝、鐘瓊珠和黃勇彰教練指導。「拚世大運是首要目標,接下來只要有機會代表國家出賽,我都會盡全力爭取」。
梁哲睿就讀台北市立大學陸上運動學系三年級,原本練八百和千五,成績一直無法突破,全中運開辦競走項目時,因姿勢協調性佳被教練高慶華相中,展開競走生涯,目前教練是翁竹毅,20KM競走個人最佳成績1:51。
這次挑戰台北馬半馬,梁哲睿希望能在1小時55分內走完。「接下來我會以追上『蘿蔔』為目標,我倆曾勢均力敵,但自己兼任教練外務太多,無法專心練習,現在得好好拚成績,未來希望能當競走教練,為臺灣的競走圈盡一份心力。」
雖然家境不好,但梁哲睿從沒放棄競走夢。有人說,直接把時間拿去打工賺錢不是更實際?梁哲睿說:「打工只能改善一時的生活,我想『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靠競走專長取得教練資格,取得穩定的工作,真正地改變人生。」
1998年5月4日出生的蔣苡維,就讀台北市立大學陸上運動學系一年級,啟蒙教練陳志龍,現任教練為翁竹毅,是103年全國中等學校競走錦標賽金牌得主。「20KM競走我還沒比過,這次台北馬半馬初體驗,希望在1小時55分內完賽。」
也請18日參加台北馬拉松的朋友們,在路上遇到「720競男孩」梁哲睿、羅柏穎和蔣苡維,這三位用挑戰用「競走」完成半程馬拉松的逐夢男孩時,不吝給他們一個讚!
「720競男孩」梁哲睿、羅柏穎和蔣苡維除了將在台北馬拉松的半馬組以賽代訓外,還將和女子競走全國紀錄保持人張珈鳳、女子 20KM第五傑林函蓁,五個人一起到日本參加2017日本東京元旦競走賽。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競技系研究碩二年級的張珈鳳,現任教練是許績勝。20KM最佳成績1小時40分17秒,是女子競走全國紀錄保持人。「競走改變我的人生,非常感謝啟蒙教練陳志隆的提拔與照顧,將我推上競走的國際舞台。」
已參加過世大運和亞運的張珈鳳,目前除力拚世大運參賽標準,尋求將個人最佳成績繼續往前推進外,對2018亞運,以及2020年東京奧運也躍躍欲試。「競走很適合亞洲人發展,東京奧運還有四年,我相信只要努力,一定有機會的。」
台北市立大學陸上運動學系三年級的林函蓁,因愛吃地瓜小名「蕃薯」(台語),由朱芳德啟蒙,現任教練翁竹毅,原為中距離選手,目前是國內女子 20km 第五傑。「珈鳳學姐是我追逐的目標,畢業後我想當教練,讓更多人喜歡這項運動。」
被稱為徑賽中最優雅項目的「競走」源於英國,競賽規則最重要的兩項核心規定是,一:選手必須保持一隻腳在地面上,雙腳不能同時離地(騰空)。二:前腳落地那刻起,腿部必須保持直線(膝蓋不能彎曲)。
儘管競走在台灣很冷門,但,路是人走出來的!這群用競走逐夢的選手告訴我們:運動場上不是只有追趕跑跳碰,只要找到努力的方向,用走的,人生一樣精采!
《跑騎全台灣》歷時近 2 年的精心籌備,由醫護鐵人創辦人陳彥良邀請來自各領域的 18 位傑出鐵人好手,共同完成這本《跑騎全台灣:狂飆的 18 鐵人 ╳ 32 條私房跑步單車訓練路線 ╳ 38 場亞洲經典賽事守則》的超強訓練著作,同時也是《狂飆的 18 鐵人:台灣經典賽事與備賽攻略》的延續作品,並獲得本屆總統候選人與佛光山共同推薦的突破性訓練書!昨(6 日)舉行新書分享暨作者簽書會,到場多達 9 位作者眾星雲集,更有近八十位讀者熱情支持,熱鬧萬分。
歷時近 2 年的精心籌備,醫護鐵人再次匯聚來自各領域的 18 位傑出鐵人好手,共同完成了名為《跑騎全台灣:狂飆的18鐵人 ╳ 32 條私房跑步單車訓練路線 ╳ 38 場亞洲經典賽事守則》的著作。本書有鑑於前一本《狂飆的 18 鐵人:台灣經典賽事與備賽攻略》在 2021 年首次問世,連續兩個月內榮登新書暢銷排行榜佳績,再次於 2023 年中旬推出最新力作《跑騎全台灣》。
本次推薦者也是一大亮點,由跨領域多位專家名人聯手推薦,不僅凸顯了各產官學重量級人士對於體育運動的高度關注與推薦,更是佛光山積極參與全民運動倡導的實際體現。此外,《跑騎全台灣》承襲前一本的理念,落實社會公益,這次將作者版稅的一半捐贈給失親兒福利基金會,以支援受疫情影響的公益事業,完美呈現了各界對於全民運動共識與支持公益的融合。
《跑騎全台灣》於 9 月 6 日晚間在台北城邦書房舉行新書分享暨作者簽書會,由書中作者鐵人名模王心恬與統籌作者暨醫護鐵人創辦人陳彥良領銜主持,並由作者們面對面和讀者分享在推薦路線上的跑騎訓練心法。
統籌作者陳彥良透露:「我們一本書 19 位作者合寫,每人只寫 10 頁,讓寫書這件事簡單化,但不因為簡單而把深度簡化,書裡濃縮了各作者的訓練精華,滿滿的乾貨讓讀者們挖掘。」他更指出:「在作者黃柏青的倡議、全數作者投票之下,帶著大家滿滿的愛把本書的作者版稅 50% 捐贈給『失親兒福利基金會』,希望讓更多人關心這些孩子。」
受贈代表失親兒福利基金會東北區主任闕嘉玉表示:「很謝謝作者們的愛心,我代表失親兒福利基金會全台 5,688 位孩子獻上感謝。已成立 53 年的失親兒福利基金會在全台有 14 個服務處,主要服務沒有安置機構的失親兒,謝謝作者們讓這些孩子知道大家都在支持他們。」
不只版稅捐贈,本書也許多作者長時間關注公益。知本老爺酒店總經理劉祖寧表示,知本老爺近年催生了公益路跑賽「知本溫泉公益馬拉松」,他也因此開始愛上耐力運動,並致力於推廣運動結合觀光。在書裡推薦了一條知本溫泉區的194縣道,這條路線最有趣的是,平常很少人在此訓練,如果清晨或傍晚來練跑,猴子會比人還多。
身心障礙運動平權推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姜義村也在書中推薦了對所有愛運動的民眾來說較平民的路線-河濱版國手之道與西濱公路。他指出:「全台灣登記在冊的身心障礙者超過 120 萬,而沒有手冊但有失能狀況的人約 3 倍,以每人有 2 位家人計算,全台有一千多萬人身邊或自己就是身心障礙者,且將近9成是後天造成。我們每個人都是身心障礙的候選人,然而這個社會對身心障礙處處不公平,我們享受為了身心障礙者研發的便利科技,卻處處限制著身心障礙者參與社會。」他也呼籲:「我們非常需要視障陪跑員以及視障協力車領航員,很希望大家都能來當視障者的眼。」
在會中擔任主持人的鐵人名模王心恬表示:「我覺得這本書能滿足到各種不同運動嗜好的人,喜歡旅行的就可以看像是我推薦的路線,注重訓練的人就可以挑戰難度較高的路線。最棒的是,這本書可以提供想鼓勵親友運動的人一個入門參考,是非常面面俱到的一本書。」
會中,公路車小馬何航順分享了南部許多「山道猴子」愛騎、在公路車車友間也相當熱門「水桶彎」路段。最速空姐林美佐(Misa)分享了台北美堤河濱、大湖山莊至風櫃嘴路線,她坦言自己平常跑步都看地板,為了書把這些地方重新跑一次,才發現路線如此美。丸鐵運動總經理郭修森分享了高雄佛光山與愛河畔的訓練路線,他表示,很期待《跑騎全台灣》能帶動讀者「踩點」的風潮,把 32 條訓練路線都踩完。台灣蛙后李詹瑩分享了自己從小跑到大的中和烘爐地,坡度達 10%-17%,訓練起來非常有效率。特別的是,目前懷二胎的詹瑩,在 2021《狂飆的 18 鐵人:台灣經典賽事與備賽攻略》出書時正懷著第一胎,她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每出一本新書就要懷一次寶寶!焦耳極限訓練中心總教練暨運動專欄作家黃柏青(柏青哥)則表示,自己在台北住這麼久,很難找到同時可以練三項的場所,近年發現青年公園原來是個很好的三項訓練環境,游泳池人較少不擁擠,在公園跑步或在河濱練騎之後,還可以回泳池洗澡。
《跑騎全台灣》是台灣首本以「訓練」為主題的跑步和單車路線工具書,集結 18 位在地鐵人的專業知識,為讀者提供 32 條訓練路線的介紹和專屬地圖,包括作者所設計的路線距離、爬升、補給點、交通等實用資訊。書中更對應訓練路線,分享了 38 場國內及亞洲各國經典耐力賽事的模擬訓練重點和比賽策略。
書的另一個單元中,專業教練提供了課表安排、跑姿改善和裝備選擇等實用建議;跑步和單車高手們也從不同的角度分享對初學者的貼心提醒,以及可能遇到的挑戰和解決方法。此外,書中還匯集了台灣北、中、南、東各地耐力運動團體的固定團練與連絡資訊,為讀者提供更全面的實用指南。
這本書籍不僅僅是一本運動指南,更是一個連接社會、凝聚共識的平台。從 32 條訓練路線的精心規劃,到 38 場經典耐力賽事的比賽策略,《跑騎全台灣》為讀者提供了實用且深入的知識,無論是初學或是進階的跑者、單車騎士、鐵人,甚至是有教學或帶團的專業教練,都能從中獲得靈感和説明。
本次新書分享會也相當感謝現場贊助單位提供現場來賓小禮物、咖啡茶飲以及運動能量飲料,包括:金門王大夫一條根、LP Support Taiwan、維他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咖啡小鎮以及櫻島家。
以下另有兩場在台中及台東舉辦的作者新書簽書會,歡迎有興趣的朋友與書中部份的作者們相見歡:
• 時代騎輪節『跑騎全台灣:狂飆的 18 鐵人新書簽書會』
活動日期:2023 年 9 月 15 日 11:00 - 12:00
活動地點:台中市政府前廣場
• 『跑吧!孩子 2023 知本溫泉公益馬拉松』
活動日期:2023 年 11 月 5 日 6:00 - 14:30
活動地點:東遊季 7-11 前廣場
《跑騎全台灣:狂飆的18鐵人 ╳ 32條私房跑步單車訓練路線 ╳ 38場亞洲經典賽事備戰守則》紙本書與電子書已於全台各大實體及線上通路熱烈銷售中。
《跑騎全台灣》作者名單:
統籌作者:醫護鐵人 陳彥良
作者群:
1. 王千由—雙棲女王、277自轉車競佐訓教練
2. 王心恬—鐵人名模
3. 江昇峰—樂高鐵人
4. 江晏慶—XTERRA專業教練
5. 吳承泰—鐵人夢想家、FXT第三屆冠軍
6. 何航順—公路車小馬暨醫護鐵人
7. 李詹瑩—台灣蛙后
8. 李翰暄—光頭神童
9. 林美佐—最速空姐
10. 姚焱堯—運動筆記創辦人
11. 姜義村—身心障礙運動平權推手
12. 許仁茂—地表最強的鐵人老爸、FXT第一屆冠軍
13. 郭修森—Vertex丸鐵運動創辦人
14. 黃柏青—鐵人運動專欄作家「柏青哥」
15. 楊志祥—鐵人暖男
16. 詹益榮—舒跑哥
17. 劉祖寧—老爺鐵人-知本老爺酒店總經理
18. 簡翊倫—知名YouTuber「一輪」
(以上依照姓氏筆畫排列)
資料來源/運動星球
鐵人三項的魅力在於它的三項組成部分;游泳、騎車、跑步。就因為是三項不同的運動組合,於是想要對付這項挑戰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如果你對這幾項運動很陌生的時候。但若將這些項目拆解細緻的話,則在實行計畫的時候,亦會變得更加容易。
鐵人三項訓練就像建造一座新房子,在你要將第一件家具放進客廳之前,首先得將地基打穩。鐵人三項的道理也是,在準備短期比賽時,首先要考慮為成功奠定基礎的要素:適當的設備、充足的時間和有效的訓練系統。
以下是短期培訓計劃的基本藍圖,即使在最千篇一律的街區,每家的房子也略有不同,因為口味、風格和喜好各不相同。你的培訓計劃也是這樣,制定藍圖,使之適應你的生活方式,讓它為你工作,但記住不要忽視那些使你的訓練穩固、安全和能夠經受任何萬一的要素。
以下的三個基礎是在開始前,需先思考的:
參加元素:你選了好要參加什麼比賽了嗎?什麼地形呢?了解比賽細節和元素可以增強你的訓練能力。
正確的工具:不要被你需要的裝備所束縛。你需要一輛好騎乘的自行車、游泳衣、鐵人三項服、自行車安全帽和一雙像樣的跑鞋。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配備可以從中幫助你,比如心率監視器、功率表和GPS手錶,但是這些都還不是初學者最需要的。
指導:你可以選擇一個人訓練,但是若有一位教練從旁協助,他能帶領你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並使你在比賽日達到目標。
關鍵:建立一致性、有氧基礎,適應常規訓練以及學習如何使用裝備。
給初學者的提示:
1. 在必要時使用步行/跑步間歇,但隨著訓練的進行,增加跑步時間,減少步行休息時間。
2. 每小時喝6-24盎司的水。
3. 每個月第四周是恢復週。
4. 練習自行車可以在室內或室外,但建議是在戶外練習,尤其是面臨比賽的前幾天,一定要去戶外練習。
5. 如果可能的話,也建議在戶外跑步。
6. 確保自行車、安全帽和其他零件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態。
7. 在戶外騎車時,隨身攜帶身份證和金錢。
8. 如果鍛煉超過一個小時,需攜帶大約200卡路里的營養補給。
9. 每周至少練習兩次為一個循環紀律。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恢復週
關鍵:增加力量 速度和強度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關鍵:最後的訓練和比賽週(如果你有更多的時間,您可以添加額外的訓練菜單)。
第九周:最後一周
第十周:比賽周
責任編輯/瀅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