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賽後做這5個站立伸展,減低運動傷害並加速肌肉恢復
1
賽後做這5個站立伸展,減低運動傷害並加速肌肉恢復
2
黃崇華教練提出全方位夏日跑步訓練方針
酷暑不休跑才能拚年底馬拉松? 黃崇華教練提出全方位夏日跑步訓練方針
3
便便跑馬創世界紀錄? 2018倫敦馬金氏世界紀錄創意跑者大集合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賽後做這5個站立伸展,減低運動傷害並加速肌肉恢復

2017-02-16
知識庫 跑步 伸展 訓練動作 運動傷害

對於有經驗的跑者來說,暖身與收操是再熟悉不過的基本觀念。但有些人或許因為跑久了或者是此次的強度不高而忽略了收操的小細節,而有很多時候,正是因為忽略了這個小細節而造成運動傷害。
 
尤其是在一場耗盡體力的跑步之後,你也許更想要做的是馬上坐下來或躺下來休息,但是運動學家指出,如果過快的讓你的雙腳完全停止運動,可能會導致肌肉和跟腱拉緊、拉傷,並不利於身體的恢復。以下的5組恢復動作,如果能夠堅持完成,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1  後腿肌伸展

首先伸出右腿,讓你的右腳腳後處於身體的前方,然後彎曲左膝,降低你的臀部,將雙手輕壓在右腿腿上,感覺腿後肌被伸展。

若抓不到訣竅,亦可以想像你正坐在一張椅子上,上身一直保持直立,左右邊至少各30秒。

©THOMAS MACDONALD

 2  小腿伸展

雙腿站立在台階或者是樓梯上,讓右腿的腳後跟緩慢向後移動,讓它旋空在台階或者是樓梯上,然後逐漸降低你的腳後跟至地面。此時應當會感覺到小腿的肌肉被伸展,保持這個姿勢大約45秒的時間,然後換一隻腳。

©THOMAS MACDONALD

 3  臀大肌和梨狀肌伸展

上半身保持直立,讓右膝蓋交叉放在左膝蓋的上方,接著慢慢降低自己身體的重心,讓身體呈現出一個蹲著的姿勢,如果需要,可以借身邊朋友或者是周邊的樹木或物體輔助,讓自己的身體保持平衡。

熟悉之後,還可以試著讓右膝蓋的高度變得更低一些。同樣,保持這個姿勢至少30秒的時間,再換一隻腳。

©THOMAS MACDONALD

 4  胸部肌肉伸展

身體保持直立,雙腳與肩同寬,雙手交叉放於後腦勺,盡量將肩胛骨向後夾緊,這樣可以有效的伸展到胸部的肌肉。保持這個姿勢維持10秒,放鬆下來,再重複3-5組。

©THOMAS MACDONALD

 5  股四頭肌伸展

左腿站直,抬起右腳腳跟,用雙手握住右腳的腳掌或者是腳踝,慢慢讓腳後跟去接近自己的臀部,但背部依然要保持直立,維持大約20秒的時間,再換一隻腿繼續重複動作。

©THOMAS MACDONAL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酷暑不休跑才能拚年底馬拉松? 黃崇華教練提出全方位夏日跑步訓練方針

2021-04-15
健身越野跑專訪觀念夏日跑堂馬拉松跑步訓練黃崇華教練跑步全馬訓練話題單車

酷熱夏天來臨,你是不是開始編造一百種休跑的藉口,但想到年底即將迎戰的馬拉松比賽,又怕自己耽誤了訓練進度﹖運動星球編輯特別專訪《一萬天不休跑》一書作者跑步教練黃崇華,專業建議夏天如何調整跑步訓練,甚至針對覺得夏天跑步很厭世的跑者可如何安排替代訓練。原來替代訓練做得好,到賽季前兩個月再進入操場練速度,你就不用擔心年底目標賽事會輸在夏天!

黃崇華教練提出全方位夏日跑步訓練方針
酷暑不休跑才能拚年底馬拉松? 黃崇華教練提出全方位夏日跑步訓練方針

夏天保持跑步體能的最佳訓練:越野跑

台灣夏季酷熱,跑在河濱或操場沒有樹木遮陰,簡直就像在烤箱裡跑步。黃崇華教練指出,越野跑一直是馬拉松長跑選手在夏季的訓練主軸之一,六到八月間可以把越野跑的比例拉高到總訓練量的 6-7 成以上。

越野跑的好處
1. 山林中遮蔽率高(40% - 70% 不等),可以減少曝曬。
2. 越野場域通常海拔較高,相對比平地涼爽,即便是台北市平地跟文化大學、擎天崗比溫度都有所不同。
3. 越野路面大多是天然泥土,比一般柏油路更柔軟,對足部的衝擊力比較緩。
4. 越野地形有上下坡,可以訓練心肺功能與肌耐力;不規則路面可訓練踝關節穩定度和腳底的小肌肉群。

越野路線選擇
挑選越野路線建議以個人的運動能力來決定總爬升與爬升曲線。簡單來說,就是運動能力較弱的越野跑新手不要選陡峭環境,初階跑者推薦台北市的天母古道,1 公里多全程平路、遮蔽率高達 90%,可依照自己實力選擇來回跑、延伸從山下跑上來再跑平路、甚或往上到文化大學;另外推薦擎天崗環形步道,或是從陽明山二子坪遊客中心跑到蝴蝶花廊底部,此自然路線約 1-2 公里幾乎平緩,只有些微坡幅。進階跑者則可以選擇從冷水坑跑上七星公園、甚至七星主峰、大屯主峰等較陡峭路線。 

 

越野跑是馬拉松長跑選手在夏季的訓練主軸之一
越野跑是馬拉松長跑選手在夏季的訓練主軸之一 ©黃崇華

越野跑主要訓練期間
在台灣,多數跑者會把賽事目標放在十二月和一月份,也就是台北馬、渣打馬比賽期間。黃崇華教練建議賽前兩個月再進入速度訓練即可,例如台北馬在十二月中,那麼九月中再進入操場做速度訓練,往前推的六至八月則安排以越野為主的訓練型態。這樣加總 3 個月越野、2 個月速度訓練直到目標賽事,可以避開酷熱天候又不怕沒練。

越野跑的訓練量
越野跑要考量的因素太複雜,黃崇華教練提醒,越野跑不用侷限於距離,簡單轉換對比公路訓練的運動時間即可。例如平常公路以六分速跑 15 公里,約 90 分鐘完成,那麼在越野跑時使用相同的運動強度、總時間達 90 分鐘,就不用擔心練太少,反而訓練更加全面與扎實。 

此外,若要估算越野跑距離與其對應的時間。越野跑 21 公里所需時間約相當於該跑者公路全馬 30 公里的時間;如果以倍數來算,越野跑約公路跑所需時間的 1.6 至 1.8 倍,但也要視總爬升、爬升曲線、路況等賽道困難度而定。黃崇華教練建議還沒越野概念的人,可以先把越野跑融入公路跑,例如去陽明山練 20 公里長跑時,挑其中 5 公里或一半里程數跑越野。

讓跑步體能level up的旅跑:高原訓練

黃崇華教練相當推薦在夏季期間,利用約四天三夜的假期做一趟高原訓練。他解釋,高原訓練是在海拔 1,600-2,300 公尺區間找平路訓練,因為空氣較稀薄,上山久了身體的血紅素自然會提升,訓練環境也相對涼爽許多。

要注意的是訓練場地的海拔不能太高,因為過高氧氣太稀薄,無法讓你有正常的訓練強度。另外,「高原訓練」不是「高山訓練」,前者是在高地找平路訓練,後者則有許多爬坡。可惜的是,台灣海拔在 1,600 公尺以上的路大多很陡,很難找到又高又平的地點,崇華教練較推薦的有武陵農場單程約 5-6 公里平路、阿里山也有此高度很平緩的路況。

炎夏不想跑太多的替代方案

跑後肌力訓練
如果夏天想轉換成其他訓練,有什麼好方法能替代跑步,又能維持基礎體能和肌力呢﹖這樣一兼兩顧不無可能,黃崇華教練提到,夏天一次跑量最多 10-16 公里,盡量在早上八點前跑完;跑後馬上去健身房做 1 小時重量訓練,或原地做徒手肌力訓練 20-30 分鐘。跑後切記要馬上做,兩項運動的間隔越短效果越好。

他解釋,跑後做肌力訓練是很好的搭配式訓練,因為我們的目的是加強肌耐力而不是最大肌力,跑後肌肉有點疲勞,接著做肌力訓練的效果會較好。兩種訓練結束後,則可輕踩腳踏車五分鐘當收操,讓肌肉放鬆。

自行車
騎自行車對大腿前側股四頭肌的肌力很有幫助,其中用登山車騎山路的效果最好。訓練時間上沒有特別限制,每次從一兩小時到半天都是正常範圍。

如果夏天想以自行車暫時替代跑步成為主要訓練,黃崇華提醒,第一要看運動頻率,如果在非賽季每週能騎 4-5 天以上影響不大,但若只有週末練練那就有差。二是看比賽的目標時間,如果目標 5 小時以上或完賽即可,那麼夏天只要有運動就好;但如果目標全馬破三,夏天不跑步只騎車就可能不夠。

1+1運動
夏天不想跑太長太久,那只要跑步30-40分鐘,跑後可打籃球、羽球等任何球類運動,透過一加一運動達到足夠的訓練量。

總而言之,夏天做另一個代替訓練,在頻率、強度都做得扎實的情況下,待比賽前 8-12 週再開始進入跑步訓練,目的是找回跑步節奏、增加速度感與強度。如果替代訓練和跑步訓練都做得很完整,巔峰期可能剛好落在比賽時,不會輸給長年一直跑步的跑者。

田徑場上三重箭歇團團練
賽前三個月以前在田徑場測 5000 公尺、戶外 10 公里即可(圖為三重箭歇團團練) ©黃崇華

沒比賽,怎麼檢視自己跑步能力有沒有退步﹖

自我檢視的週期越短、頻率越高,訓練品質就能保持得越好。黃崇華教練建議,一般市民跑者沒有教練天天都帶領訓練,在非賽季訓練期可每季測驗一次,賽季訓練期可每月測驗檢視一次,或參加路跑賽也可同時檢視心理狀態。

檢視地點
可分為場內和場外。雙北每個月在田徑場舉行的 5000 公尺挑戰賽,就是最好的場內檢測方式;5 公里以上的距離則建議跑戶外,可找一條固定路線和距離,例如中正紀念堂外圍跑圈圈或劍南路山路往返,用「場地成績」比較來檢視自己的實力。

測驗距離
可依照月份或週期來選擇測驗距離。假設 12 月要跑台北馬拉松,7 月份測半馬就太早了!賽前三個月以上,也就是 10 月以前測場內 5000 公尺、戶外 10 公里即可;10 月初也就是賽前兩個月再開始測半馬。

測驗時間
夏天盡量避開最酷熱的時段(早上十點到下午四點),建議時段則是早上八點之前、下午六點半以後,這是正常跑者應該適應的氣溫,也是馬拉松比賽四小時左右可能遇到的天氣。

黃崇華特別提醒,不用為了「耐熱訓練」在夏季正中午去戶外跑步,他笑稱這叫做「阿呆訓練」,因為訓練條件不是越嚴苛越好,目的是要在對等於比賽環境去做「適應性訓練」。挑選過度酷熱的環境,第一可能產生熱衰竭、中暑等運動風險,第二會影響訓練強度和距離,例如在中午跑的距離或速度,若改在早上可以跑得更長或更快。

因此,假設你的目標賽事月份的均溫是 28 度,訓練時挑 28-30 度做訓練就好,不用挑 33 度以上。相反地,台灣很多跑者夏天怕熱,一早四、五點開跑六點就結束,這時的天氣無法對等到目標賽事跑到十點的溫度,到了比賽就會不堪一擊。

跑步熱忱難維持﹖設目標 + 團練

常見短期沒有目標賽事的跑者在夏季疏於訓練,甚至停止跑步,超過 1 萬 1315 天不休跑的黃崇華教練,當然有一套維持訓練熱情的方法。他指出團練很重要!如果每週末有約團練,不僅能保持跑步熱忱,也能維持強度。在假日團練可以每次選擇不同區域挑戰,增加新鮮感,在晚上團練則可藉由彼此競爭,達到一定的訓練強度。

黃崇華教練的社會女子跑班教學
黃崇華教練的社會女子跑班教學 ©黃崇華

另外,幫自己設定一個夏季短期目標,只要是耐力型的有氧運動皆可,例如單攻玉山或嘉明湖、陽明山大縱走…,都是很有挑戰的目標,也可以因此激勵自己不軟爛!

黃崇華教練簡介

現任:
華通概念運動執行長、The North Face 簽約教練、Without limits 長跑訓練中心總教練、三重箭歇團總教練

賽事成績:
IAU 世界超級馬拉松總會認證 100KM 8:10:06(2000 年 9 月)
台灣 100 公里成績 8 小時 10 分 06 秒歷年排名第十名
國際超級馬拉松總會(IAU)台灣 100K 分齡 20-24 歲組紀錄保持人
馬拉松最佳成績 2:40:48(1997 台北國際國道慶豐馬拉松賽)
1993 曾文水庫馬拉松賽 17 歲以下組冠軍 2:55(破大會紀錄)
1995 高雄國際慶豐馬拉松賽 19 歲以下組冠軍 2:53
1995 中華奧林匹克玉山攻頂賽優勝 4 小時 08 分

教學經歷:
31 年長跑選手經驗、10 年教學經歷
2019 The North Face 國際越野挑戰賽訓練營總教練
2018 The North Face 簽約教練
2018 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官方訓練營總教練
2018 The North Face 國際越野挑戰賽山徑路線規劃總教練
2018 The North Face 越野跑精英班總教練

著作:
一萬天不休跑:地才跑步教練黃崇華與他的31年跑界風雲

一萬天不休跑
《一萬天不休跑》

採訪攝影/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便便跑馬創世界紀錄? 2018倫敦馬金氏世界紀錄創意跑者大集合

2018-04-19
話題新聞馬拉松跑步

世界六大馬拉松之一,也是全球最難抽中籤的倫敦馬拉松將於4月22日登場,往年最具話題性的金氏世界紀錄Cosplay造型比賽今年高達98位跑者報名,總共挑戰90項金氏世界紀錄,創下歷史人數新高別小看Cosplay造型,要身穿奇裝異服跑完全程馬拉松42公里,對每個人都是相當大的體力挑戰,若順利通過評審團驗證,他們將榮登2019年《金氏世界紀錄大全》。來看看2018年造型最具創意、最搞怪的馬拉松選手吧!(會後更新於4/24)

便便跑馬創世界紀錄? 2018倫敦馬金氏世界紀錄創意跑者大集合 ©GuinnessWorldRecords

世界上最快跑完馬拉松的廁所   02:57:00破紀錄

報名者Bob已參加過11次倫敦馬拉松,且這次已不是他第一次嘗試達成金氏世界紀錄。在2009和2010年,Bob以身穿蔬菜裝的最快馬拉松跑者破金氏世界紀錄,而今年他將把自己打扮成廁所,挑戰成為世界最快的廁所造型馬拉松跑者(男子組)。
 
Bob在支持WaterAid(水援助)慈善組織多年後,目前在該單位擔任全職工作,因此選擇為WaterAid募款。而他根據WaterAid的目標:為世界上三分之一人口提供乾淨廁所、清潔的水與衛生教育選擇了他的造型,他希望透過挑戰金氏世界紀錄能幫助更多募款。

賽後更新:Bob最後未達成目標,但參賽精神值得欽佩 ©London Marathon

踩高蹺跑馬拉松世界最快  06:30:00破紀錄

這項紀錄已有先例,早在2008年,Michelle就成為第一個創下最快的踩高蹺跑馬拉松世界紀錄,在記錄創下十周年之際,她想重返馬場打破自己的紀錄。
 
Michelle在當初創下紀錄時,就宣稱她只完成一次馬拉松比賽,而她在運動神經元疾病協會工作,為了協會籌募資金自然成為她的選擇。即便練習踩高蹺為經過的路人、狗和馬帶來困繞,她仍持續不斷地在公園訓練,如此「高調」的訓練,也讓許多人對她的金氏紀錄挑戰感到興趣,甚至讓她從練習場所的路人中募得了一些捐款。

賽後更新:Michelle最後以6:37:38完賽並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 ©GuinnessWorldRecords

世界上最快跑完馬拉松的船  04:10:00破紀錄

身為一名15年的皇家海軍老兵,Terry將要挑戰他人生中第二個金氏世界紀錄項目,成為裝扮成船的最快馬拉松選手,並為這群英雄籌募資金。2015年Terry曾創下裝扮成器械跑最快的馬拉松紀錄(男子組),但他表示當時的裝扮輕巧許多,而今年龐大的船裝給他很大的挑戰。
 
這次是Terry的第三場馬拉松比賽,他通常透過16星期訓練來做準備。由於他在軍中負責處理受傷的退伍軍人,他也相當認同且投入,並相信金氏記錄能幫助募款,他表示,這艘船裝已經「新船下水」了。

世界上最快跑完馬拉松的便便符號   04:05:00破紀錄

這是Victoria的人生初全馬,而她不只要完成比賽,同時還想試著以世界最快的表情符號(女子組)打破金氏紀錄。雖然沒跑過全馬,但Victoria完成過許多場半程馬拉松,也曾愛好騎自行車。小時候,她每年耶誕節都會在耶誕襪中收到金氏世界紀錄年度獎,而現在她嚮往著打破這些名單中的紀錄。
 
Victoria這次為WaterAid(水援助)慈善組織募款而跑,她選擇的表情符號正是「便便」。她表示,便便是每個人都喜歡的表情符號,它能逗大家笑、孩子們也都喜歡;另一方面,便便切合WaterAid努力的目標:讓世界上每個人都能使用清潔的水和乾淨的廁所。

Victoria挑戰成為世界上最快跑完馬拉松的便便表情符號 ©London Marathon
賽後更新:Victoria最後以4:18:06完賽並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 ©GuinnessWorldRecords

世界上最快跑完馬拉松的昆蟲  03:05:00破紀錄

Barnaby對長跑不陌生,他已完成過不計其數的全馬和超馬。他每天跑步,馬拉松賽事前更會增加里程數和訓練強度。他去年已參加過倫敦馬,並為了搏君一笑把自己裝扮成美國隊長,而今年是他第一次嘗試報名金氏世界紀錄,有了上次的啟發,今年Barnaby打算扮成蜜蜂,因為他認為大雄蜂是自然環境中令人驚嘆的動物,且他的名字中有個「B」。他已準備好用嗡嗡聲和大雄蜂裝挑戰成為世界上最快跑完馬拉松的昆蟲。
 
Barnaby身為一名Refugees at Home(難民慈善之家)的長期志工,這次也是為了該單位募款。Refugees at Home主要任務是提供難民暫時住所,直到他們獲得謀生資格為止。

賽後更新:Barnaby最後以3:14:24完賽並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 ©GuinnessWorldRecords

世界上最快跑完馬拉松的鉛筆  03:40:00破紀錄

Alex今年已參加第16次倫敦馬,這也是他人生第34次馬拉松,在去年的倫敦馬中,他達成了人生目標-3小時內全馬完賽,於是決定在今年迎接新的挑戰。身為一名產業記者,以記者最常用的鉛筆造型登場,自然成為Alex的首選。
 
Alex將為了Maggie’s癌症慈善組織旗下的Ellie’s Friends募款,以紀念最近因癌症過世的家人與好友。雖然他為了避免尷尬,訓練時並沒有穿著鉛筆裝在鎮上到處跑,但他仍相當期待身穿鉛筆裝越過勝詹姆斯公園終點線的那剎那。

賽後更新:Alex最後以 3:33:13完賽並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 ©GuinnessWorldRecords

知識便利貼|倫敦馬拉松金氏世界紀錄
倫敦馬拉松是一場慈善馬拉松,也堪稱是全球最大的慈善派對。參賽者無不發揮創意在馬場上大玩角色扮演,不過,他們的奇裝異服不僅為了娛樂,而是利用吸睛造型吸引公益慈善募款。為了豐富比賽體驗和增加善款,倫敦馬拉松主委會自2007 年起,與金氏世界紀錄聯合推出Cosplay造型比賽,選手們可將自己的造型及預計成績提前向金氏世界紀錄備案,比賽時穿著審核通過的Cosplay造型參加,如果能在預計時間內完賽,就能獲得這項造型的金氏世界紀錄頭銜,並公布在隔年出版的《金氏世界紀錄大全》中。

參考資料/London Marathon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