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有經驗的跑者來說,暖身與收操是再熟悉不過的基本觀念。但有些人或許因為跑久了或者是此次的強度不高而忽略了收操的小細節,而有很多時候,正是因為忽略了這個小細節而造成運動傷害。
尤其是在一場耗盡體力的跑步之後,你也許更想要做的是馬上坐下來或躺下來休息,但是運動學家指出,如果過快的讓你的雙腳完全停止運動,可能會導致肌肉和跟腱拉緊、拉傷,並不利於身體的恢復。以下的5組恢復動作,如果能夠堅持完成,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伸出右腿,讓你的右腳腳後處於身體的前方,然後彎曲左膝,降低你的臀部,將雙手輕壓在右腿腿上,感覺腿後肌被伸展。
若抓不到訣竅,亦可以想像你正坐在一張椅子上,上身一直保持直立,左右邊至少各30秒。
雙腿站立在台階或者是樓梯上,讓右腿的腳後跟緩慢向後移動,讓它旋空在台階或者是樓梯上,然後逐漸降低你的腳後跟至地面。此時應當會感覺到小腿的肌肉被伸展,保持這個姿勢大約45秒的時間,然後換一隻腳。
上半身保持直立,讓右膝蓋交叉放在左膝蓋的上方,接著慢慢降低自己身體的重心,讓身體呈現出一個蹲著的姿勢,如果需要,可以借身邊朋友或者是周邊的樹木或物體輔助,讓自己的身體保持平衡。
熟悉之後,還可以試著讓右膝蓋的高度變得更低一些。同樣,保持這個姿勢至少30秒的時間,再換一隻腳。
身體保持直立,雙腳與肩同寬,雙手交叉放於後腦勺,盡量將肩胛骨向後夾緊,這樣可以有效的伸展到胸部的肌肉。保持這個姿勢維持10秒,放鬆下來,再重複3-5組。
左腿站直,抬起右腳腳跟,用雙手握住右腳的腳掌或者是腳踝,慢慢讓腳後跟去接近自己的臀部,但背部依然要保持直立,維持大約20秒的時間,再換一隻腿繼續重複動作。
專業運動品牌ASICS今(30日)全球同步發表最新競速跑鞋,根據跑者不同的跑步風格,推出兩款全腳掌碳纖維板競速跑鞋METASPEED SKY 和METASPEED EDGE。為了全面性滿足跑者需求,除了兩款METASPEED跑鞋,同時推出前腳掌搭載碳纖維板的MAGIC SPEED,和日常訓練用的HYPER SPEED鞋款, ASICS將以多款高效能競速跑鞋,帶領跑者開啟極速風潮。
ASICS運動工學研究所(ISS)與全球菁英跑者共同研究,發現跑者有不同跑步風格,若沒有穿著符合個人風格的鞋款參賽,則難以發揮最佳狀態。
步幅型(STRIDE)跑者步伐較大,跑姿垂直震盪較大,會透過加大步伐達到加速效果,他們需要一雙可以創造較強回彈性的跑鞋來延伸步伐。METASPEED SKY擁有較厚的中底和5mm足跟差,可以幫助這類跑者每一步都感受到彈力回饋。
步頻型(CADENCE)跑者步伐較小,跑姿前傾,透過加快腳步頻率達到加速效果,他們需要一雙幫助創造前進動力的跑鞋,來延伸他們的步伐。METASPEED EDGE可以幫助跑者順暢轉換步伐,調整腳步頻率。
METASPEED搭載全腳掌碳纖維板推進片,幫助跑者推蹬,全面提供穩定性,中底採用ASICS首次發表的FLYTEFOAM TURBO,為ASICS最輕和最彈的頂級中底,有助於跑者在每一次推蹬給予絕佳反饋性能,經實驗室證實擁有極佳持續力。無縫線工程網布鞋面材質輕量柔軟且不易塌陷,45度斜紋設計有助透氣散熱效果。不僅如此,METASPEED也使用省力效能結構,彎曲的前掌結構,減少腳踝角度變化與降低腳踝的能量消耗,幫助跑步者可以用更少的力氣跑得更長久。
ASICS全新碳板競速跑鞋METASPEED亮相前,邀請全國馬拉松紀錄保持人許績勝教練以及旗下蘇鳳婷、鄧新詮、温連忠、江彥綸、江英瑋、洪琳鴻、曾廷瑋等選手,搶先穿著實測。
許績勝教練表示:「許多跑者依據穿著的鞋款調整跑姿,而失去了個人跑步風格,穿過METASPEED明顯感受,如同為跑者量身打造的鞋款,提供絕佳舒適性。」
在全國青年盃有優秀表現的蘇鳳婷表示,穿上METASPEED SKY感受高度穩定性,鞋款輕盈舒適,穿著練上坡間歇不用費力推蹬,在一般公路長跑時回彈感非常強烈,可明顯增加布幅,期許在下半年全運會、台北馬拉松創下最佳成績表現。
鄧新詮分享自己屬於步幅型選手,尤其是最後衝刺階段,METASPEED SKY很明顯可以延展步幅,期待下場賽事見真章。身為長跑未來之星的江彥綸更表示穿上它有「快飛起來的感覺!」接下來將穿著METASPEED挑戰台北馬半馬,誓言跑進69分再創巔峰表現。
除專為菁英跑者推出METASPEED,ASICS同步推出MAGIC SPEED鞋款,讓所有喜愛跑步的跑者,能以平易近人的價格,感受ASICS鞋款所帶來的全新體驗。MAGIC SPEED採用前腳掌碳纖維板加上GUIDESOLE嚮導式中底結構,特殊鞋頭翹度減少能量耗損。後腳掌使用FLYTEFOAM BLAST彈力中底科技,結合輕量與緩衝的中底材質,打造優異的回彈腳感。
ASICS全新競速跑鞋METASPEED SKY 3月31日起於ASICS直營門市台北旗艦店、台中大遠百、高雄夢時代和官網限量販售,3月31日開賣當日限金卡會員購買,非金卡會員需於4月1日後購買,5月份則在指定經銷店點開始販售。
MAGIC SPEED將於4月1日ASICS指定店鋪正式登場;METASPEED EDGE將於6月4日於限定店鋪上市,詳細資訊請參考ASICS官網。
資料來源/ASICS
責任編輯/Dama
2016年6月在英國利茲舉辦的哥倫比亞利德世界鐵人三項大賽中,聚集了5000多名專業及業餘的鐵人選手,其中,有位特別的鬥士吸引了眾人目光─Jim McKellar。Suunto日前訪問了這位與其相同年紀的不老鐵人,請他談談不畏年齡阻撓持續奮鬥的動力為何。
曾跑過120場馬拉松大賽,同時身為ITU世界鐵人冠軍系列賽大英高齡組一員的這位跑場老手-Jim McKellar 勇於突破自我,不受年齡侷限,在南非的同盟馬拉松大賽創下多項豐功偉績,他的跑友尊稱他為「一發老子彈」,年紀越大,威力越強。更令人驚訝的是,他是從51歲時,在工作25年的職場被資遣後,才開始跑步。
「被資遣後,我覺得尊嚴掃地,生活開始變得一團糟。醫生告訴我如果我繼續糜爛下去,五年內就會死去。所以在1992年時,我去參加了倫敦馬拉松賽。」Jim告訴我們。連續參加20場倫敦馬拉松賽後,Jim對參加跑步賽事開始上癮。
不過直到74歲高齡,完成120場馬拉松賽事時,最後一場剛好是他第三次參加89公里總長的同盟馬拉松賽後,他才開始嘗試鐵人三項,並參加2012年的溫莎鐵人三項大賽。儘管他根本不會游泳。
「鐵人三項競賽的訓練真的是折磨人,不過我已經做好準備了。」他笑著說。在2013年,他在海德公園取得ITU世界鐵人冠軍系列賽75到79歲組的成員資格,在國內奪得殿軍,同時是全球第十名,這是他最驕傲的成就之一。他原本希望在2014年能再次征戰,只可惜事與願違。
令人惋惜的是,2013年賽後不久,Jim遭遇重大挫敗。與社團成員出外練騎單車時,他不幸遇到車禍,他的骨盆受到重傷,右腿骨碎裂,並且需要植皮與專科治療。他有18個月無法走路,更別說要跑步或騎車了。
大部分面臨如此慘況的人們大概自此就放棄,但Jim可不會就這樣被打敗。事實上,Jim體現了Suunto精神─必勝的決心並且永不放棄!
「受傷的日子,連早上起床都是挑戰,而我需要這個挑戰。我老婆患了骨髓瘤癌症,在過去三年裡,我無時無刻照顧著她,我們不放棄跟病魔戰鬥。而我現在也在戰鬥,我絕不會放棄。」他說。難過的是,他的妻子在2016年三月去世,這使他更加下定決心要參加今年的哥倫比亞利德世界鐵人三項大賽。
2016年受訪時,Jim 的目標是為他已故的妻子Lily在80到84年齡組贏得冠軍,並為MacMillan籌措資金,這會是一大挑戰。「我的腿傷稍稍阻撓了我的訓練,但游泳跟單車項目並不太受影響,我一週騎100英里當訓練,而游泳對我來說相對輕鬆。但跑步項目的訓練就只能先避免了。」
「每天早上我會做些運動放鬆我僵硬的雙腿。雖然只有六到八英里的快走或慢跑,但這距離我很滿意,畢竟三個月前我連一百碼都辦不到。」
他確實該感到滿意,就如Jim說的,人們通常沒將潛能發揮到極致,也只在他們的舒適圈裡競爭。或許我們都該追隨他的典範,並學習砥礪自己去超越自我常態,或許會為自己能到達的境界感到驚訝。
資訊、圖片提供:SUUNTO|台灣|鴻翔國際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