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理念中,長跑跑鞋需要在輕盈的同時緊貼地面。然而,為了實現這種理念也需要作出一些妥協。例如在緩震性能有限的情況下,跑鞋應如何實現能量回彈的最大化?
能否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對於Nike Breaking2 這一大膽嘗試的成功至關重要。挑戰者Eliud Kipchoge、Lelisa Desisa和Zersenay Tadese此次將穿著採用全新Nike ZoomX 中底的 Nike Zoom Vaporfly Elite 戰靴,為前進的每一步提供最強勁的推動力。
這款概念跑鞋是為每位精英運動員量身打造的,經過了一系列嚴謹的研究來實現 Breaking2 這一大膽的挑戰願景,當“少即是多 (less is more)”的理念在過去是主流,“越多越好 (more is more)”的方式很可能將主導未來的跑鞋趨勢。
“外型必須以功能為出發點。我們將空氣動力學知識運用於一種代表速度的、顯眼的標誌性美學。”Nike探索研究團隊跑步創新部門資深設計總監Stefan Guest表示。
如此顛覆性的設計遵循綜合各部分功能的原則,避免功能的重疊,這款跑鞋採用數十年來專業跑鞋所常用的材料,但用全新的方式,更具目的性的將其完全重新整合。
傳統跑鞋(平底鞋)剖面比較平緩,而 Nike Zoom Vaporfly Elite 的漸進式 Nike ZoomX 中底緩震,前掌高度卻達到絕無僅有的21公厘,同時與傳統泡棉相比明顯更輕盈、柔軟且更加靈活。獨特的中底設計目的在給運動員提供更高的能量回傳,且兼具超強的緩震性能,Nike Zoom Vaporfly Elite 將運動員的生理特徵、生物力學分析與尖端工程結合在一起。
由此構成一個包含超輕、高回彈的 Nike ZoomX 中底和單向碳纖維板的全新動力系統。最終打造依據尖端空氣動力學設計而成的鞋底並加以彰顯速度的標誌性圖案,搭配專為運動員量身訂製的1:1貼合 Flyknit 鞋面包裹雙腳。
“ Nike ZoomX 真正實現了 Nike Zoom Vaporfly Elite 的創新。”Nike鞋類創新副總裁 Tony Bignell表示,“突破性的全新 Nike ZoomX 中底和弧形碳纖維板共同提供靈活緩震,並將腳尖離地的能量損失最小化。”
除了21公厘的前掌高度以外,Nike Zoom Vaporfly Elite 還具有9公厘的高度落差,能儘量減輕阿基里斯腱的損傷。這也反映在碳纖維板獨特的“鏟形”幾何形狀上,從中底的標誌性swoosh中也可以看到。除了提供足夠的推進力之外,碳纖維板的主要功能還包括提升抗彎強度,提高以上三位運動員每一步的跑步效率,並將比賽過程中的能量損耗最小化。
“我們知道硬度很大的跑鞋在跑步效率上擁有極大的優勢。” 全球跑鞋速度部門資深總監Bret Schoolmeester指出,“但硬度太大會導致負荷從腳部移向小腿,在跑步過程中致使疲勞感逐漸增強。針對 Nike Zoom Vaporfly Elite,我們研發出了一種非常特殊的幾何形狀,以緩解這個問題。”
Nike運動研究實驗室生物力學高級研究員Geng Luo博士解釋說:“鞋底採用碳纖維板的目的是減少跑者在彎曲腳趾時的能量損耗。弧形碳纖維板的硬度足以實現這個目標,並且由於其特殊設計的幾何形狀,這一過程並不會增加小腿的負荷。”
採用全新 Nike ZoomX 中底的 Nike Zoom Vaporfly Elite,其性能系統將幫助Eliud Kipchoge、Lelisa Desisa和Zersenay Tadese於今年晚些時候在義大利Monza賽道進行馬拉松突破2小時大關的極限挑戰。
英運動員的的 Breaking2 服裝則徹底重塑了傳統馬拉松裝備的舒適度、合身度和重量。首先,是運用無縫移線針織技術的運動背心,提升關鍵部位的通風性能。這種方法還能依據每個運動員的身體掃描資料和個人偏好完全量身訂製。緊身運動短褲也一樣——相比標準的短褲,長短和緊身等級都可以個性化訂製。此外,緊身短褲還運用了Nike Aeroblade 紋理以幫助減少阻力。護套能幫助運動員抵禦低溫,而 Nike Aeroblade 貼條則有助於減少小腿關鍵部位的阻力。最後,運動員的襪子專為配合跑鞋而設計,實現更出色的透氣性能,並提供更好的足弓支撐。
接下來,Nike Zoom Vaporfly Elite 的獨特構造和顛覆性中底預示著 Nike Zoom 跑鞋的未來—— Nike Zoom Vaporfly 4% 和 Nike Zoom Fly 跑鞋組合以及全新的 Nike Air Zoom Pegasus 34 。
跑步有沒有效率、容不容易引發運動傷害,跟跑姿有很直接的關係。跑步是一種全身性運動,姿勢對了,上下半身的連動就會順暢,讓踏出的每一步都能朝最佳成績邁進!而在跑姿中,「觸地」、「著地」是討論度相當高的話題,名列跑者對跑步姿勢的重視要素第二名(66%)。本文深入介紹觸地的正確觀念,讓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步伐。
聽到「觸地」 兩個字, 相信很多跑者會把它跟「著地」這個詞想在一起,但其實腳步與地面接觸的「著地」階段,可以再分成腳掌碰到地面瞬間的「觸地」,以及將體重轉移到軸心腳瞬間的「體重轉移」這兩步。然後,直到腳掌離開地面的那瞬間,還有一邊伸展下半身的關節一邊推動地面的階段。在這裡,我們先針對「觸地」的部分討論。
■ 觸地容易不穩
■ 容易產生阻力
■ 想要改善觸地位置
觸地方法主要分成三類:用腳跟先著地的「腳跟著地法(Heel Strike)」、用整個腳掌著地的「腳掌著地法(Midfoot Strike)」、以及用腳尖著地的「腳尖著地法(Forefoot Strike)」。除此之外,還有只在觸地瞬間用腳尖,腳跟微微懸空,然後用一半腳掌著地承受重量的「前中掌著地法(Fore-midstrike)」這種介於中間的觸地法。
觸地法的分類,不是由腳踝以下的哪個部位控制,而是由跑步動作的哪個時間點觸地,或者更嚴格地說是由與重心之間的位置關係和距離來決定的。腳往前伸出的瞬間,身體的重心仍位在遠離腳步的後方;如果腳是在這個時候著地,則必然會是腳跟先觸地。而如果是在重心已稍微往前移動的時候著地,那麼就會是腳掌中間的部分先觸地。若重心更往前移,等到腳幾乎位於身體正下方才著地,就會是前腳掌先觸地。
因此,慢速型的跑者,身體滯空的時間愈短,踏出腳後很快就會落地,所以較容易用腳跟觸地;而滯空時間長的高速型跑者, 會在重心往前移動後才觸地,所以觸地點較靠近前腳掌。
接觸地面的瞬間與體重移到前腳是兩回事!
接觸地面的瞬間是「觸地」:往前踏出腳步,腳從空中落到地面的瞬間,叫做「觸地」。這個瞬間,前腳不在身體正下方,而在身體前方,小腿的脛骨則在腳掌的後方。
承接體重的瞬間「體重轉移」:前腳觸地後,重心往前移動,直到前腳位於身體的正下方時,把體重完全轉移到軸心腳上的動作。此時腳踝呈反曲的狀態,脛骨在腳掌的前方。 基本觸地都在「身體前方」,而體重轉移在「身體正下方」。
腳尖著地法、腳掌著地法、腳跟著地法,是依照觸地時重心位置的自然選擇,同時也跟觸地時間和滯空時間的長度有關!厚底鞋的鞋底在前中掌到腳尖的部分有弧度,設計成適合用腳尖著地的形狀。而薄底鞋雖然最適合腳掌著地法,但基本上任何一種著地法都可用。
一如上圖所示, 從觸地到腳離開地面的「 離地」 這一系列動作,基本上過程是一樣的;但根據前腳在觸地時間點的不同,重心跟觸地腳間的距離也會改變,著地方法也不一樣。
重心離觸地腳較遠的話,人體會自然地用腳跟先著地;而觸地跟體重轉移幾乎同時進行的腳尖著地法,則適合用在觸地時重心接近身體正下方的時候。換言之,著地的方法不是用腳尖來控制, 而是根據你的跑步動作自然而然決定的。
其中最忌諱的,就是著地時重心明明在腳後面,卻還硬要用腳尖著地。這麼做對小腿肌肉的負擔很大,容易導致受傷。
觸地動作的好壞之分,基本上完全決定於腳著地的時候,重心位置在哪裡,以及腳掌以什麼姿勢(彎曲度)著地。至於觸地的動作對身體整體的姿勢和各部位的位置關係為何?對於之後的動作又會造成何種影響?這個問題必須綜合地評判。
在修正觸地方法時一定不可忽視的一點,就是提高髖關節對跑步動作的貢獻度。在此前提上一邊檢查「腳踝跟膝關節是否正確彎曲」,以及更進一步「手臂有沒有放鬆地前後擺盪,上半身是否有扭身」等問題,一邊修正才重要。這麼一來,既可以提高推進力,也可以減少受傷風險。
最近很流行腳尖著地法,但太刻意用腳尖著地,容易使身體駝背,上半身往前凸出,腳變得跟木棒一樣僵硬。
上半身(跟腰部)無法發揮作用,導致很多光用體重轉移動作來產生推進力的跑步姿勢。身體左右搖晃(重心移動)幅度是必然結果,且為使僵硬的腿往前伸而刻意轉腿,或是把腳往上踢等不好的影響,引發脛痛症候群或阿基里斯腱疼痛等各種症狀的選手更是屢見不鮮。
總而言之,觸地動作是全身連動、協調後整體跑步動作的一環,腳的觸地跟身體的使用方法,兩者是互相影響的。所以不應只想著怎麼修正觸地的方式,而應從身體的使用方式開始學習,再自然地記住可使跑步動作更流暢的觸地方法。
• 本文摘自東販出版,弘山勉著,陳識中譯《最強跑步分析全書:顛覆舊有「常識」及「姿勢」,打造適合跑步的身體》一書。
本書特色
更多《最強跑步分析全書》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