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游泳初學者以外,你可能會注意到,在50公尺之內,平均每名游泳者最多只需1-2次換氣,甚至有一些游泳者在整個50公尺內都不用換氣。所以這代表說一位游泳者的肺活量是多麼重要。當然,並不是非要練習到每隔50公尺最多只能換氣一次或兩次,但是有一些技巧是我們可以學習的。
許多自由式初學者會在換氣時讓雙腳停止踢水,待恢復水平姿態之後才開始繼續踢水的錯誤動作。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在換氣的時候出現刻意抬頭的動作,而破壞身體平衡打亂踢水節奏,接著以下的情況開始出現:
換氣時,若頭刻意抬得太高,造成身體一緊繃,肩膀便會跟著下沉,導致前手無法延伸,身體滾轉的軸心也跟著跑掉;這個時候髖關節和腿就會跟著下沉,加強身體與水接觸的橫截面積,使阻力幾乎增加了一倍。
緊接著,為了不讓自己身體下沉,踢水開始瞬間加快,然後又因為過快的踢腿,導致缺氧,急著想吸一大口氣,於是在下一個換氣動作之後,又開始換氣換不好,空氣也吸不到。
想提升自由泳呼吸的效率,必須了解正確的呼吸姿勢、呼吸的時機和位置:
以左側換氣為例,左臂推水完畢,將要提臂出水,此時是瞬間速度最大的時候,是換氣的最好時機。為什麼要在速度最大的時候換氣?因為速度最大的時候,水會在頭部形成最大的波谷,這個時候只要稍微轉動頭部,就能從側面吸氣了,非常簡單。就像快艇在水中前進的時候,船尾留下的下降的水面。
當你隨著你的頭部和身體在水中向前移動的時候,你會產生一股渦流,類似小船一樣,渦流的形狀表示水位沿著游泳者的面部兩側下降。它會在你的身體和頭部兩側製造一個凹槽,位於泳池水面的下方,因此在比耳朵更低的位置有空氣存在,在這個凹槽裡呼吸,你卻無需刻意抬頭進行吸氣。
了解了這點,就知道沒必要刻意抬頭換氣,並且要在左臂推水的時候,就做好換氣的準備。
換氣時為避免刻意抬頭呼吸,可以用臉頰去貼住肩膀,並且用臉頰開始去推動肩膀,推動身體同時進行轉動,嘴自然出水面,頭略向後,看自己的肩頭,用頭頂把水頂開,留下一片下陷的區域,略微縮一點下巴,嘴巴就自然處於空氣當中了,根本不用把頭抬起來很高去找空氣。
1. 吸氣時側的手臂入水前伸時稍閉氣;隨著划水動作,用口、鼻在水中緩緩呼氣。
2. 當該臂劃至肩下開始推水時,隨著身體往吸氣側的轉動,頭也開始往吸氣側轉動加速呼氣。
3. 當該臂提肘出水時身體轉動達到最大幅度,臉部側對著水面,口處於由向前游進所產生的頭波的波谷之中,此時迅速張口吸氣。
4. 當手臂經由空中前移超過肩部準備入水時,隨著身體的轉動,轉頭還原使臉部浸入水中,開始下一個呼吸週期。
很多人游仰式時身體總是浮不起來,問題最有可能出在腿部動作上。游仰式時雙腿一定要打直,包含膝關節、踝關節都要伸直,雙腳稍微內扣。踢水時大腿需用力,直腿下壓,兩腿交替不能停頓。初學者可以先在陸地上做一些腿部模仿練習,來體會動作要領。
另外,仰泳不是全身放鬆地躺著,必須挺胸、收腹、斂臀。千萬不能坐在水中,那樣就快就會沉下去了。如果動作足夠標準,想提升速度的話,就要加快踢水的頻率。一般平均踢水6次、划手1次是標準頻率。行進間兩臂要交替划水,兩臂之間最好保持在180度左右。在水面上雙臂要伸直,手入水的時候大臂最好碰到自己的耳朵,手入水後,先屈腕,再屈肘,手至肚臍位置時再用力推水。
台灣氣候悶熱,夏季更是民眾溺水事故發生機率最大時期,根據內政部消防署105年資料統計,就有超過700件的相關案例因此殞命。如何讓溺水不再成為夏天的夢靨?為避免造成憾事,首先我們必須了解到在從事水上活動前的注意事項以及正確的自救及互救方式。
1.「挑」選設有救生人員值勤的水域,勿於「禁止戲水(游泳)」或「水深危險」等標誌的區域戲水。
2. 「挑」選天氣狀況良好之時段,如天候不佳甚至打雷下雨、 颱風前後,不可下水。
3.「挑」出暗藏惡流處所並遠離之,如低頂水壩、攔砂壩 處常可發現翻滾流,可將人員或物體吸住翻滾,造成受困與傷亡。
1.「檢」視自身健康狀況,下水前應充分暖身。
2.「檢」查有無穿著游泳衣、或救生衣等服裝,千萬不可穿 著牛仔褲入水。
3.「檢」查附近是否有無救生繩、圈或具有浮力之物品,萬 一溺水事故發生,可作為實施岸上救援之用。
4. 隨時「檢」視環境狀況,注意漲退潮時間或山洪爆發前兆(如上游傳來隆隆聲、溪水變色或水面忽然上昇等現象),遠離危險處所。
1. 當自身發生溺水狀況時,切勿驚慌,並盡可能以最少的體 力,在水中維持最長的時間,利用身上或身旁任何可增加浮力的物體,使身體上浮,以待救援。而自救分會游泳和不會游泳,方法不一樣。
步驟1:不會游泳採用大字浮:首先深呼吸,把氣憋在胸腔,身體展成大字,漂在水上。
步驟2:感覺快要下沉時,再深呼吸一口,這樣人就能浮在水面上。
2. 利用仰漂或水母漂姿勢延長待救時間:如果會游泳,則可選擇水母漂, 吸氣後全身放鬆,俯漂在水面,四肢自然下垂,像水母般靜靜漂浮在水面,保存體力,等待救援的到來。
3. 遇到溪水暴漲而被困在岩石或沙洲上時,應保持冷靜等待救援,大聲呼叫請求支援。
4. 緩和呼吸頻率,放鬆肌肉,並減慢任何動作。
1. 切勿自行冒然下水施救。
2.大聲呼叫請求支援。
3.打 118、119 或 110 向海巡、消防或警察等單位求援。
4.察看是否有救生繩、圈或具有浮力之物品,於岸上實施救援。
※如果沒有專門的救生工具怎麼辦?不用慌,很多生活用品都可以秒變救生工具,如紅領巾打濕了,可以變成救生繩、空可樂瓶放在腋下和下巴處、可以增加浮力、背的包包,倒掉裡面的東西,拋到溺水者的臉前,關鍵時候可以救命。
溺水自救和互救,都是溺水發生後的急救。預防溺水,更要防患於未然,堅決杜絕溺水事故的發生。防溺水最好的方法是四個字:學會游泳。同時,增強安全意識,安全地玩水。以下是在戲水前,必須考量的10點建議:
1. 戲水地點需合法,要有救生設備與人員。
2. 避免做出危險行為,不要跳水。
3. 湖泊溪流落差變化大,戲水游泳格外小心。
4. 不要落單,隨時注意同伴狀況位置。
5. 下水前先暖身,不可穿著牛仔褲下水。
6. 不可在水中嬉鬧惡作劇。
7. 身體疲累狀況不佳,不要戲水游泳。
8. 不要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小心失溫。
9. 注意氣象報告,現場氣候不佳不要戲水。
10. 加強游泳漂浮技巧,不幸落水保持冷靜放鬆。
【延伸閱讀】:最安全的游泳救命設備PLOOTA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內政部消防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