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極地超級馬拉松運動員 陳彥博,於六月中甫完成2017年全新挑戰:熱帶雨林- 秘魯亞馬遜叢林230公里超馬冒險賽。今日於台北舉行祕魯亞馬遜賽後記者會,與台灣朋友分享這段刻骨的比賽經驗,在百分之百濕度的亞馬遜雨林中,面對毒蛇猛獸環伺的賽道,泥濘沼澤、涉險渡河、暴雨驟雷的惡劣環境;極地超馬運動員 陳彥博又再一次完成了艱難的競賽挑戰,克服生理和心理的煎熬,在終點展露笑容和秘魯羞澀的孩童合影。
這次彥博從熱帶雨林安全地完賽歸來,完成一場全新的冒險挑戰!這場比賽和以往大不相同,雖然一樣是要跑超長的200到300公里距離,但是這次受傷的風險非常高,比賽強制裝備還規定要帶手術刀,大會還特別提醒選手賽道附近有美洲豹出沒、不能掉以輕心。在秘魯的亞馬遜叢林中,每天腳都要泡在爛泥河水裡,受傷的傷口很容易發炎感染,更有轉變成蜂窩性組織炎的風險,這若遇危急時刻,選手必須要自行用手術刀處理傷口;經歷這場苦戰,彥博今年好不容易長了半年的腳趾甲又一片片都掉下來,所幸沒有嚴重感染,最重要的一雙飛毛腿仍健康有力。
白天已經非常辛苦了,晚上還不能好好休息,選手必須睡在吊床上;這個吊床是要彥博自己揹著跑230公里的,白天賽程結束後,晚上還要自己去找樹幹把吊床搭起來,睡在半空中,真的是非常辛苦,比賽第一天晚上過夜是在暴雨中度過的,讓彥博練就快速把吊床搭建好的技能,記者會現場還親自示範怎麼把吊床搭起來,並提醒說吊床是有限重的,笑稱選手必須保持精瘦、才不會把床睡垮。
『去年4大極地賽事結束休養後,回復訓練終於再度出賽,這場是我第一場的叢林冒險賽,也相當緊張。
感覺叢林已經離我好遠好遠了,我彷彿依然能夠感覺到空氣的潮濕、腐葉與泥濘的味道,以及圍繞在我周遭的蚊子、蒼蠅…這5天鞋子從來沒有乾過,摔了至少20次以上,渾身是傷,令人壓抑、屏息著希望安全度過每一天…
第5天最後賽段是極攀陡峭的山壁,以及垂直下降打滑的山坡,我連滾帶爬帶摔的下山,一個不小心,樹枝插到手掌裡,一拔出來,瞬間血流著整隻手都是…9個多小時的煎熬,終於抵達終點,以第三名完賽。
對自己的成績不是很滿意,即使有許多大賽的歷練,我想這場比賽也讓我體認到自己的經驗不足,世界很大,我還必須要學習更多的知識與技巧,如果自滿,一切的學習都會停止,也無法再繼續進步,我想也是這次比賽自己需要檢討的地方。
競賽環境就是這樣艱困,如果只顧抱怨是沒有用的,而是必須讓自己去適應這環境,和平與它共處,不排斥、不牴觸、而是要去接受這環境。
就像不管走什麼樣的路、追逐什麼樣的夢,總會有好事情、壞的事情不斷發生,真正能夠繼續下去的,就是相信的力量,維持平常心,感恩的繼續堅持下去。』賽後寫下兩千餘字的感想,把自己首場冒險賽的艱辛歷練轉化成未來競賽挑戰的心靈養分,並調整身心開始投入9月份的義大利TDG高山超馬賽訓練,將利用台灣高山百岳地利,進行長時間的縱走越野訓練,為即將來臨的全新冒險做好萬全的準備。
超馬運動員陳彥博繼2016年完成四大極地系列挑戰賽,贏得首位亞洲大滿貫總冠軍選手後,並未歇息鬆懈,賽後馬不停蹄進行公益校園演講。密集下鄉和純真的孩子們分享各地比賽的歷程,啟發他們勇敢追求夢想,更還帶著認養的狗狗到校園推廣生命教育,親切沒有距離地和全體師生們互動,不但鼓勵了學生,更激勵了在座師長,體認〝行萬里路〞對生命的深厚意義,爭相爭取明年的校園演講名額。這些付出只希望把信心和勇氣傳遞給下一代,每每看見孩子純真發亮的眼神,就是最好的回報,有時候我們從孩子身上得到的溫暖和回饋,反而獲得更多!而深受感動的彥博也決定於年底再加場公益講座,敬請期待宣布報名日期!
陳彥博未來的挑戰將會有更多冒險元素,下一場比賽將前進義大利北部高山,迎向更瘋狂、更艱辛的挑戰,賽事名稱TDG (TOR DES GÉANTS) 素稱巨人之旅,全長距離330公里,總爬升累積24,000米,必須穿越25座高山,於限時150小時內完成。地形從城鎮出發,穿越高山、概算每天距離40~50公里,每日爬升累積3千到6千米落差之間。賽道上橫亘著勃朗峰 (4807 米)、玫瑰峰 (4637 米)、切爾維諾峰 (4478 米) 和大帕拉迪索山(4061 米)這四座義大利最高的山峰。這一場全新的冒險挑戰屬於Non-stop競賽類型,更考驗選手的能力經驗,如何分配速度與補給,戰術與休息規劃等,難度指數相當高!
責任編輯/瀅瀅
6月5日是一年一度的GLOBAL RUNNING DAY (GRD)全球跑步日,美國百年專業運動品牌BROOKS為響應這天,於5月31日晚間在台北信義旗艦店盛大舉辦BROOKS GRD VIP PARTY,現場有全台最狂跑者現場分享、宣布「把愛傳出去,為孩童而跑」公益募集活動即將達標,更邀請跑者們在5日晚間前加入GARMIN SPORT「BROOKS把愛傳出去,為孩童而跑」APP的標題競賽、上傳練跑記錄,每跑1公里BROOKS就捐出1元給兒福聯盟「偏鄉弱勢學童關懷方案」。
會場集結多位知名跑者,首位分享的是最快列車長、也是跑友暱稱賽道上「最速兔子」劉治昀,他是目前台灣100公里超馬紀錄保持人,參與非官方賽事配速經驗超過20場,最快配速賽事是2018渣打馬2:48。他分享第一場擔任配速員的經驗,以及配速員須具備的條件,並特別指出跑者在賽道上可以拿掉跑錶,充分信任配速員,而且拔掉手錶可減少因翻轉手腕而破壞了下肢的協調性,放下心理壓力,才能有更佳表現。
而第二位分享的貴賓,是運動行銷事業總經理黃成翰,他除了在台灣擔任了許多運動賽事的幕後推手,更在今年完成了世界六大馬挑戰,會中他和大家分享了許多參加六大馬的趣味經驗。他表示參加國外賽事主要是想把國內賽事辦得更好,並在參賽過程中體認到,唯有將運動與觀光結合,才能讓賽事辦得更加成功。
第三位則是最近剛出書的陸承蔚,她分享自己在2017年達成台灣史上首位女性完賽世界最高越野馬拉松—聖母峰馬拉松,同時奪下亞洲女子組第一名殊榮的經歷,又是如何從18-42歲沒踏過操場、沒爬過百岳、沒騎過公路車,更沒跑過馬拉松的中年職業婦女,轉變成2015年起每年挑戰一項艱困賽事。最後一位是第一位完成六大馬的國軍最強新聞官葛芃欣,他用1526天,自2015東京馬開始,以每年完成一場六大馬賽事,完成了對自己挑戰六大馬的承諾!他在活動中分享許多激勵他的跑步金句,並在最後感性的說:「謝謝跑步,讓我們今天能聚在一起」。
BROOKS同時宣佈今年的GRD主活動「把愛傳出去,為孩童而跑」公益募集。因為品牌深知跑步可以為人們帶來健康快樂的人生,每年在6月第一個禮拜三全球跑步日,都鼓勵跑者動起來。
今年台灣BROOKS「把愛傳出去,為孩童而跑」揪跑活動,在6月5日全球跑步日當天晚上以前活動期間,加入GARMIN SPORT「BROOKS把愛傳出去,為孩童而跑」APP的標題競賽,並上傳練跑記錄,每增加1公里,台灣BROOKS就捐出1元給兒福聯盟「偏鄉弱勢學童關懷方案」,讓偏鄉弱勢學童也能感受到跑友們的熱情關懷。目前累積的里程數已接近5萬公里,最後一天,熱血的跑友們快加入、把愛傳出去!活動詳情請上台灣BROOKS官網或臉書活動頁面查詢。
活動中,BROOKS品牌大使Roger也提出2018運動筆記大調查報告,發現跑者受傷比例高達8成以上,受傷部位則以膝蓋佔五成居冠。據分析,跑友運動傷害的三大關鍵為身體結構、動作控制能力或行為、以及外在環境條件(如:路況或跑鞋選擇),Roger詳細教導大家如何判斷自身步態,以及如何依步態挑選最適合自己的跑鞋,再針對合腳性、腳感、及路感等三大重點,來決定最適合自已的跑鞋,以藉此避免因選錯跑鞋而造成可怕的運動傷害。
Roger也提及BROOKS Ghost(魔鬼系列)是備受全球跑友推崇的暢銷跑鞋之一,幾乎每一代都曾獲美國路跑界權威媒體Runner’s World雜誌編輯最佳推薦獎項,新一代Ghost 12全新改版,採用「BioMoGo DNA」與「DNA LOFT」雙重避震科技,提供更輕量且恰到好處的柔軟腳感,更不失回彈力與持久性,平衡柔軟與避震功能,目前已在全台BROOKS銷售據點販售。
BROOKS GRD VIP PARTY為貴賓準備了美食、冰涼啤酒和點心,現場氣氛歡樂。台灣總代理-金瑞晶國際總經理Meggie在會中提到,BROOKS這個超過百年的運動品牌堅持只做好跑步裝備這件事,並始終傳遞「Run Happy」快樂跑的輕鬆愉快運動精神。而透過每年的跑友活動,除了能搶先得到許多專業跑步資訊,更凝聚跑者們的力量做公益,與BROOKS一起快樂地跑下去!
資料來源/BROOKS
責任編輯/Dama
現在已經有不少運動健身的朋友對運動裝備的關注度開始逐漸提高,他們會認真挑選運動中所需要的裝備,比如壓縮衣,壓縮褲,跑鞋,護具等等。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外出跑步的你很有可能在路上會遇到穿著像緊身褲也像壓縮褲的跑者。於是你腦海中可能會問:「這究竟是緊身褲還是壓縮褲呢?」外觀上壓縮褲和緊身褲幾乎一樣,那到底壓縮褲與緊身褲這類的衣物有什麼不一樣?又該如何區分這類壓縮衣褲和緊身衣褲呢?
有一種說法,緊身衣褲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歐洲歷史上的婦女束腰的習俗。在20世紀初,緊身衣開始由從事馬戲和雜技表演的演員穿著,到如今演變出更多時尚的造型。可以說,緊身衣褲的製作初衷,是為了形態的美觀,並不強調功能性。
如今的運動緊身衣褲的作用就是減少身體在運動過程中肌肉的抖動,提供肌肉和關節支撐以及保暖排汗作用。緊身衣穿上後有的一定的緊迫感和壓縮感,有助於減少寬鬆衣物造成的累贅,用以追求更好的運動體驗。
從類別上來講壓縮衣和緊身衣是同一個概念。因為緊身面料本身就具有壓縮效果(指的壓縮肌肉)。以至於壓縮衣物的品牌也會在商品的介紹會用到緊身等等的字眼。
壓縮衣褲(compression garment)亦稱壓力衣褲。早期的壓縮衣褲由特殊材料的拼接和不同針織手法製成,是醫療中的一種輔助手段。而運動中使用壓縮衣褲,最初僅限於用在跑步及游泳上,但很快就延伸到其他項目,包括:棒球、籃球、自行車、足球、高爾夫球、體操、橄欖球、滑雪、網球、舉重、摔角等。
壓縮衣褲透過變更面料彈力(絕大多數以聚酯與彈性纖維或尼龍與彈性纖維混紡的細支紗製作),使身體的某個部位感覺到的緊身效果與身體其他部位不同。比如在小腿肚處使用的梯度壓縮面料。這種面料的彈力是自下而上的,越往上相對的越鬆。這樣會加速血液快速流回心臟,使乳酸快速分解。
由此產生的與加速回心血流有關的一切都成為壓縮衣標榜的好處,例如提高血液為肌肉的供氧率,加速乳酸分解,減少腫脹,加速恢復等等。
首先是來自面料的差異。壓縮衣褲使用錦綸(80%或以下)+氨綸(20%或以上)製成,而緊身衣褲則更多的使用了滌綸(80%以上)+氨綸(20%以下)製成。氨綸成分更高,並且加之錦綸的超耐疲勞特性決定了壓縮衣的使用壽命更長。可能一般的緊身衣在穿幾次之後就開始變得鬆垮,彈性變弱,而壓縮衣的良好彈性則可以維持非常久。
另外是對肌肉的壓力差異。壓縮衣物穿上去之後,對比緊身衣物能明顯感覺到面料對肌肉的壓力更強,會有一種更緊湊的觸感。
以下兩點助你辨別兩者的差別以及選購時能更加明確。
從功能來說,壓縮衣褲的確會比一般的緊身褲、運動衣物要全面。這些壓縮衣物擁有包括抗菌、 抗靜電、透氣性、耐磨性、濕度管理、易去污、恆溫、抗紫外線防曬等特性。
壓縮衣褲憑藉更好的貼合型能讓你無負擔地奔跑,另外其導汗性和透氣性也很出色,避免因為汗水而讓你不適;最後特別是現在這樣的秋冬季,壓縮褲能抵禦冷風直接衝擊到皮膚表面,防寒效果也不錯。
事實上,很多專業的馬拉松運動員雖然在比賽一般都是以短褲為主,並沒有特地去選用壓縮衣物,不過超長距離越野如UTMB中幾乎人人都穿(當然也有例外的)。運動員在運動之後,或者運動與運動之間,會喜歡穿上壓縮衣物,加快身體恢復,緩解疲勞。至於商家標榜的提昇運動表現,雖然有證據和案例支持這種說法,但支持這些說法的證據並不具公信力,許多科學家也持懷疑態度。
對於普通運動愛好者來說,最需要的是舒適、安全。壓縮衣物並非是必要的裝備之一,所以無須因為裝備而入手貴而不實用的壓縮衣。但假如你覺得壓縮衣物真有必要的話,在選擇購買跑步壓縮衣物時,有必要確認購買產品的壓力(mmHg) 等級、壓力分佈、丹尼數等信息,如果沒有標註這些相關數據的產品,似乎還是先確認清楚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