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運動部落
  • 跑步,不就是已經在練肌力了嗎?
1
跑步,不就是已經在練肌力了嗎?
2
避免跑步受傷的8招瑜伽訓練
3
她100歲仍在跑道上衝刺 還打破百米世界紀錄
凃俐雯
凃俐雯

跑步,不就是已經在練肌力了嗎?

2017-09-08
運動部落 跑步 專欄 凃俐雯醫師 跑者肌力 觀念

跑步是一種非常好的全身運動,而且也越來越流行了,但是有一件事情實在是太有趣了,就是即使是肌力很差的人,仍然可以跑完半馬甚至全馬,門診常常可以發現這樣的跑者,有些人可能連個標準的弓箭步或者深蹲都做不好,或者做不了幾個就覺得腳很酸,也常常有人標準的棒式做不了20秒鐘,但是,這些人卻能夠硬生生把全馬給跑完了,所以,人體真的是很奇妙,就算你不用大腿的力量,其實也可以跑完42公里,很神奇吧!那麼,問題是「肌力」到底在跑步運動中扮演什麼角色呢? 難道馬拉松真的靠意志力就可以了嗎?

其實肌力訓練對於耐力型運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就像前面提到的例子,這些平時不鍛鍊肌力,又很積極挑戰極限的跑者,通常跑了幾個馬拉松之後,常常就受傷了,原因是這類跑者是用耗損傷體的方式在跑步,跑步時邁出的每一步,踏到地面後都會產生地面反作用力,而地面反作用力原本應當由肌肉肌腱與關節一起去吸收分散掉,但是,當肌力不夠好的時候,這些衝擊力量大部分就變成關節韌帶或者肌腱去吸收,長期累積下來就會造成運動傷害,這樣的傷害大多是慢慢發生的發炎性傷害,重點是跑者往往不會第一時間就警覺到,常常都是對已經有問題的地方,一次一次造成傷害,這常見于馬拉松的季節,像是周周馬這樣的情況,或者是跑了幾個馬拉松之後就急著要挑戰超級馬拉松,一次過量的跑步(例如:一百公里)之後,運動傷害的問題就整個爆發出來,非得要疼到不行,跑者才會放棄。

跑步,不就是已經在練肌力了嗎?

首先來看這篇研究“Strength Training in Female Distance Runners: Impact on Running Economy”,將女性長距離跑者分成兩組,一組是
[肌力+耐力訓練組],另一組是單純的耐力訓練組,經過十周的訓練之後,肌力+耐力訓練組的跑步效能(running economy)有顯著的的提高,但是兩組的最大攝氧量和身體組成沒有差異,由此可見,耐力行運動如果加上肌力訓練可以改善跑步的效能。
 
接下來這篇研究“Explosive-strength training improves 5-km running time by improving running economy and muscle power”的設計又更仔細了,研究者控制兩組的總運動強度相等,只是肌力訓練組接受肌力訓練占總訓練量的32%,耐力訓練組只接受占總訓練量3%的肌力訓練,經過九周的訓練後,結果顯示[肌力訓練組]在”5000公尺測驗“、”跑步速度(V20m)“、”肌肉力量“以及”跑步效能(running economy)“都有顯著的進步,而[耐力訓練組]則沒有差異;另外,跳躍測試(5 jump test)在[肌力訓練組]有進步,但在[耐力訓練組]則退步;最大攝氧量則兩組無差異。作者推論肌力訓練的效果是經由改善神經肌肉因素(neuromuscular factor),而增加跑步效能和肌力。

另外一個問題是,訓練核心肌群可以跑得更快嗎? 

答案是可以的。一般相信核心肌群的訓練可以增進運動表現,但是到底是怎麼變強的其實並不是很清楚? 這篇研究”Does Core Strength Training Influence Running Kinetics, Lower-Extremity Stability, and 5000-m Performance in Runners?“,分析核心肌群與跑步的關係。受試跑者一組接受”六周”的核心肌群訓練,另一組則沒有接受核心肌群訓練,六周之後,測驗5000公尺跑步,發現有接受核心訓練組的跑步速度有顯著變快,但是"地面反作用力"和”下肢穩定度”則沒有差異。

 可見六周的核心強化訓練已經能夠使跑步速度顯著加快,此外,核心肌群的重要性在於穩定軀幹,跑步的時候如果軀幹不穩定,身體就會左右晃動,除了會耗損能量之外,也會減慢速度,更會容易導致下肢關節的負荷增加,造長許多下肢的運動傷害。

由以上幾篇研究看來,擁有好的肌力確實可以提高跑步速度與跑步效能,簡單來說就是能夠跑得更快更輕鬆。但是,即使沒有好的肌力,很多跑者也是一樣能夠跑完馬拉松,也是一樣能夠跑很多場馬拉松,因此,能夠跑完跟輕鬆跑完是不一樣的,跑者們不能認為可以跑完就是代表肌力已經很好了,也不是只要有跑步就是已經在練肌力了,肌力是需要特別訓練的,此外,肌力訓練需要被重視的最重要原因是因為肌力不足也很容易產生運動傷害,很多跑者就這樣跑著跑著,忍著忍著,累積了很久才爆發出關節韌帶或者肌腱發炎的問題,這才是跑者忽略肌力訓練最恐怖的後果。

參考資料:
1. Strength Training in Female Distance Runners: Impact on Running Economy
2. Explosive-strength training improves 5-km running time by improving running economy and muscle power
3. Does Core Strength Training Influence Running Kinetics, Lower-Extremity Stability, and 5000-m Performance in Runners?

關於凃俐雯醫師大學時代因為打網球時發生肩關節脫臼,即使後來陸續發生打排球脫臼.打羽毛球脫臼等等,還是無法放棄熱愛的各種運動,因此決定成為一個專攻運動傷害與復健的醫「孫」,希望能用最健康的方式預防和治療運動傷害,幫助所有熱愛運動的人重返場上。

部落格 堅持鍛鍊
粉絲頁 Sports Dr. Tu 運動醫學-凃俐雯醫師

/ 關於凃俐雯 /
凃俐雯

大學時代因為打網球時發生肩關節脫臼,即使後來陸續發生打排球脫臼.打羽毛球脫臼等等,還是無法放棄熱愛的各種運動,因此決定成為一個專攻運動傷害與復健的醫「孫」,希望能用最健康的方式預防和治療運動傷害,幫助所有熱愛運動的人重返場上。

部落格 堅持鍛鍊

FB Sports Dr. Tu 運動醫學-凃俐雯醫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避免跑步受傷的8招瑜伽訓練

2017-12-20
自主瑜伽訓練訓練動作瑜伽動作伸展跑步瑜伽動學堂

跑步是一種重複的動作,雖是全身性運動,不過在跑的過程中,只會用到特定肌群,長期下來容易造成運動傷害。然而,瑜伽有很多修復的修復方法可以針對跑者改善受傷部位以及肌肉使用不均勻的狀況,能徹底伸展,助跑者避免受傷,並提升跑步表現。
 
以下是由超過7年資歷的資深瑜伽老師Jordan針對跑者設計及示範跑步前及跑步後預防受傷的動作,其能確實伸展髖關節並放鬆緊繃的腿部肌肉,進而恢復平衡。每一個動作約停留3-6分鐘,再換下個動作執行。

避免跑步受傷的8招瑜伽訓練

CHECK POINTS!

課程進行長度  30分鐘
建議配備  瑜伽墊、瑜伽磚、瑜伽繩
最佳進行時間  跑步前、跑步後
練習要訣  所有動作執行時肌肉放鬆、骨盆盡量貼地
注意事項  每一式動作的停留或伸展,以個人身體可接受的程度即可
Level 
★★★★★
功能  延展大腿肌肉、伸展髖關節、增加跑前呼吸專注、安撫跑後神經系統

 1  嬰兒式

執行這個動作時,從腹部到下腰保持呼吸,並讓鼠蹊部、髖關節放鬆,讓氣息來到髖關節。手伸直的時候讓肩膀維持一個延伸的位置,讓肩關節周邊肌肉微微伸展,同時也讓氣息來到肩關節。此動作,停留6分鐘,保持心情放鬆。

步驟1:呈四足跪姿,手掌張開,膝蓋置於臀部正下方預備。
步驟2:雙腳往外打開成八字型,手掌推地板,讓臀部往後坐到腳跟(如果腳踝很緊或痛,可以墊一個小毛巾在腳踝下)。
步驟3:保持雙臂伸直,掌心緊貼於地板,額頭碰地板,下巴保持微收,讓脖子後兩側拉長(如果頭碰不到地板,可以墊一個瑜伽磚於額頭下方)。

 2  低弓箭步

此動作主要能放鬆髖關節。執行時請保持呼吸,感受腿內側的微微伸展,每邊停留3分鐘,保持心情放鬆,如果有膝蓋骨頭壓在地板不舒服的現象,可用小毛巾墊著,盡可能在這動作留以不費力的態度停留。

步驟1:從墊子後面開始,臀部坐在腳跟,腳趾頭抓在墊子上,停留1分鐘。
步驟2:右腳往前跨一大步,左膝跪於地面,腳背放下,保持延伸,右腳和左腳的距離越遠越好。右腳保持腳趾分開,足弓提起,右邊臀部盡量往下。左膝於地面,腳背壓地,大拇指往後延伸,膝蓋微微用力往上提起,與地面離約0.1公分的距離(若提不起來,就讓它保持於地面即可),每邊停留3分鐘,共6分鐘。
步驟3:雙手撐著在地板的時候,保持肩膀放下(若會聳肩,左右邊可各用一個瑜伽磚墊高)。

 3  臥手抓腳趾腿伸展式

這個動作主要伸展大腿後側、臀部髖關節,從腹部、髖關節到骨盆頂端保持呼吸,盡可能把膝蓋內側往下壓,如果有膝蓋在地板出現不舒服的現象,可用小毛巾墊著。每邊停留3分鐘,保持心情放鬆。

步驟1:躺下,雙腳保持平行伸直,腳掌與大拇指並攏(雙腳不外翻),將瑜伽磚放置頭後面當枕頭,下巴微收,確保下腰維持一個弧度,手掌朝上,肩胛骨往下放鬆。

步驟2:右膝彎曲,雙手互扣,抱著小腿脛骨前則,盡可能讓大腿靠近胸口 (如果腿沒辦法靠近,也可以利用瑜伽繩勾在脛骨上作為輔助),保持左腳伸直,大腿內側往地板的方向壓下,停留1分鐘,然後換腳。

步驟3:繩子勾住右腳跟外側,向天花板的方向伸直,從右臀部延伸力量到右腳大拇指腳(如同腳踩油門)。注意若膝蓋後側沒辦法伸直,在拉繩子的時候可以放鬆一點,讓腿完全伸直。

步驟4:雙手抓繩子的時候不要聳肩,確保兩邊肩胛骨壓在地板上固定。

 4  束角式

執行此動作時從腹部、髖關節到骨盆頂端保持呼吸,雙腳打開的時候需要瑜伽磚支撐雙腿,雙手保持45度彎曲,並確保肩胛骨平壓在地面上,呼吸時可以慢慢的從腹部到胸腔,肩膀和手臂肌肉放鬆,讓上半身能自如的休息。動作停留6分鐘,保持心情放鬆,專注在自然呼吸,如果有點強迫性的呼吸,或許是雙腳和雙手臂的支撐不夠,可以調整磚塊高度。

步驟1:坐姿,雙腳伸直,將上半身挺直,胸腔打開,手掌朝下預備。
步驟2:讓比較緊或受傷的一邊腳先彎曲,並保持膝蓋併攏(小腿度貼著大腿後側)。
步驟3:雙腳往外打開,雙腳掌相對,把大腿放在磚塊上,利用雙手撐著地板,然後慢慢的往後躺下。
步驟4:躺下時候如果下巴高過額頭,頭後面可以放一個小毛巾或瑜伽磚墊高。

 5  股四頭肌伸展

執行此動作時,保持呼吸、脊椎放鬆,在伸展的時候,盡量不要讓脖子的肌肉變緊,鼠蹊部盡可能貼在地板。跑步後大腿通常會變得很緊,所以不需要過度用力,感覺到適宜的張力就好。每邊停留1分半鐘,共3分鐘。

步驟1:趴下,雙腳往後伸直,左手或右手手背置於地面,額頭靠在另一手的手背上預備。
步驟2:左腳膝蓋彎曲,用地板上的手向後抓住左腳踝(如果抓不到,可用繩子套在腳踝上輔助)
步驟3:保持平緩的呼吸,每次吸氣的時候讓彎曲腳的腳跟碰到臀部,吐氣的時候股四頭肌往膝蓋內側延伸。

 6  三角前彎式

這個動作可以讓大腿後側、臀部和骨盆徹底延伸,此外,也能讓大腦能透過磚塊的支撐讓放鬆,脊椎也能同時得到支撐和延伸。呼吸的過程中慢慢來到腹部和骨盆周邊的空間,保持專注力,感受肌肉微伸展和髖關節放鬆的感覺。共停留6分鐘。

步驟1:雙腳伸直,上半身打直,胸腔打開,雙手掌朝下預備。
步驟2:雙腳散盤姿,手往上延伸讓胸腔挺起來,然後再把雙手往前延伸,腰椎開始一節一節慢慢的往地板彎曲。
步驟3:待頭與身體完全彎下來後,用一個瑜伽專墊在額頭下面 (如果沒辦法彎到這麼低,可以用兩個磚塊或轉換磚塊高度做輔助),頭往下的時候,下巴微收,使脖子呈現一個C型。
步驟4:此動作約停留6分鐘,彎曲的時候,肩胛骨到下背部呈圓型。

 7  下犬式

這個動作可以讓大腿後側、臀部和骨盆徹底延伸,脊椎也能同時得到支撐和延伸。呼吸的過程中慢慢來到腹部和骨盆周邊的空間,保持專注力,感受肌肉微伸展和髖關節放鬆的感覺。共停留3分鐘。

步驟1:骨盆靠牆,雙腳平行站著,雙腳掌與牆壁大約是一個腳掌的距離(若下背很緊的跑者,則需離更遠些)
步驟2:雙手放於鼠蹊部,保持鼠蹊放鬆,雙腳打開,距離大約是一條腿的長度。
步驟3:準備好一個磚塊放置於雙腳中間,吸氣時身體延伸胸挺,吐氣保持雙腳掌穩定於地面,大腿用力,讓身體慢慢向前彎曲,雙手必須在地板上支撐著,手肘彎曲,不過度用力。

進階版步驟4:雙手往前走,手指張開,掌心壓在地板,手掌往前推,臀部離開牆面 維持雙腳掌與臀部維持在同一水面上,腳趾張開,腳跟用力踩下。

 8  靠牆倒箭式

這動作能讓大腿充分休息,倒立後躺的動作也能讓神經系統冷卻,讓血液回流,讓腫脹的腳踝和膝蓋血液循環。下背和大腿後側微微伸展,釋放脊椎和髖關節的壓力肩膀在地板上也能確實將胸腔打開,放鬆跑步時肩頸過度緊張的狀態,腰在磚塊上,腹部放鬆能讓骨盆維持一個中立的位置,讓骨盆沒有壓力。保持下巴、口腔、舌根和喉嚨放鬆,能有效的減低身體的壓力。此動作停留6分鐘或更久,但不超過12分鐘。

步驟1:找一面牆,將瑜伽繩和瑜伽磚放在旁邊備用,側躺一邊,利用雙手支撐著,臀部與牆壁間隔一條小腿的長度預備。

步驟2:左手推地板讓雙腳上牆,膝蓋保持彎曲讓身體準備移動。雙手肘彎,用手肘推地板和雙腳彎曲推牆壁移動到和墊子垂直的位置。

步驟3:雙腳推進牆,讓臀部離開地板,把磚塊放在薦椎後面(兩個臀部中間的三角形骨頭)利用磚塊支撐時仍保持下背彎曲、腹部保持飽滿,臀部平行,恥骨和尾椎應該同時朝向牆壁的方向。

步驟4:將瑜伽繩綁在雙腿股四頭肌的中段,繩子要夠緊,直到大腿能完全放鬆且維持垂直不掉下來。掌心朝上,雙手往後,手肘彎曲自然放於地面,胸腔盡可能挺起來往下巴的方向延伸。

 附錄  瑜伽繩扣法

步驟1:首先把雙環重疊在一起。
步驟2:將瑜伽繩穿過雙環。
步驟3:拉到合適的位置之後,把兩個環扣分開,並把沒有環扣的繩子一頭回穿過第一個環扣。
步驟4:最後把繩子拉緊即可。掉下來。掌心朝上,雙手往後,手肘彎曲自然放於地面,胸腔盡可能挺起來往下巴的方向延伸。

產品提供/agoy

來自英國倫敦的agoy,成立於2000年。
創辦人為Howard Napper,
才華洋溢的他曾經擔任倫敦時尚伸展台的模特兒,
本身也是一名攝影師。
現在除了擔任 agoy 的創意總監,
同時也在倫敦教授瑜伽。

agoy 由yoga反寫而來,從材料的選用、美學的設計風格,
到回收再利用,對功能品質的要求、對環境的尊重與保護,
每個細節都有 agoy 想說的故事。

相關產品
agoy學園瑜珈墊
agoy經典瑜伽磚
agoy止滑瑜伽繩


❊台灣總代理/JaJaJam

場地提供/Space Yoga

關於示範者Jordan老師目前任職於Space yoga 

Jordan出生於馬來西亞,旅居美國15年,喜愛繪畫,曾是服裝設計師、藝術工作者、舞者,現在則是瑜珈指導師。因為對舞蹈肢體的興趣,他學習芭蕾和現代舞 ,並在紐約、台北演出。2007年來台時,為紓解工作壓力,因緣際會接觸了瑜伽,自此愛上瑜伽生活。從疲於奔命的服裝設計師生活一腳跨進舞蹈練習,再遇到瑜伽,Jordan啟動了至今多年的累積、堆疊、鑽研,並深入療癒瑜伽範疇,給予學習者獨特的引導。

Jordan 歷年來參與無數國內外工作坊,持續學習的老師有Richard Freeman和Doug Keller,其中影響最深的是近年來不斷的向加拿大具有創傷療癒背景和療癒瑜伽的師中之師的Hart Lazer學習,目前Jordan也是Hart Lazer在台北Space密集研習課程的助教,同時也固定每年回加拿大學習。

一如Jordan的多元背景,他的課程充滿啟發,智慧,挑戰和樂趣。 Jordan 的瑜珈教學融合了Ashtanga,Iyengar和西方療癒瑜伽的哲學理論,巧妙的透過瑜伽體位法,解剖學 ,肌肉動力學,創傷療癒,疼痛照護,佛理靜坐冥想等領域,尊重每一個人的獨特性、身體每個當下的獨特狀況,以創意佐智慧,引導學員跳脫問題表象,在適度的空間中,敞開、放鬆、停頓、體察、突破自我並修正慣性,以進入深具影響力的療癒瑜珈。深信「不傷害Ahimsa」的練習原則,不僅是保護學員不受傷,更是積極地以「慈悲」對待身體的需要,給予身體滋養,明辨真實的聲音。

研習認證與執照:

• 國際瑜珈療癒師們極力推崇疼痛大師Neil Pearson的Pare Care Yoga疼痛照護瑜珈證照。
 • Hart Lazer, 加拿大United Yoga Montreal 進階療癒瑜珈 300小時 RYT瑜珈聯盟師資(2018待完成)
 • Neil Pearson, Life is now 加拿大疼痛照護療癒瑜珈50CE 認證 (2016)
 • Hart Lazer, 加拿大United Yoga Montreal 療癒瑜珈 200小時 RYT瑜珈聯盟師資(2016)
 • Doug Keller, 療癒瑜珈課程 CEU70小時瑜珈聯盟繼續教育(2015/2016)
 • Hart Lazer 加拿大United Yoga Montreal 哈達瑜珈 200小時 RYT瑜珈聯盟師資(2014)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她100歲仍在跑道上衝刺 還打破百米世界紀錄

2016-10-17
高齡路跑故事跑步人物誌
Ida Keeling打破百米世界紀錄 ©KIRBY LEE-USA TODAY SPORTS/REUTERS
Ida Keeling示範做伏地挺身 ©Penn Relays

她100歲,仍在跑道上衝刺

在四月的一個晴朗的週日下午,一位現年100歲,名為伊妲·基林 (Ida Keeling) 的阿嬤繫緊她的芥末黃運動鞋,走上紐約市布朗克斯區非爾德斯頓中學 (Fieldston School) 的操場跑道。她的舉動就像任何一位上場運動的市民一樣平凡無奇。事實上,似乎沒有任何一個在看台上的人注意到她。

這可能因為觀眾們的目光都被場上的女子足球比賽所吸引。或者,也許他們只是不知道,身型嬌小、看起來一點都不起眼的基林阿嬤,其實是一位全國冠軍衛冕者。

當她起跑,基林奶奶能擁有完全屬於自己的一條跑道。從接近70歲開始比賽,她已經締造過多項田徑記錄。她目前仍然持有美國95~99歲女性60米短跑全國紀錄:29.86秒。本週末,她計劃參加在費城舉辦的賓州接力賽[1]中的100米比賽,在那裡她希望為女性建立一個超過100歲的新標準。

「你看到這麼多老人只是坐在那裡什麼也不做 - 不過,這不是我的風格,」身高僅4英尺6英寸(約140公分)、體重為83磅 (約38公斤) 的基林阿嬤說道。「歲月不饒人,但我會堅持跑下去。」

基林阿嬤過去並不是一位這麼有成就的選手。身為一個在紐約哈林區長大的小孩,當時她更喜歡騎自行車或跳繩。在九個半世紀之前,一些組織性的體育活動提供給女生上場的機會已經很少,更不用說是一個黑人女孩。當她跑步,她總是為了比賽,從來不僅僅是為了做運動。

「當時身為一個女孩,我已經跑得很快,」她說。「而且,現在我能夠跑得比其他人更快,是因為他們都慢了下來。」

當大蕭條襲來,基林奶奶不得不將她對運動的熱愛收藏到記憶中,取而代之的是一連串的洗窗和當鄰居保姆的工作。她的家人,多年來都住在她父親雜貨店後方擁擠的小空間裡,當雜貨店被迫歇業、她的父親不得不開始以推車兜售水果和蔬菜謀生,因此更壓縮她們一家人的生存空間。

「我在大蕭條時期學會了自己獨立謀生,」她說。「當沒有任何人可以幫你時,你凡事只能學著自己來。」

基林阿嬤的韌性只有隨著時間越磨越強。在她的丈夫42歲死於心臟發作後,她得擔起家計,獨力撫養他們的四個孩子。她舉家搬到了哈林區公共住宅計畫一間一房一廳的小公寓,在一家工廠擔任縫紉工作,而這些還伴隨黑人婦女在20世紀中期的美國所遭受的種種虐待和侮辱。隨著民權運動初具規模,基林女士成為一位積極的民運人士,帶著她的孩子去聆聽麥爾坎·X的演講,並登上1963年3月在黎明前發車前往華盛頓大遊行[2]的巴士。

「媽媽總是跟我們說,你寧可死得有尊嚴,而不是跪著苟活著,」她的女兒雪莉·基林說。

女兒雪莉在家中陽台帶著基林奶奶一起暖身 ©Elias Jerel Williams/New York Times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決心受到嚴苛考驗。基林女士的大兒子唐納德,在服役於海軍四海巡弋時染上了深重的毒癮,他甚至在回國後都還在為了擺脫毒癮而痛苦掙扎著。他這個壞習慣更傳給了他弟弟,也曾在軍隊服役的查爾斯。基林女士驚恐地看著朋友戲稱看上去就像超級英雄,有著桶狀胸的兩個男孩,一一瑟縮回到毒品的世界。

1978年,基林女士接到警方以電話通知她,唐納德已經被吊死。大約兩年後,電話又響了:查爾斯在街上被人以球棒毆打致死。這兩起謀殺案被懷疑與毒品有關,不過兩起事件至今都未破案。

「我一生當中承受過許多磨難,但從來沒有像這樣覺得痛苦難以承受,」基林女士回憶著,她說話的音量則越來越小。「我很遺憾沒能及時阻止這一切的發生。」

當時由於基林女士陷入了極度的憂鬱,她的健康也隨之每下愈況。她的血壓飆升、她的心臟越跳越快。她曾經堅毅不搖的母親形象變成如此絕望,這深深震撼了她的女兒。這位各式獎杯填滿她公寓房間的終身田徑運動員,決定以自己最熟悉的手段:跑步,來為母親做治療。

「這是孤注一擲,」現年64歲,曾在非爾德斯頓中學擔任田徑老師21年的雪莉·基林回憶說。「根據她當時的情緒狀況,我想我只能採取這個方法了。」

經過她女兒費了好一番功夫說哄帶騙,當時67歲的基林阿嬤,終於勉為其難地報名參加布魯克林一個五公里的路跑賽。這距離基林阿嬤上一次跑步,已經是數十年前的事了。在比賽中,母女兩人一同出發,但年輕的雪莉很快飛奔到跑者群的前面,而她的母親則遠遠落在隊伍的後方。在一個充滿懷疑的喘息後,她很欣慰地看到她的母親終於幾乎要喘不過氣地衝過終點線。

©Elias Jerel Williams/New York Times

「我的老天,當時我認為那場比賽也許永遠都不會結束了,但跑完之後我真的覺得好自由,」基林阿嬤回憶說。「後來我就丟掉了所有不好的回憶、煩心事與壓力,這應該是跑步帶給我的好處。」

於是,當大多數的同齡人都在從事靜態的瑜伽或完全放棄運動的時候,伊妲·基林便開始從事跑步,做為她的暮年生涯事業。這幾十年來,她一直在世界各地參加比賽。她經常獨自參賽,並且,她通常都是同年齡組唯一的選手。

「現在的我只有自己跟自己比賽 - 沒有其他人能和我競爭了,」她說。「這是很美妙的一件事,但感覺有點瘋狂。」

基林阿嬤說,跑步給她一種沈靜的感覺。她那強勁有力的雙臂總會敦促自己的身體向前邁進,只要她抓到跑感,步態便能一次比一次強勁。雖然近年來她患有關節炎,偶爾也需要依靠拐杖來行走,只要基林阿嬤跑起來,就跟一個健康的年輕人無異。

為了保持自己的健康,基林阿嬤堅持嚴格的飲食菜單(她說「我吃的是營養,而不是美味」)和運動計畫(她說「我得把我的每一天都充分運用」)。不久前的一個下午,雪莉帶著她的母親,在她布朗克斯區的河谷公寓陽台做了一連串訓練,包括伏地挺身、靠牆蹲、肩部推舉和來回衝刺。基林阿嬤現在獨自生活,並表示自給自足是她長壽的關鍵。

「我不會拜託任何人幫我做任何事,」她說。「我自己能夠洗衣、煮飯、燙衣服、刷身體、打掃房間、拖地和上街購物。」

談到飲食,基林阿嬤會避免任何含有防腐劑的食品,喜愛攝食新鮮穀物和農作物,加上一部份限量的肉類,她也幾乎不吃甜點。大多數的早晨,她會享用一份加了一匙魚肝油作為營養補充的早餐。儘管在日常飲食上有非常嚴謹的控制,基林阿嬤有時還是會稍稍放縱一下,喝上一小杯軒尼詩來調劑生活。

當然,有些時候基林阿嬤還是得和關節炎或憂鬱對抗。不過,「我從來沒有想走回頭路,」她說。「我是一個總是往前看的人。」

當她繼續在非爾德斯頓中學的跑道上衝刺時,一個討厭的抽筋襲上了她的右腿,讓她步態有些蹣跚了起來。有那麼一會兒,她似乎在猶豫,因為她嘆了一口深深的氣並放慢了腳步。但後來,堅強的基林阿嬤終於揮別疼痛的陰霾,她知道戰勝病痛的唯一途徑,就是跑步。

©Phil Masturzo/Akron Beacon Journal

[備註] 
1.賓州接力田徑賽 The Penn Relays (又稱作 Penn Relays Carnival),是美國歷史最悠久且最盛大的年度田徑賽事,自1895年4月21日起,由賓州大學費城分校所主辦。至2012年,該賽事已有116種競賽項目,每年吸引超過15,000名來自各級學校與社會各階層的選手來參賽,堪稱世界最大型的田徑賽。該賽事還公開對外售票,可見其規模。
賽事官網:http://www.thepennrelays.com/

2.向華盛頓進軍大遊行 (March on Washington for Jobs and Freedom):為工作和自由向華盛頓進軍,也稱「向華盛頓的偉大進軍」,發生於1963年8月28日,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一場人權政治集會,目的在於爭取非裔美國人的民權和經濟權利。集會中,馬丁·路德·金在林肯紀念堂前發表了旨在推動族際和諧的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
遊行由眾多民權、工權和宗教社團在「工作與自由」的主題下組織,估計參與者人數達到20萬(警方)至30萬(組織者)之間。觀察者估計75%至80%的參與者為黑人,其他的則屬於白人和其他族群。
這次行動促進了1964年民權法案和1965年投票權法案的通過。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