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心情不好就大吃﹖ 研究發現情緒化飲食跟「收入低」有關
1
心情不好就大吃﹖ 研究發現情緒化飲食跟「收入低」有關
2
怎麼跑才能瘦﹖ 給減重跑步新手的飲食+運動計畫
3
BLADEZ SPIKE雙合金磁控飛輪車:魔鬼藏在車子裡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心情不好就大吃﹖ 研究發現情緒化飲食跟「收入低」有關

2019-07-16
話題 飲食 瘦身 新知 減脂 飲食方式

「今天心情不好,來杯珍奶加雞排吧!」當你心情差時是不是也曾這樣狂吃高熱量食物?你有想過這種習慣竟默默揭露出你的收入高低嗎﹖根據一篇近期發表於《肥胖》期刊的研究指出,收入較低的人更容易因為心理困擾而透過情緒化飲食紓壓、導致肥胖。

心情不好就大吃﹖ 研究發現情緒化飲食跟「收入低」有關

研究﹕低社經地位者因情緒化飲食增胖風險高

這項研究於2019年2月28日發表於《Obesity》(肥胖)期刊,研究目的是社經地位較低者與肥胖密切相關的心理機制。研究團隊由利物浦大學與伊迪斯科文大學共同進行,研究者針對150名不同社經背景的英格蘭西北部民眾,透過問卷調查,瞭解他們的心理困擾、情緒化飲食和復原力程度,並以參與者的社會經濟指標(收入和教育水平)以及身體質量指數(BMI)加以分析。

結果顯示,較低的社經地位與較高的心理困擾有關;而心理困擾的增加與情緒化飲食和肥胖風險也有高度關連。換句話說,社經地位較低者較可能因為情緒化飲食而增加肥胖風險。另一方面,研究中復原力沒有跟社經地位有顯著關聯。

研究作者利物浦大學博士夏洛特·哈德曼指出,社會經濟差異影響到肥胖的原因,以往通常可歸因於﹕相較於富裕的地區,較貧困地區更容易取得低成本、熱量密度高的食物。在食物環境與肥胖之間的關聯上證據有限,但心理和情緒因素也可能發揮作用。

心理困擾的增加與情緒化飲食,和肥胖風險有高度關連

社經地位高者也會亂吃,但原因是…

同時,該研究也揭示了一個意外的發現﹕社經地位較高者與情緒化飲食也有關,但途徑跟社經地位低者不同,並非心理困擾所致。研究者指出,社經地位較高者大吃可能是因為其他與情緒不直接關聯的事,例如「無聊」、「無所事事」,但無論如何都會增加肥胖風險。 

社經地位較高者大吃可能是因為其他與情緒不直接關聯的事,例如無聊

情緒化飲食解決辦法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邱弘毅對該研究表示,社經地位是健康不平等的重要原因,主要是社經地位低者在尋求健康資源的能力較弱,其中肥胖又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他呼籲,營造健康的飲食環境,讓不同社經地位的人都能獲得健康飲食,可避免肥胖風險。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該研究顯示心理困擾與飲食行為和體重調節有關,當隨意拿食物來搪塞,甚至自暴自棄式的放任自己想吃什麼、吃多少都毫無節制,即陷入情緒化飲食。如果經常把它當成紓壓方法,容易攝取過多熱量而造成肥胖。

情緒化飲食所帶來的愉悅及滿足感,過不了多久很容易被懊惱情緒取代!葉雅馨說明,要避免這種情況,不需逼自己訂定目標、壓抑飲食,可在幾次反覆用食物紓壓後提醒自己,找一次理性看待吃下的食物是什麼?並計算其熱量,讓自己在面對食物時,立刻想到熱量與需要執行消耗的運動方式。例如吃一片300大卡的起司蛋糕,相對要快走、游泳60分鐘或站立120分鐘;透過換算,即使因情緒失控攝取很多熱量,也知道自己吃完該運動多久。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Obesity , NEUROSCIENCE NEWS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怎麼跑才能瘦﹖ 給減重跑步新手的飲食+運動計畫

2019-07-08
飲食觀念體脂肪減脂瘦身跑步知識庫跑步訓練

你想靠跑步瘦身,但跑不到2週不見效就放棄嗎﹖事實上,靠跑步減重確實沒那麼輕鬆!困難點主要在跑步消耗能量與攝入能量的掌握,決定了你會增重、減重或是維持體重,以及跑步表現的差異。以下針對為了瘦身而跑的新手跑者,一系列從訓練到飲食的規劃,助你運用跑步找回理想身材、同時愛上跑步!

怎麼跑才能瘦﹖ 給減重跑步新手的飲食+運動計畫

減重不見起色﹖ 先思考一下

首先,請將減重的路程想成一場超級馬拉松,這不是衝刺跑,你雖然期待結果,但它是緩慢而穩定地發生,而不是戲劇化地跑一場10K就大降5KG。保持著這個心態,如果你已經跑了一陣子卻不見起色,那有以下幾種方向必須思考﹕

1.  9成減輕並維持體重的人都是運動咖

國家體重控制登記處(NWCR)調查減重30磅(約13公斤)以上且維持體重至少1年者,結果他們之中90%經常運動,而他們平均每週因運動燃燒的熱量為2,600卡。

2.  飲食控制必搭配運動

在NWCR的調查研究顯示,運動咖較少發生減重後的溜溜球效應,所以,除非你想臨時減重,否則你必須兼顧飲食習慣和運動。減重時將飲食與運動結合還有另一個好處﹕當減重者只靠限制熱量但沒運動,往往身體會流失肌肉;但當飲食和運動並進,他們可以保留肌肉並減少脂肪,增肌減脂對你的體重維持有絕對幫助。

知識便利貼|溜溜球效應 Yo-yo effect

由於減肥者採取過度節食的方法,導致身體出現快速減重與迅速反彈的變化;減肥者通常起初有成功減重,但隨著之後的生活習慣無法保持體重,導致體重急速反彈。

決定你的目標體重

為了使計畫具體化,請確切知道自己的目標體重是多少,這樣你才知道該做什麼來達成。不只量體重,請測量並訂出目標體脂肪以及一些簡單的身體測量,例如運用捲尺測量腰圍、大腿圍等。

正確開啟跑步計畫

新手跑者要注意的是,請讓自己輕鬆地投入新計畫,之後再逐步增加訓練強度,才能降低傷害風險並獲得最佳減重效果。需要提醒的是,跑步是個高衝擊力活動,它甚至對較重的男女來說,是受傷風險最大的減重方法,可能比其他形式的有氧運動導致更多過度使用傷害。因此,專家建議過重的男女可以使用以下3個規則來正確開啟跑步計畫﹕

規則1﹕從健走或跑走開始

健走對下肢骨骼、肌肉和關節的壓力較跑步小,但它的壓力也足以刺激讓這些部位更強壯、更有彈性。一開始的訓練可選擇完全健走,或是慢跑混和健走;比例取決於你的身體準備好要跑步了沒﹖隨著時間,跑步的比例可慢慢增加,直到你能感到舒適地跑起來。 

規則2﹕每次練跑隔1天

骨骼、肌肉和關節需要時間來恢復與適應跑步的壓力。對大多新手跑者而言,要恢復身體組織,1天的時間太短,因此,至少前幾週的練跑日都要間隔1天。如果你希望更頻繁地運動,可在跑步日之間做散步或騎自行車等運動。

規則3﹕逐漸增加距離

在前文已不斷提醒,跑步應漸進式增加強度。你不需要1週衝一個半馬好減去5公斤,用3週來做這件事就夠了,否則肉還沒甩掉就先受傷。你的訓練可以讓距離慢慢拉長,或是強度漸漸增加(加速),但一次不要改變太多,謹守10%規則﹕這週到下一週所增加的跑步距離或時間不超過10%。例如這週練跑2公里,下週最多不跑超過2.2公里。

如果你在增加跑量或強度時遇到不適,請在跑步前後添加一些健走。

資料來源:mapmyrun

控制飲食幫助熱量赤字

減重目的是維持每日攝取卡路里不足(熱量赤字Calorie Deficit)。換句話說,你需要消耗比每天攝入更多的卡路里,有兩種眾所皆知的方法可以達成﹕少吃、多動。

理論上,跑步確實能透過增加燃燒熱量來幫助你「熱量赤字」。問題是在運動後,你是否無法控制胃口大吃大喝一頓﹖這就是所謂的「補償效應」,也成為人們靠運動減重失敗的主要原因。而每個人運動後的食慾反應不同,對別人可能影響不大,但你就是會餓到大吃。

該怎麼確保補償效應不影響達標﹖答案是﹕提高吃進食物的質量。事實上,多數人不會攝取太多卡路里,而是攝取過多的「空有熱量(empty calorie)」,也就是僅用糖、油脂或油製成,或含酒精的飲料或食物。在試著減少卡路里之前,運動營養學家Matt Fitzgerald建議先減少餅乾、白麵包或任何加工食品,用更多的蔬果、瘦蛋白來替代垃圾食物。當吃進更多高質量食物,同時切換飲食習慣,在這過程中自然會減少卡路里。 

高質量食物富含營養素、微量營養素和纖維,與低質量的加工食品相比,更容易讓人有飽足感,因此能幫助減少熱量攝取。以下高質量和低質量食品清單,案質量高低降序排列﹕

資料來源:mapmyrun

開始跑步後,努力將右側欄吃的食物降到最少,盡量多吃左欄食物。據丹麥一項研究報告,每週跑超過5公里、持續1年的新手跑者,但沒有更改飲食習慣,平均減8.4磅(約3.8公斤)體重;同時改變飲食的新手跑者則平均減掉12.3磅(約5.6公斤)。

吃進的卡路里不能過多,當然也不能太少。曾在加拿大冬季奧運中協助選手的營養師Nanci Guest指出,運動員如果長期缺乏燃料,會造成新陳代謝變慢。所以,飲食控制時,堅持每天最多減少500卡,別減太多!否則將會影響到你任何運動的表現。

資料來源/mapmyrun, 維基百科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BLADEZ SPIKE雙合金磁控飛輪車:魔鬼藏在車子裡

2016-10-06
有氧運動BLADEZ運動器材飛輪瘦身配備館

或許你會認為,只是在原地不停地踩踏飛輪車,甩油效率一定很一般。但實際上,這項健身器材更是針對快速燃脂的好幫手,而且很適合跑者做肌力與模擬爬坡時的訓練,只要45分鐘,便可以消耗500大卡,訓練心肺和肌力,同時雕塑腹部和腿部…等,到底為什麼會這麼神奇呢?

BLADEZ SPIKE雙合金磁控飛輪車

起源於美國的飛輪運動因結合影音及課程設計的多樣性,讓這項活力四射、熱情奔放的訓練成為室內有氧運動的主流之一。這項運動沒有年齡限制,尤其受到25~35歲族群的青睞,在國外飛輪運動己經發展出相當科學化的訓練方式,以確保參與者的安全性,同時能夠完全掌控運動的強度,適合所有具備運動能力的人們。
 
與其他的有氧運動一樣,飛輪運動也是在充分激活身體的運動細胞後,達到消耗能量進而減脂的目的。綜觀健身房中的各式訓練,飛輪有氧是全球公認熱量消耗最高的運動,對於心肺功能提升、下半身肌力增強、核心肌群穩定性升高也有助益,且動作簡單,透過飛輪車上的阻力旋鈕,營造各種情境變化,無論是入門或進階者都能找到適當的運動頻率。

飛輪運動對於體能的消耗很大,但在過程之中,除了基本的速度之外,其他關於轉速、卡路里、運動距離、時間 、心跳數等這些更詳盡的訊息,若也能出現於車子的電子錶儀器之上,是否對於我們在精進的過程中有著更大的幫助呢?

重視細節,感受品質

坊間購買飛輪車有不少選擇,其中BLADEZ所推出的飛輪車,在市場上一向受到好評。這個1999年在北美發跡的品牌,最早為Walmart及SEARS的健身器材製造供應商,以提供最適合終端消費者使用的健身產品,及高CP值而廣受歡迎。該集團同時也設計生產健身俱樂部的高耐用器材,並與其他知名品牌代工廠合作,銷售到西班牙、墨西哥、英國、波蘭等近65個國家。

2012年,母公司與BLADEZ Taiwan的團隊合作,當時正值飛輪健身風氣盛行,BLADEZ便引進熱賣的三台家用款式,主打高鋼性骨架及耐用車體的專屬網路限定款式,深受運動族群青睞。同年,BLADEZ開始尋找產品的合格製造商,以多年服務歐美家用終端消費者的經驗,打造更多符合亞洲市場的健身器材優質設計。
 
其團隊針對飛輪車的使用族群所在意的各項細節,不斷研究並具體完善,所推出的SPIKE雙合金磁控飛輪車,是一款擁有酷炫外型,同時在規格、造型、系列定位等綜合考量下所推出的一款居家輕商用級飛輪車,此款在設計上強調騎乘感受、品質穩定性、舒適與否,是居家進行瘦身、健身、單車訓練等相當不錯的選擇。

飛輪車的常見問題與解決對策

BLADEZ針對已使用過飛輪車的朋友廣開意見調查,普遍了解使用者的問題並對自己的產品進行研製革新。其解決方案如下:

SPIKE雙合金磁控飛輪車的解決方法:雙合金輪盤「外鋁內鐵」

首創雙合金輪盤「外鋁內鐵」,提供磁控安靜滑順度及鐵鑄輪連續阻力曲線,採用皮帶去帶動磁控阻力的安靜特性,加上20kg鑄鐵輪盤的慣性優點,騎起來不但找回了慣性帶動的自然感,也能享受超低音頻的磁控魅力。如果只是因為小心翼翼的騎才安靜滑順的話,那就失去了飛輪競速的飆汗快感,Spike讓騎乘者在高速抽車且左右晃動的騎乘下,車體保持穩固,皮帶傳動依然安靜。

BLADEZ SPIKE雙合金磁控飛輪車首創雙合金輪盤「外鋁內鐵」:提供◆磁控安靜滑順度 ◆鐵鑄輪連續阻力曲線
Spike讓騎乘者在高速抽車且左右晃動的騎乘下,車體依然表現穩固,皮帶傳動依然安靜。

 狀況   2 不夠順暢
其實飛輪車的結構跟單車很像,但有幾項重要的零件若產生了問題,時間一旦久了運轉起來就會發生品質上的落差,常見的情況有:
(1)控制阻力的部份段數變得不明顯
(2)傳動的順暢度打折
(3)踏板因為軸心偏移而發出聲響

SPIKE雙合金磁控飛輪車的解決方法

1. 渦電流阻力(Eddy current)磁控系統:針對阻力的部份加強精準度,模擬世界第一等級Keiser飛輪車的相同阻力模式,另加2顆磁石 (一般是2顆,Spike為4顆),與鋁盤產生磁通量變化,讓使用者明顯的感覺到段數分明的阻力。

渦電流阻力(Eddy current)磁控系統

2. 6溝多槽皮帶(6 PK-V-Belt)傳動:利用專業級的6溝皮帶做為傳動方式,特點就是非常安靜且滑順,且用於高速騎乘時不打滑,確保傳動的順暢品質,耐久、穩定性高,並且幾乎不必維護。

6溝多槽皮帶(6 PK-V-Belt)做為傳動方式

3. 三段式曲柄(3 piece crank sets)結合鉻鉬鋼五通傳動軸:踏板發出聲響大多出於曲柄的軸心偏移,或者是曲柄連接踏板的五通零件損壞,選用不易偏移軸心的三段式結構,搭配高強度的核心BB鉻鉬鋼五通零件,確保踩踏的穩定性。

※鉻鉬鋼(chrome-molybdenum steel):經過鍛造,空冷,退火,淬火,油冷,回火,急冷等程序所打造出具備高強度的鐵合金核心零件。

三段式曲柄(3 piece crank sets)三段式結構結合鉻鉬鋼五通傳動軸,確保踩踏的穩定性。

 狀況   3 椅墊過硬
常有使用者詢問座椅上可否添加軟墊,原因是飛輪車的座椅幾乎都很硬,尤其是在加快踩踏結束後,臀部都有挫傷的感覺。在不影響外觀造型下,椅墊的設計是否可以加厚,讓乘坐的體感提高一些?

SPIKE雙合金磁控飛輪車的解決方法:高支撐Air+氣囊型座墊

首創高支撐Air+氣囊型座墊,讓騎乘者可依所需的氣墊飽和度調整(充氣or洩氣) ,解決因坐太久而腿麻中斷騎乘的冏況,舒適性大幅提升。

SPIKE雙合金磁控飛輪車的細部介紹

飛輪車造型大同小異,所謂惡魔藏在細節中,就讓我們來看看SPIKE的細部結構,了解其選用的材質及與其他飛輪車不同的地方:

1. 把手/頭管:通常一般飛輪車把手為翻膜方式製作,所以容易有密度不勻或是滑軌不順等問題,BLADEZ將整隻PVC表層把手浸塑,這是與目前市面iPhone及HTC手機殼相同製程的金屬切割 (金屬車修方式) 製程技術。

整隻PVC表層把手浸塑

2. 電子錶/托架:電子錶與把手為一體式,外覆透明壓克力,確保不被汗水侵蝕,並能保持歷久如新;其功能有:即時時速表(km/h)、每分鐘轉速(rpm) 、卡路里(cal) 、運動距離(dist、)時間(time) 、心跳數(需另行配戴心跳帶)等等,一體式的托架上也能安穩的置放智慧手機或平板。

電子錶與把手一體式

3. 座椅/座管:BLADEZ首創氣囊型座墊,解決因坐太久導致腿麻而中斷騎乘的冏況,舒適性大提升。

BLADEZ首創氣囊型座墊

4. L型調整把:把手及座管將傳統的調整旋鈕改為L型調整式快拆,力臂加長讓使用者更方便調整。

5. 剎車/阻力鈕:剎車及阻力鈕一體式,最簡單好用的飛輪車控制結構,一次上手。

6. 飛輪防護蓋:防止汗水滴入輪盤造成侵蝕,亦能避免夾手的危險。

7. 踏板:BLADEZ SPIKE飛輪車踏板選用台灣知名廠商VP品牌 (VP components)SPD兩用踏板,屬MTB / SPINNING用,一邊為一般運動鞋穿戴式狗嘴套,另一邊則是Shimano品牌專業訓練卡踏鞋底座。

8. 搬運輪:移動Spike飛輪車,只需將頭管把手下壓,後方腳管即翹起,整台車靠這兩個搬運輪就能輕鬆移動,即便瘦小的女性朋友都能輕易做到。

科技日新月異,每分每秒都在進步,除了因應潮流外,每個品牌或是廠商都希望提供日新又新的優良產品,促進產品消費者採購並迎接更好的生活品質。選擇一台好的運動器材也是一樣,對於我們的生活或是運動表現一定能有更好的提升,此外也能提高身體的彈性、柔韌性及反應速度,並且使精力更加旺盛,心情更愉悅,將不好的情緒完全釋放出來。

BLADEZ SPIKE雙合金磁控飛輪車在材質、品質、操控性能、簡便上手的綜合評量都達到一定的水準,再配上CP值超高的售價,是家用飛輪車的第一台聰明選擇!

BLADEZ SPIKE雙合金磁控飛輪車​
機身尺寸 長104*寬65*高130公分
機身重量 46.5KG
最高限重 120KG
顏色 車體消光黑,藍色貼紙
飛輪盤材質 雙合金(外鋁內鐵)
飛輪盤重量 雙合金飛輪部分共 15.8KG
鐵重:14.2kgs (不含輪軸)
鋁重:1.6kgs
傳動方式 皮帶(採用6溝槽防打滑皮帶)
電子錶資訊 即時時速表(km/h)、每分鐘轉速(rpm)、卡路里(cal)、運動距離(dist)、運動時間(time)、心跳數(p,需另行配戴心跳帶)
 
產地 台灣
產品安裝 有
原廠保固 全機台 2 年
建議售價 29800元

產品購買方式,請洽:BLADEZ​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