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女性們,妳們是否每當「好朋友」來時,總有幾天會讓感到非常不舒服,甚至痛到在床上打滾、心情煩躁,無法如常的生活和行動,甚至連帶影響工作和生活?其實,這跟平常生活習慣有關。
相信很多女孩都有這樣的經驗吧?「生理期」,這三個字對於某些人來說簡直就是揮不去的夢魘,讓女生們痛不欲生。這可怕的經痛到底是何方神聖呢?生理痛是子宮發出的第一個警訊,可能代表著嚴重的婦科危機,許多女生都採用忍耐的方式,覺得每個月就忍這麼幾天沒關係,一直到身體進行大反撲才去就醫,這時候往往都已經耽誤了治療的黃金時機,造成身體的嚴重耗損,然而基本上,經痛可以被歸納為「原發性經痛」及「次發性經痛」兩種類型。前者是指身體沒有器質上的因素,而是先天的體質導致,人體的子宮內膜會分泌一種發炎物質叫做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導致子宮肌肉強烈收縮而引發的疼痛感,有些還會伴隨噁心、嘔吐、頭痛、下背痛、腹瀉等症狀。而「次發性經痛」又稱之為「繼發性痛經」,則大多與婦女疾病有關,像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子宮肌瘤、骨盆腔發炎等所導致的經痛,年紀越長的女性,引發這種經痛的機率就越高。
根據統計,台灣女生完全沒有經痛症狀者,居然只有7%,經痛雖然對許多女生來說是家常便飯,但也不能就習慣性忍忍,想說撐過去就好!當妳發現疼痛感突然每個月加劇,或是已經嚴重經痛一段時間,抑或是本來不痛,但突然就疼痛,導致不得不服用3~4天的止痛藥,這就很有可能是「繼發性痛經」惹的禍。建議女生們還是要盡早就醫,前往婦產科做詳細的檢查,這才是上上策。
本來就具有容易痛經體質的女生,如果處在強大的生活壓力下,或是平常因為愛喝冷飲、愛翹腳,或因身體受寒引起的血液循環不順,這些都會更加重病情和痛經症狀。除了醫療上的藥物治療,平常可多做一些緩和運動的按摩,促進血液循環,日常飲食上更是要多加注意。生理期期間,身體大量流失經血和營養素,通常會缺乏鐵質和血紅素,女生的體質也會變得較虛弱、抵抗力差、臉色蒼白,這段時期由於荷爾蒙變化,此時皮膚、頭髮狀況,甚至是情緒也是處於不穩定狀態,整個人經常看起來無精打采,這時候補充鐵質、鈣質等很重要。如果想改善經痛,除了改善生活習慣外,也可以透過飲食方面改善。但是,到底要吃哪種食物才能擺脫或是緩解惱人的經痛?
1. 小魚乾:記得多補充鈣質 鈣質可以幫助肌肉放鬆、穩定情緒,如果血鈣不足時很容易加重子宮收縮,引起經痛。鈣質的攝取也因此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鈣質可從許多天然食物來獲取,像是牛奶、乳製品、甘藍菜、花椰菜、小魚乾、牡蠣、蛋黃、黑芝麻等,都是補充鈣很棒的食物來源。
2. 核桃:獲得Omega-3脂肪酸 Omega-3脂肪酸是一種人體必需的脂肪酸,主要能維持大腦及神經系統正常運轉,還能調節發炎及免疫反應。經痛大部分與前列腺素的作用有關,而Omega-3脂肪酸正好可以減少造成經痛的前列腺素產生,具有抗發炎的作用。 鮪魚、鮭魚、秋刀魚、鯖魚等深海魚類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對於緩解經痛有一定的幫助。當然這不是唯一的 Omega-3 脂肪酸的來源,女孩們也可以從核桃、芥花油、亞麻仁油等植物來源獲得哦!
3. 深綠色蔬菜:「鎂」可以穩定情緒 鎂能抑制神經興奮、穩定情緒,並減少焦慮,才不會讓女孩們在經期時情緒大起大落。最重要的是,鎂離子與鈣質一起,可以幫助肌肉放鬆、減緩子宮經孿。 富含鎂的食物有杏仁、腰果、南瓜子、黃豆、黑豆、全穀類、深綠色蔬菜 等,大部分以植物來源為主。
4. 番茄:含抗氧化營養素 多吃具有抗氧化、抗發炎特性的維生素對身體有一定的舒緩作用。這些營養素除了能有效消除自由基,降低身體氧化壓力,還能減緩發炎的症狀。
切記,女生生理期前後都要少食用誤擊性的食物,像是辣椒、冰品、冷飲等。此外,生理期期間多熱敷能放鬆腹部肌肉,溫暖子宮環境,進而改善經痛。
資料來源/ETtoday
責任編輯/妞妞
蜂鳴式呼吸法Bhramari pranayama的名字取自黑色印度蜜蜂Bhramari。 蜂鳴式呼吸法可以立即鎮定心緒,它是最好的呼吸練習之一,用來釋放躁動,沮喪或焦慮,並在很大程度上擺脫憤怒。 這種簡單的技術,它可以在任何地方練習,不論在工作或家庭中減輕壓力的即時選擇。這種調息中的呼氣類似於蜜蜂的典型嗡嗡聲,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它如此命名,所以又命名為蜜蜂呼吸法,它使用的技巧與勝利呼吸法類似,但手勢不同。蜂鳴式呼吸法還有助於強化呼吸系統,在季節交替時有很大的幫助。
蜜蜂呼吸法好處
資料來源/The Art Of Living、《慢慢做到位的深層瑜伽》
責任編輯/妞妞
現在在許多運動員的身上,可以看見他們貼上各種顏色的肌貼,這些肌貼的位置也為因為不同的運動方式有所不同,像是跑者多半貼在膝蓋或是腳踝上,部分的跑者也會貼在像是肩膀或是背上,因為肌貼對於運動員來說是很有幫助的一項工具。
雖然肌貼有很多顏色的變化,也可以拿來當作運動時的裝飾,可是他最主要的功能還是,利用延伸肌貼所產生的拉力,幫助牽引皮膚與肌肉的走向,增加組織液的流動,增加代謝,以減緩疼痛以及利用拉力,幫助支撐身體肌肉、放鬆肌肉與矯正姿勢的功能,並幫助你在受傷復原時,可以維持肌肉、韌帶與肌腱,讓你依然可以活動。
肌貼有著輕量、舒適以及可以應付各式類型受傷的功用,無論你是下背痛、膝蓋痛、脛骨疼痛、腕隧道症候群或是網球肘等等都可以使用。單單的一條肌貼,只要在正確的狀況下使用,可以為肌柔提供支撐、紓解疼痛以及保持你身體的靈活性,而這也其他的復健器材所無法達到的效果。
有些人會認為說,如果使用壓力護脛或是臂套,也可以有相同的效果,可是肌貼最大的優點還是在於它可以依照不同部位,而有不同的使用方式,而肌貼更是直接附著皮膚上面,所以可以完全服貼於疼痛部位,這樣的優點是壓力護脛或是臂套所無法達到的。
近來市面上出現越來越多的肌貼產品,也越來越多人開始使用,一般來說肌貼因材質不同分為兩種:棉質肌貼與專業型肌貼。
棉質肌貼:一般最常見的肌貼,主要由棉質所製成,使用期限較短,大約一到三天就得更換。
專業型肌貼:專業型的肌貼在製作上採用複合式的材料,因此可以提高使用時間,大約可以使用三至七天。
另外在於肌貼的選擇上,也得因為自身的狀況以及環境來做選擇,像是皮膚的狀況,以及運動環境的狀況來做選擇,將這些因素都考慮進去之後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肌貼。
而肌貼的使用必須配合正確使用方式,在使用前最重要的是,拉一拉你的肌貼,讓他能夠正常的伸展以確保之後能完整的伏貼在皮膚上,接著仔細的清潔需要貼上的部位,任何油脂與乳液可能造成肌貼的服帖度不夠完整,如果再貼上的部位有著比較多毛髮的話,建議也是先將這些毛髮去除掉。最後如果是要在運動之前貼的話,切記在運動前一小時就要貼上,才會有最好的效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