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神級越野跑者鏑木毅來台4天進行越野跑集訓,並應The North Face品牌之邀,與台灣越野好手台灣越野跑好手、TNF100專業教練團黃崇華、劉治昀、陳仲仁、江晏慶以及雷理莎進行台日越野跑者交流。鏑木毅因創辦世界級賽事UTMF環富士山超級越野賽而聞名,更曾在全球越野跑界最具影響力的賽事「UTMB環白朗峰超級越野耐力賽」榮獲季軍,今年他將以50歲之姿六度挑戰UTMB。是什麼力量讓他不受年齡限制、50歲仍勇敢追夢﹖在這篇文章中,大神鏑木毅的不藏私分享。
鏑木毅1968年生於日本群馬縣,學生時代是田徑隊成員,然而大學時期因受傷而離開田徑隊。畢業後,他考上人人羨慕的公務員,在群馬縣政府工作,這時期工作、跑步兩頭忙,讓他延宕到28歲才參加第一場越野賽,並在初試啼聲就意外獲得勝利。之後幾年,他的榮獲包括山田昇紀念盃七連霸、2005年稱霸日本三大賽事(日本山岳耐力賽、富士登山競走、北丹澤12小時山岳耐力賽)、TNF100北京國際越野跑挑戰賽冠軍、美國超馬西部100英里耐力賽亞軍…等,戰績輝煌,更曾歷經5屆UTMB環白朗峰超級越野耐力賽(其中2009年跑出最佳成績第三名)。
現年50歲的鏑木毅對著現場觀眾與攝影鏡頭講起話來,仍帶有禮貌謙遜的靦腆感。他坦言﹕「我不是一個喜歡跟人競爭的人,小時候甚至常被人欺負、考試也不好,人生的前半段經歷很多挫敗,更在大學時代離開了自己喜歡的田徑。」然而,小時候的挫敗反而轉化成往後的能量!鏑木毅說﹕「雖然我在短距離競賽中跑不快,可能連前幾名都進不了,但在UTMB這種超過100公里的賽事能獲得第三名的肯定,主因不是腳步快,而是過去的挫敗成為我現在的能量,是挫敗支持我一步步往前。」
鏑木毅從2007年正式參加國外賽事後就深深著迷,更在2009年4月後辭掉公務員工作,專心成為職業跑者。在此之前都一邊工作一邊練跑的他表示,當時每天只有工作、跑步、睡覺,時間被分割地非常細,但如果問為什麼工作這麼累卻不斷想參賽﹖他的答案是:「是夢想推動著我、支持著我」。
當初為何決定成為職業跑者﹖鏑木毅心中動念原因是「希望能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想要率直地活著」。他相信,人不管幾歲都應該有夢,夢想不會被年齡阻斷!或許很多旁觀者會認為他活到50歲了,為什麼要苦毒自己、忍著訓練造成的傷害也堅持練跑﹖鏑木毅強調「因為這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快樂最重要!」他透過持續跑步,在美麗的山道中獲得體能和各方面重新恢復的力量,正因為這療癒的過程,能讓他在原野中忘記工作、家庭、人際關係上的煩憂,同時能挑戰自己的極限,他認為在做這件自己喜歡的事時,其實是人生一大享受。
鏑木毅也指出﹕「雖然身為職業跑者若沒達到一定成績,會有贊助品牌帶來的壓力,但在我參加過30多國賽事,跑步過程我都不會去想要得第幾名,反而是享受當地山區的美。賽事對我來說是另類的旅行,沉浸在當中非常喜樂。」
「UTMB環白朗峰超級越野耐力賽」是全球最頂級極限的越野跑賽事,賽道穿過法國、瑞士和義大利三國,環繞白朗峰整整一周,總長度168公里,累計海拔高差9,600+公尺。鏑木毅從2007年第一次參加UTMB(當時成績第12名)就愛上國際越野賽,並在2009年榮獲UTMB季軍後,把再次參加UTMB當成是50歲夢想目標,這期間更5度參與同一賽事。
「長距離賽是內心足夠強大的人才能勝出,越野跑本身能帶給我的,是不斷地超越自己!」鏑木毅表示,所謂挑戰成功的定義,不僅是比賽結果,而是追求的努力過程。以他目前的體能無法和年輕人爭奪冠軍,但仍不斷想追求更好的自己,即使因為年齡和體能不一定能夠達到以前的高度,但即便不爭奪第一名,也同樣能在這條賽道上享受與大家共同的經歷、一起感受越野跑帶來的樂趣。
鏑木毅身為一名亞洲人,當他見識到國際級賽事後,希望亞洲越野跑的能見度能在其發源地歐洲提升,於是創辦了「UTMF環富士山超級越野賽」,主要是希望把類似UTMB的活動辦在世界著名的富士山,讓全世界越野跑者認識富士山的另一種美。
而今年將第六度挑戰UTMB的鏑木毅,特地安排來台4天進行越野跑集訓。訓練路線從北台灣啟程,穿過曲折蜿蜒的山路到棲蘭神木區群,再到五峰旗的南湖北山;之後從畢祿羊頭縱走、清境到武嶺,再攻奇萊南峰與南華山,沿途都是台灣絕美風光。亞洲國家這麼多,為何鏑木毅特選來台進行集訓第一站﹖他表示,除著獨特極美的自然環境,相比日本超過3,000公尺高山只有十餘座,台灣則有70%面積是高山,不到3.6萬平方公里上分佈超過268座海拔超過3,000公尺高峰,地形和地貌多樣性特殊,具有絕佳的天然環境優勢發展越野跑活動。
鏑木毅更進一步大讚「台灣的自然環境是越野賽事的瑰寶」,雖然台灣的越野跑賽事近三、四年才開始起飛,但他認為,台灣舉辦國際越野賽事的可能性非常高,且條件不亞於其他國家。他更進一步舉例,日本在10年前發展越野跑活動,從剛開始的一、兩萬,到目前約有30萬越野跑愛好者,而台灣或許會成為超越日本越野跑人口的國家。
資料來源/The North Face
採訪撰稿/Dama
攝影/Moose
女性跑者和男性跑者在很多方面都不相同。包含習慣、裝備到心理狀態…等,尤其是裝備的部份,女孩總希望能美美的進入終點或是在途中拍照給人家一種很陽光的感覺,既然如此,那就一起來看看女性跑者的必備裝備吧!
男性跑者和女性跑者需要的裝備大多數是相同的:上衣、短褲、非棉質的襪子和一雙好的跑鞋。但從生理上說,女性還需要一件額外的裝備「運動內衣」。它和跑鞋一樣,都需要試穿後才知道適不適合自己。
年齡、罩杯大小、乳房重量、身長和背部的形狀都是內衣是否合身的影響因素。你可以去一家專業的體育用品店,拿幾件不同大小和風格的運動內衣到更衣室好好試穿、感受一下。
以下是運動內衣不合適的3個跡象:
運動內衣屬於消耗品,所以關於更換運動內衣時間,至少每6-12個月更換一次,因為運動內衣內氨綸的彈性下降會使它們的支撐下降。
此外,你可能會穿著棉質T-Shirt和短褲以及尼龍製的運動內衣去跑步。但需要注意的是,棉花會吸汗,這樣會與皮膚產生摩擦,而摩擦會導致擦傷,即使內衣本身非常合身,也可能導致一些非常敏感的部位擦傷。
許多品牌過去一向是用男性跑鞋的縮小版或粉紅版來賣給女性跑者。但在20世紀80年代,這種情況開始發生變化,現在的女性跑鞋也是貼合女性的腳型而設計製作的。
女性跑鞋通常鞋跟更窄、前掌更寬,這樣能減少刺激甲溝炎形成。女性跑鞋往往也擁有更深的鞋底彎曲凹槽,這樣能使跑鞋彎曲更自如,因為女性體重較輕,同時也無法用更大的力量來彎曲鞋子。在某些品牌中,鞋裡的鞋墊可能會更軟或更薄。總之,在說到跑鞋時,舒適還是第一位的。如同運動內衣一樣,多試幾雙,在試的過程之中,最好慢跑看看,讓你的腳來決定要哪雙。
除了女性的跑鞋之外:一些像補給背包、遮陽帽和太陽眼鏡也都是符合我們身形大小的尺寸較小版。另外,儘管幾乎所有跑步褲和短褲都有內置的內褲,但是有許多運動用品公司仍還一直在製作女性的貼身短內褲和丁字褲。雖然是否購買跑步內褲是個人偏好,但他們確實為女生的私處提供了第二防風層。
當然,市面上還有大量面向女性銷售的其它跑步用品:寬邊遮陽帽(hat)、唇膏、防摩擦膏、髮帶、襪子、手套、頭帶和其它傳統女性化色彩的物品,有時甚至還閃閃發光。如果你正在考慮買女性產品,那首先要問問自己:這是在功能性方面專門為我製作的嗎?適合我嗎?齊全不如實用,千萬不要因為流行而亂出手。
市面上還有很多產品都會印著各種像是不流汗很閃亮或女孩力量等鼓勵口號的衣服或帽子,這些也都可以幫助你在跑步時享受穿著它們的樂趣。
台灣超馬好手陳彥博今年目標是挑戰四大極地超馬賽總冠軍,世界四大極地超級馬拉松巡迴賽是以中國戈壁沙漠、埃及撒哈拉沙漠、智利阿他加馬沙漠,以及南極洲等四個險惡地區為舞台,都是進行七天六夜兩百五十公里的長跑賽事。他在五月份首站撒哈拉拿下第二名、六月第二站中國戈壁沙漠獲得第五名,10/2於南美洲智利,挑戰250公里的高原沙漠馬拉松,經過7天6夜的奮戰在10/9賽擊敗逾百位參賽者,勇奪冠軍。此場比賽總共有來自40個國家,131位好手參賽,這是全球四大極地馬拉松賽的第三站。
Atacama阿他加馬沙漠當地慢台灣11個小時,光是時差就相當難調整。賽事的氣溫約在-1度到35度不等,其空氣相當乾燥;由於沙漠東部的安地斯山脈阻擋了來自大西洋的濕潤水氣,雖然阿他加馬地處海傍,但該帶水域地區常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盛行下沉的離岸風,加之西邊的太平洋由於秘魯涼流的經過,下層水氣易凝結成雲或者霧,但難以成雨,這些因素的綜合導致阿他加馬沙漠成為世界上最為乾燥的地方,其年平均降雨量小於0.1毫米,有統計更指,1570年至1998年長達400多年時間幾乎未曾下雨!
這尤其在智利北部安托法加斯塔大區已廢棄的城鎮永蓋鎮周邊的地區。比起死亡谷早1500萬年形成的阿他加馬沙漠,其每年平均降雨量只有15公釐,相比於美國加州死亡谷每年66英寸的降雨量,只有死亡谷的1%,如同在火星上跑步。
在這樣惡劣的地理環就與氣候之下,陳彥博必須花七天六夜的時間完成這250公里不可能的挑戰,平均每日需約跑30-45公里不等,才有機會在7天內完賽。所以在開賽前,他已經提前一個星期的時間來到智利做適應。經驗老到的他,在適應期間的狀況都相當良好,即便知道有與他實力相當的選手前來參賽,彥博依然保持鎮定,專注在適應及準備之上。彥博表示:這場賽事勝負關鍵在於;海拔高度的適應能力以及血氧的表現、下肢肌耐力、越野地形的技巧、氣候環境的掌握,接著就要看戰術策略以及臨場表現。
雖然心理壓力相當大,但曾拿過好成績,也重重摔過的他總是告訴自己:「撐下去!我們的基因都有著不服輸的力量,哪怕是一點點機會,我都想,我都想拼下去!」帶著這樣的拚勁以及24號的幸運號碼布,陳彥博於智利時間 10/2早上8:00開始了250公里的賽程,36.4公里的賽道、海拔3,206公尺至Stage2海拔2,629公尺。總上升245M,下降973M。
第一天賽道經過峽谷、連續起伏山丘和遼闊的沙漠地形,並通過充滿岩石壁畫的印加貿易古道。最終以4小時16分07秒完成36.4公里賽程,暫第四排名。當下的他已經開始懷疑自己,非常的沮喪,「不可能!我不可能落後這麼多!是訓練不夠嗎?!」
冷靜、思考、專注過後,經過一夜的休息,彥博感冒狀況好轉,第二天的44.1公里路程急起直追,賽道地形從沙丘到巨石峽谷,須涉水穿過2~3條零下低溫、非常冰冷的溪流(彥博強調…是極冷),水深及膝上,並通過古道和隧道。總爬升243M,下降535M。
為了追回領先名次,彥博在檢查點減少休息時間,從CP1(第一檢查點)到CP2追過3名選手。此時領先集團的6位男選手同時並進,彥博告訴自己一定要超越他們,後面的20公里沒有停下來補給和休息,一路持續加速到最後,在均高海拔2500公尺的環境下,非常非常辛苦。
彥博說:「昨天的身體不適和成績不理想多少影響心情,但是他必須擊碎心中的大石頭才能去突破自己,而大石頭就是負面情緒,調整好自己心態轉換動力繼續往前。」
第二天最終以5小時17分鐘 - 第一名領先抵達Camp3終點。
250公里7日賽進入第3天,其賽道為39公里,累積總里程將達到120公里。質極度粉碎、表面鹽質脆乾且空心,就像冷凍的花椰菜“frozen broccoli”一樣,腳一踩下去是會塌陷的,難以著力也無任何踩踏反饋,非常難跑,還有許多高高低低的斜陡沙丘,一路上很吃腳力,喻為如火星地表的環境下,下肢力量的運用技巧對選手來說是一大考驗。彥博說:「昨日半夜睡在帳篷內非常地冷,凌晨三點我被冷醒、難以入眠且睡墊還開始漏氣,沒有體脂肪的我睡得相當疼痛,沒有一天能夠入睡,幾乎都是淺眠或是被冷醒,一天比一天還要劇烈疲憊。」
第三天的比賽很困難,剛開始的25公里,6位男選手集團式前進,想要超越我取得好位置。起跑時覺得很疲累,前兩天的乳酸累積和睡眠不足,讓我一開始速度拉不開…但他咬緊牙告訴自己堅持信念,一步一步跑起來,和德國選手Ben一起前進,到了25公里處和前方集團選手會合,開始多位選手的拉鋸戰,每個人都想取得領先。」最後4.9公里彥博發動攻勢,急起直追其他選手,以4小時40分完成最艱難的路程再度以第一位回到終點。
經過三天的奮戰突破重圍,第四天的地形難度相當,且長度更長一些。起跑地形從火山群開始,下切陡坡沙丘到灌木林溪流山谷,然後通過沙漠森林,選手必須在茂密的尖銳樹枝叢中穿梭,接著到達鹽質沙礫地形,12公里的空曠鹽砂地表,沒有遮蔽的路段下,此處高溫幾乎達到40℃,極度乾燥。
為了備戰第五天的Long Day,前面20公里經過連續高高低低的沙丘,彥博持續用較慢的速度在跑。其他選手注意到他的策略,試圖想要追趕他、追上名次。一開始他和德國選手Ben暫居11、12名位置,後面的路程,他們兩人應用戰略交替領跑,直到30公里處達到領先位置,排序前2、3名。
彥博表示:第五天跑得很辛苦,腿開始感到痠痛,尤其後面CP3(第三檢查點)到CP4的路段,有岩石、沙地礫石,鹽質的碎石掉到我鞋子裡,踩起來非常非常地痛,加上後面14公里很熱,氣溫很高,北愛爾蘭選手Neill進全力衝刺向終點,這樣的競爭也加重了彥博的壓力,對於明天的一決排名競賽日,他有信心能突破重圍嗎?
第六天的Long Day 73.3公里,不負眾望的陳彥博以8小時53分08秒完成。過程中前24公里兩個檢查站,彥博保持穩定速度前進,並未第一進站,後續穩紮穩打追回排序。最終於智利時間下午5點半以第一名抵達Camp6終點,較第二名北愛爾蘭Neill選手快20分鐘。此時的彥博已經相當疲累,即便準備了大1.5號的越野跑鞋,腳趾與大拇指指甲的血泡已很難穿下,但他表示仍會全力完成比賽,用盡洪荒之力去跑完最後的10公里。
在這幾天的過程之中,每每當他想要倒下時,他總會握緊拳頭鼓勵自己;撐下去,再撐一下吧…拜託一定要撐過去,如果在這裡倒下,就沒有任何機會了,戈壁的熱都撐過了,這算什麼!加拿大700km都撐過了,我辦的到的!
帶著這樣的堅持與毅力,最後一天,彥博開始發瘋的拔腿狂奔,忘了疼痛,忘了痛苦,不斷以每公里4-5分速衝刺著,大口呼吸著,在2400m的高原衝刺呼吸著,告訴自己:只要有一絲機會,都應該要全力以赴。
就這樣他一路追過了2-3名的選手,接下來,就只剩第一名的Neill了,奔馳了8公里,經過了最後一個CP7檢查站,此時的他,大腿、阿基里斯腱、肩膀,已經痛到快炸裂,嘴唇也乾裂,開始有點高山症頭痛的現象,但彥博不管這一樣,一心只想撐到終點。
前前後後開始最後的互相衝刺與較量,直到最後的5km,他開始將距離與其他選手拉開,像是沒命的不斷衝刺,每一步推蹬,腳下每一顆細沙、每一個石頭,都是如此熟悉,右轉過了己的大岩石與沙丘後,前方出現了終點線!
圖片與資訊來源:陳彥博 Tommy Chen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