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牆期(hitting the wall)又被稱為高原期,這是一個無論健身新手或老手,在健身重訓的旅程中無法避免的問題,如果你不知道該如何繞過這個關卡,那你就會覺得自己陷入一種無法突破的困境,輕微一點人的就是漸漸的減少訓練的熱情;嚴重一點的人就有可能會直接放棄訓練,直接墮落下去,只因為你無法打敗這個令人痛恨的魔王關卡。因此,當你遇到撞牆期時,千萬不要這麼快的放棄健身,你只需要注意下列這六個步驟,就能再次點燃肌肉成長的熱情!
試想一下!當我們開始進入健身房開始接觸重訓時,通常肌肉與體能的進步都是用飛的成長,這是因為我們本身的肌肉就存在這這些能力,再加上身體的適應力與姿勢調整,當然,在肌力的發揮上每個人的起跑點都會有些許的差異,這正是先天基因所造成的問題;例如有的人天生神力,不用經過苦練他的肌肉就比別人有力,只要再透過正確的訓練技巧與動作調整過後,就會將潛能發揮出來。如果你先天的基因不好也別氣餒,我們同樣可以透過後天的努力追上他們,就猶如龜兔賽跑的故事一樣。
但不管你是否是天生神力或是後天努力型的人,無論做什麼運動訓練總有一天會停下來,雖然,訓練的狀態會有上有下,但總結都只是在原地徘徊的情況甚至於完全停滯,這時後別懷疑!你已經遇到撞牆期了。
因為,因為我們人體的能力不是永無極限的發揮,雖然,它會透過一些外在的因素,例如訓練動作姿勢的矯正或重量強度的調整而有所成長及進步,但這個能力只要越接近你的極限,進步的速度就會越慢,另外,隨著我們訓練強度和重量的增加,訓練姿勢的缺失就會慢慢的浮現,借力或代償的狀況也會越來越多,久而久之只要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會造成嚴重的運動傷害。另外,還有身體已經適應訓練強度或是過度訓練身體來不及恢復等狀況,都有可能會造成撞牆期的問題。
想要解決撞牆期的問題,你可以透過下列這六個步驟,重新點燃肌肉的刺激度。
如果你已經遵循一套訓練菜單超過12週的時間,則可能是時候要進行調整了。首先你的訓練課表內應該要採取複合式(多關節)以及孤立式(單關節)的混和型運動,這樣才能讓肌肉兼顧完整的訓練。另外,如果你正有要減脂或增肌的需求,則可能還需要加入間歇訓練或有氧訓練,這樣才能確保肌肉的完整發育,重點就是要運用各種運動從各方面訓練你的肌肉。
俗話說:三分練七分吃!因此,肌肉的成長除了訓練之外,飲食內容及營養素也是一大關鍵。如果你在肌肉的成長出現了問題,則可能要檢查一下飲食是否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過少,但如果是為了能減少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份量就必需要降低。關於這點,你也可以嘗試一些新的飲食方式,例如低醣飲食或間歇性飲食等方法,但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的飲食是否正確,建議你尋求專業人士。
有許多的人都會將注意力放置在訓練強度或訓練課表上,卻忽略了要讓肌肉成長休息也是重要的一環,這些人基本上都不太願意讓肌肉休息,有的人甚至一週練七天,但你必需要知道肌肉在訓練的過程中會經歷撕裂受損的過程,因此,必需要透過適當的休息才能讓肌肉成長。如果你訓練後有兩天以上肌肉都感受到痠痛,那你就應該要考慮一週練五天休息兩天的訓練模式。
我們的肌肉組織有著很快速的適應能力,因此,千萬不要使用單一種的訓練方式或角度,你可以嘗試採用5X5訓練、上升金字塔訓練、EMOM訓練或是加壓訓練法等等,重點就是不要讓肌肉太長時間進入舒適圈,健身教主阿諾最喜歡讓肌肉產生混亂的感覺,這也是他十分推薦的訓練方式。同時,你也可以透過一些健身輔助器材來進行更進階的訓練動作。
運動補給品雖然不是絕對必需,但對於透過不同的補充品增加肌肉能力與恢復效率,確實會有一定的幫助,同時,補給品也有分為訓練前或訓練後使用,能讓你為訓練前做好準備以及訓練後做好恢復的效果。這邊要再次強調,千萬不要過度的依賴這些補充品,並同時確保正確的食物營養來源。
增加或增強肌肉量這件事,絕對不可能一夕之間就發生;即使你規律的訓練、休息以及正確的飲食計劃,都需要一些時間才有可能發生,當然,這也會取決於你原本的遺傳基因。還有一點要特別注意,當你的肌肉量越多的時候,就會越難再快速的增加肌肉量;同理,當你的體脂肪越低就越難短時間再次的降低,這些正如同許多有經驗的教練所說的,忍耐是一種美德也是每個健身人必須要有的功課。
資料參考/generationiron、mensjournal
責任編輯/David
你認為健美比賽在不使用黑魔法的狀態之下,台灣人是否能與外國選手在舞臺上一較高下?在今年11月剛獲得WNBF自然健體職業組世界冠軍的Zack,用一個冠軍獎牌向我們證明了國外的月亮不見得比較圓,只要你願意相信自己就有機會超越他們!Zack這次所獲得的冠軍獎牌,是由一個嚴格執行測謊以及藥檢成立的世界自然健美協會(WNBF)所舉辦的年度職業賽事,這場賽事匯集了世界25個國家超過280位健美好手於美國洛杉磯同台較量,而他為何能在許多的外國選手中脫穎而出呢?
【延伸閱讀】你不能不知的WNBF國際自然健美賽事在台灣
甫獲得WNBF自然健體職業組世界冠軍的Zack,在高中時跟我們一般的男孩一樣喜歡打籃球,然而,身高超過180公分的他原本以為憑藉著高度就能在球場稱霸,但這樣的優勢卻在實際上場時讓他吃了許多的敗仗,原因沒有別的「一切只能怪自己太瘦弱!」Zack這樣的跟我們說著。在經過一連串球場上的失敗過程,他開始找尋要如何讓自己變的更強壯的方式。Zack表示,一開始我沒有什麼重量訓練的觀念,只在網路上搜尋「該怎麼變壯」的方法,因此,我在高中時期就採用一些徒手訓練,讓自己身體變得比較強壯,但也只限於讓身材稍稍的做出一些變化。真正接觸健身是在我進入了大學後才開始,那個時候學校有一間簡單的健身房以及一些簡單的重量訓練器材,然而,一點重量訓練觀念都沒有的我,許多的動作資訊也都是從網路上學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用一些科學運動的方式安排訓練課表,就很單純的想練哪就練哪,現在看起來當時一切就只是「亂練」,直到3-4年前才開始去上一些有關運動的課程,認識一些健身教練才真正開始學習健身的正確知識。
為何會想當健身教練?當我們提出這個疑問時,Zack用著一種非常陽光的笑臉跟我們表示,「教練這個工作一直都不在我的生涯規劃裡!」,在大學時期,Zack曾經念過跟健身有那麼一點點相關的食品營養系,但卻因為念的不好而轉到比較適合自己的企管系就讀,在念書的時期正因為對健身的興趣與熱情,因此,在健身房擔任巡場的工讀生,同時,也因為身高關係有在外接一些模特兒的工作,但這些工作都只是一般的打工兼職狀態,對於實際的收入狀況來說,也相對的沒有非常穩定,直到有一天遇到FIT IN健身房的總監Eason,Zack表示,當Eason有天問我有沒有興趣來他的健身房上班?說真的我當下也沒想太多,只覺得反正我對健身有興趣,那去多學個一技之長又能順便健身,當教練也許是一個不錯的工作方式,雖然,我一直對於教人健身這件事沒什麼多大的興趣,但我想這也許一種挑戰那不如就試試看吧!就因為這樣,我在2年前左右開始了教人健身與參與國際健美賽事這條路。
【延伸閱讀】上班族也有健身夢!健體備賽前你該注意什麼?
「家人對於我參加國際賽事不是非常的支持,但只要我有奪牌它們就很開心的到處跟親友炫耀!」Zack默默的跟我們說著家人對於他參賽的反應。為何會有這樣的反應呢?Zack表示,因為,出國參與各項國際賽事,基本上我們都需要自行負擔所有的費用,包含著賽事的報名費、機票、住宿與一切的雜項開銷,再加上我們日常用於訓練與飲食的開銷花費,雖然,比賽奪牌會有獎金,但這些都只是杯水車薪,根本不夠我們的開銷費用,所以,當我第一次出國比賽之後,家人就很不希望我再出去比賽,他們認為我已經有比賽的經驗,為何還要一直的去出國比賽,好好的在台灣當教練賺錢不是比較好嗎?但我覺得參加賽事是我想要表現出的堅持與熱情,再加上這些比賽帶給我的經驗是無法用金錢來做衡量與換取的過程。
其實,我的第一場賽事必沒有感受到多大的壓力!因為,我想著反正就只是上臺去學習一些經驗,順便可以去旅遊到處看看而已,但沒想到義大利那場World Champion賽事讓我獲得了冠軍獎牌,接下來的第二場賽事,我才開始有了要比就一定要拿名的壓力出現,同時,也因為比賽會看到來自世界各國的頂尖選手,你就會默默的想著「他們每個看起來都那麼強了,如果我再不努力那憑什麼跟它們一起站上舞臺」,但也因為這些壓力讓我自己發現進步很多,知道要如何訓練加強自己與展現自己的自信心,所以,比賽的壓力絕對是進步最強的動力;我絕對相信一句話:「健美比賽沒有奇蹟只有累積」!因此,我們必須每天都要認真的面對自己的訓練,不可以有一絲一毫的鬆懈與怠惰。當我想偷懶時都會問自己,有時間滑手機為何沒時間健身?!
這次出國是到美國洛杉磯比賽,我最大的感覺就是在國外它們對於健身的觀念與氛圍大概比臺灣進步30年左右吧!因此,它們很多優秀的選手都是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健身這件事情,例如它們從8-10歲左右開始接觸訓練,我們從18-20歲開始接觸,當兩者都同時於22歲時站上舞臺比賽的時候,它們幾乎都已經有12年以上的經驗,而我們卻可能只有2年左右的經驗,這經驗的累積就相差了大約10年左右;所以相對來說會發現它們很容易出現許多職業選手,就像我前面有說到「健美只有累積」。
接下來在飲食方面,國外的選手相對於我們來說,備賽的方便度比我們要簡單許多,像這次我們在賽前2-3天左右就先到洛杉磯去適應時差與環境,也發現無論是餐廳或一般的超商,它們隨時隨地都能輕易的吃到蛋白質含量極高的食物,甚至於超商有賣高蛋白飲品,反觀臺灣,我們要吃到高蛋白含量高的商品相對來說就比較困難。
【延伸閱讀】健美與健體的訓練及飲食差異
另外,我們先撇除上面說的這兩點,我們會發現其實臺灣的選手真的不會比他們弱,就像我當天在比賽會場有個大約22歲的義大利選手,他認為我是去比過IFBB的職業級選手,怎麼會來這邊比賽?這個時候我才發現,其實我們只要每天的認真訓練加上用心的程度跟他們一樣,體型上真的不會輸給那些練很久的國外健美選手,尤其是像這種特別強調嚴格藥檢的自然健美賽事。
2年內參與了5次國外賽事,接下來明年你將要挑戰哪個賽事?Zack表示,我們今年這兩次去參加WNBF的賽事,有跟自然健美協會的理事長提到,想在2019年於臺灣舉辦這樣的自然健美賽事,讓更多想要在自然健美這個領域發揮的人,可以透過這項比賽了解這樣的賽事結構,而目前這兩場賽事會安排在4月跟8月的時間舉辦,所以,我們團隊的重心都會放在積極推廣這項賽事上面,那因為即將於臺灣舉辦的這兩場賽事是屬於職業卡資格賽(業餘組),所以,像我已經在11月拿到職業卡的職業選手就不能參加這兩場比賽,因此,我個人就會將比賽重心放在明年8月的IFBB職業卡資格賽,除了可以累積不同的比賽經驗之外,也想要挑戰看看自己跟國外的IFBB選手到底落差有多大,也希望能夠獲得不錯的名次。
【延伸閱讀】IFBB職業卡是走上國際健美舞台的金鑰匙?
專訪、撰文/David
屈膝捲腹 (Icarian Crunches)是一個腹部核心的訓練。這個動作需要較強大的核心力量進行。利用雙手雙腳的彎曲加上腹部的力量,使身體捲曲。在執行過程中頸部盡量放鬆,避免拉傷或緊繃。
屈膝捲腹
鍛鍊肌肉群:腹部核心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雙手伸直離開地面,雙腳伸直併攏離開地面,使身體呈一個V字型預備。
STEP 2 雙腳雙手收回
雙手、雙腿向身體收回,重複來回,做1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