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愛好運動的年輕人,在一次彎腰綁鞋帶後,竟開始常常下背緊繃延伸到大腿外側,甚至有時骨盆兩側緊到出現撕裂感,他原本想嘗試用吊單槓方式讓腰部肌肉放鬆、緩解腰痛,結果劇痛情況更加慘烈。物理治療師細究這位真實個案的腰痛狀況,原來,尖銳撕裂痛並不是因為拉傷後肌肉受傷,而是神經反射紊亂。
J 先生是一位熱愛跳舞的年輕人,平時工作需要久坐,會利用週間晚上參予布魯斯(BLUES)舞的課程。 大約半年前,J 先生在一個快速彎腰、蹲下綁鞋帶的瞬間,感覺左側的腰部瞬間刺痛了一下,隨即又比較緩解了,所以他並不在意。
但詭異的事情來了,在這次的刺痛之後,J 先生常常感覺自己的下背很緊繃,慢慢地連大腿外側也變得非常緊繃,甚至有時候會在骨盆兩側緊到有撕裂感,影響跳舞的表現,無法好好享受休閒活動,也影響生活作息。
後來嘗試著吊單槓,想藉此讓腰部的肌肉放鬆,沒想到吊單槓的姿勢卻會讓J先生的背痛加劇,產生尖銳的疼痛,非常苦惱。
以 J 先生的習慣姿勢來分析,會偏向軍人站姿(Military Posture,如下圖),也就是所謂的挺胸、夾屁股站姿。 長時間下來,腰背的肌群處於一個緊繃、無法放鬆的狀態,自然彈性也不佳,於是就在偶然的快速彎腰動作之下,J 先生的左腰便拉傷了(Strained)。
綜合病史以及動作測試後,推測其問題既不是椎間盤突出,也不是長骨刺,更不是滑脫,而是左側腰部的小肌肉「隨時」處於「防衛性收縮」的狀態,所以一旦有任何較大的活動,就會讓大腦拉起警報,將此區塊封鎖住!欲強行突破緊繃,就會產生尖銳的撕裂痛。
也就是說,即便傷口早已癒合,但當時拉傷造成神經的反射紊亂,讓大腦誤以為此處傷口還隨時處於高風險的狀態,便把周圍的肌群緊繃起來,保護身體。
綜合以上的邏輯思考,選擇將患處周邊的異常張力(雙側的下肢旋線、左側的髂腰肌與橫隔膜…)以及胸腰椎交界處的活動受限,以肌肉能量療法、拮抗鬆弛術、脊椎矯治手法解開,降低組織受力與敏感性,再予以擺位重新設定神經的反射機制。兩次治療過後,困擾 J 先生半年的尖銳疼痛便消失了!
腰部肌群受傷後,由於紊亂的反射機制,導致肌群異常緊繃,失去彈性,動作比較快、幅度大的時候又容易產生拉傷。反覆多次後,腰背、骨盆甚至沿著下肢的肌筋膜就越來越僵硬,受傷風險也就不斷提高了。
體態矯正與運動矯正:透過適當的伸展運動、核心啟動與多方向肌力訓練改變身體張力,讓體態回到較為自然、放鬆的狀態,而非僵硬、無彈性!
身體使用策略的調整:下圖髖絞鏈技巧的使用,以髖關節主導動作,減少下背部的直接受力。
常聽到坊間傳說吊單槓能夠緩解腰痛,取代腰椎牽引的效果;甚至說躺輪胎能夠緩解腰背痠痛,達到同樣的效果。但真的是這樣嗎? 實際去測試便知道,其實當我們吊著不動時,身上的肌肉還是持續在出力的,並不會因為沒有動作而完全放軟; 也就是說,這時候是拉不太到脊椎的,反而是身上的肌肉在與體重對抗而已!(如下圖)
若是有相關病症,建議先尋求正規醫療協助釐清原因,切勿聽信偏方而延誤就醫!
動晰物理治療所的核心理念為「全人、科技、預防」,期望結合不同領域專長的治療師,建構最完整的治療方案。由不同治療師從不同面向解析問題,找尋各種解決問題的可能與治療方式。
每當坐著的時候,胃和腸幾乎都是被擠壓受力的部位,尤其是上班族。也因此在經常坐著的人當中,有可能會發生腸沾黏導致腸道蠕動變差。一旦出現這樣的情形,整個腸道的血液循環就會停滯、促進排便的腸道蠕動機能也會跟著變差,此時就很容易形成便祕。瑜伽坐角式(Wide-Angle Seated Forward Bend Pose)助腸胃蠕動,緩解胃部不適與脹氣,此外,對身體還有其它益處。
對於需要時常彎腰或是久站的工作者來說,瑜伽坐角式非常實用,透過扭轉的方式,讓緊繃的脊椎獲得舒暢,對於年長者來說也非常適合,但在做的時候,如果有脊椎曾受過嚴重重傷者,要先透過專業瑜伽老師或是相關科系醫生再做進行。
現代人長期姿勢不正確,像是翹腳、駝背、攤在沙發上等,這些姿勢都會導致脊椎側彎、尖椎盤突出,進而導致坐骨神經產身疼痛。透過瑜伽坐角式能改善這些問題,將脊椎、尖椎盤拉回身體正確位置上。此外,維持平時良好姿勢也非常重要,不要等脊椎變形或是壓迫才跑去開醫生,嚴重可能還需要開刀。
瑜伽坐角式非常適合跑者、雙腿時常水腫、靜脈曲張的人。當長時間久站,會導致小腿會開始水腫、靜脈曲張等狀況,嚴重時會引發疼痛,定期做坐角式可以改善上述情況外,腿部線條也會越來越好看。
步驟1:採坐姿,將雙腿打開,背部挺直,腳尖朝上。
步驟2:身體前傾,雙手平貼地面。
步驟3:吸氣,繼續前彎,下巴、胸、腹靠近地板,雙臂張開握住雙腳。
步驟4:停留3~5個呼吸後休息。
資料來源/YOGATEKET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