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在足踝的運動傷害中高達80%是外踝韌帶受傷。然而腳踝扭傷依受傷程度分為三級,若關節受到拉扯或活動時有疼痛感,但外觀並無明顯改變,屬於輕度;韌帶大部分斷裂,合併關節腫大和劇痛發炎症狀,則為中度;韌帶完全斷裂,關節無支撐力,造成不穩現象,常合併嚴重血腫狀況,則是重度腳踝扭傷。
根據專業醫師表示,腳踝扭傷者,應遵循「急性運動傷害的PRICE原則」,之後儘快就醫,做詳細診察治療。而「急性運動傷害的PRICE原則」指的是P(Protection)保護、R(Rest)休息、I(Ice packing)冰敷、C(Compression)壓迫和E(Elevation)患肢抬高。若不慎腳踝扭傷,掌握上述處理原則,然後至少兩個月減少受傷部位使用,輔以物理復健治療,七成以上的患者,其韌帶多會自行癒合;若休息後仍無法復原且踝關節仍不穩定者,則須評估手術治療的可能性。
如何治療剛發生腳踝扭傷時,立即處理的正確與否,與後來痊癒速度有極大的關係,尤其是腫脹的程度,切忌在剛受傷48小時內去搓揉受傷處,找推拿師父推拿更是不可,因為會越揉越腫。腳踝受傷其注意事項如下:處理原則記住五字口訣即可,簡稱「PRICE」。
Protect(保護):保護預防再受傷(使用副木、彈性繃帶或醫療用膠帶來固定患部,避免進一步傷害)。
Rest(休息):休息避免再使用(可使用柺杖來輔助行走使受傷組織得到適當休息。)
Ice(冰敷):每隔兩小時針對患處作10-15分鐘的冰敷,一天4到5次。
Compression(加壓):使用醫療用彈性繃帶從腳掌包紮到小腿中段壓迫避免繼續腫脹。
Elevation(抬高患肢):受傷後前48小時應抬高患處以利消腫 在做完立即的處置後,就應馬上到骨科的門診求診,這時候醫師會判斷是否要照X光。醫師會為您打上彈性繃帶加以壓迫固定,而您的責任就是回家好好休息,把腳抬高,用冰袋冰敷。冰敷每天四次,每次十五分鐘。
平時可以多多伸展腳踝,或是透過肌力訓練來鍛鍊下半身,當下半身肌肉量足夠食,可以減輕腳踝的負擔。但如果腳踝扭傷後,可利用踝關節外旋運動加強肌力,平時也能用來預防受傷。像是可以坐在椅子上,彈力帶一端綁在門檔或其他與腳踝同高的穩固物體上,另一端套在腳掌外側腳掌往外側拉,記得動作指局限下腿部,膝蓋保持伸直。此外,也可以透過牆壁來伸展我們的腳踝,腳掌達到最大可動範圍時,緩慢回到原來位置,再重複上述步驟。
資料來源/《跑步的科學》、常春
責任編輯/妞妞
根據哈佛醫學院團隊發表在《Nature》一項研究成果顯示,哈佛的布魯斯(Bruce Yankner)教授等發現,神經元的興奮程度是決定壽命長短的主要因素,興奮程度高的人壽命較短,而長壽的人神經興奮程度較低。然而這是科學家第一次發現神經系統活動影響人類壽命的證據,不僅如此,教授團隊還揭示了背後的分子機制。
跟就研究顯示,降低神經系統興奮性,調節胰島素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訊號通路,能延長壽命。這項研究同期發表於《Nature》上的評論性文章,許多專業人士都給予這個研究高度的評價。
首先,衰老會影響神經系統,這雖然是正確觀念,但是背後的分子機制還不清楚,然而阿茲海默症等衰老相關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就是明證。實際上已經有一些科學家觀察到,神經系統的訊號可以影響生命體的衰老速度。顯然,神經和衰老之間,是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的,只不過這背後的機制還不為人知。在過往的的研究,最多就是探索特定神經元存在或者不存在,與線蟲的壽命相關,並沒有人研究神經系統的活動狀態,是否會影響衰老的進程,連線蟲相關的研究都沒有,更別提哺乳動物、甚至是人。
根據教授團隊的想法表示,既然大家都對神經與衰老之間的關係感興趣,尤其是人體內是否存在這樣的關係,那就直接研究人體,畢竟之前已經有研究表明,大腦基因的表達變化可以將年輕人與老年人區分開來。同時他們分析比較長壽組(85歲以上)和非長壽組(80歲以下)基因表達的差異。然而研究結果讓研究人員大吃一驚。與80歲前去世的老年人相比,85歲以後去世的老年人,神經興奮相關基因表達量顯著降低。研究人員認為,這個結果暗示,長壽可能與神經興奮性較低有關。不過,科學家觀察到的現像,到底僅僅是相關性,還是有因果關係?研究人員也在第一時間想到了這個問題,並在研究衰老的模式生物線蟲中,探索了神經興奮性與衰老之間的關係。為了保險起見,研究人員從遺傳、分子和細胞的角度,在線蟲身上開展研究,結果證實:改變神經的興奮性確實會影響壽命,抑制就延長,增強就縮短。
團隊就注意到了REST蛋白在老年人大腦中的作用,許多基因的表達受這個REST蛋白的調控,而且REST蛋白對大腦有保護作用。在那些神經興奮相關基因表達下調的長壽人群中,都發現了REST基因大量表達的痕跡。而且,那些基因的表達下降,確實與REST基因表達上升呈正相關。總之,研究人員認為,活化REST或者降低神經元的興奮性,可能是減緩人類衰老的一種方法。不過,雖然神經過度興奮會表現為肌肉抽搐、情緒波動和思想變化等,但是這個研究還不能告訴我們,個人的行為、思想和情緒是否會影響壽命。儘管如此,這也不影響科學家從人類行為的角度去探討長壽這個問題,畢竟從分子分子機制上是可行的。
但是,衰老過程真的是非常複雜。如果想全面了解科學家在衰老領域的研究最新進展,不如聽從醫師的指示,從日常生活保健做起,多運動、吃健康食物,以及多放鬆心情,這樣就能延緩老化,以及能促進身心健康。
人體的運作相當精細與巧妙,我們可以看到東西、聽到聲音、聞到 氣味、嚐到味道、感到撫觸,是因為我們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 皮膚感覺等感官功能,讓我們可以跟外界接觸與互動。除了上述所提到的感覺功能外,人體有一種非常重要卻令人不悅的感覺——痛覺。
疼痛 是因真正或潛在的身體組織損傷所引起之不舒服的知覺和心理感覺,它 是主觀的感受。因為無法用客觀數據來量化,所以大多只能根據病患描 述的強度、種類,以及持續時間來判斷其嚴重性。疼痛的覺察是一連串 複雜而精密的神經系統運作。有害而危險的刺激會被人體感覺接受器接 收,將刺激轉換成電訊號,透過神經纖維傳遞到脊髓再進入到大腦,大 腦會進行分析、區別與判斷,並決定需要採取的反應,將訊息以相反方 向往外傳送到肌肉或其他器官,進而產生行動或是生理反應。對人體來 說,痛覺就像警報器,是種保護機制,當我們感受到疼痛時,即預期人 體遭受到有害刺激,我們便會避免有害刺激持續傷害人體。
疼痛的種類與成因可以簡單地用下列兩種方式來分類:
傷害刺激性疼痛(Nociceptive): 大多數疼痛屬於此類,它是人體組織如皮膚、肌肉、關節、肌 腱、骨頭或內臟器官受到傷害而產生的正常反應。又可以分為軀體性(Somatic)與內臟性疼痛(Visceral),前者主要來自肌肉骨骼(關節疼痛、肌筋膜疼痛)與皮膚,疼痛通常容易定位。後者主要來自內臟器官與平滑肌,疼痛通常會轉移。
神經源性疼痛(Neuropathic): 由於體感覺神經系統的損傷或疾病所產生的疼痛,可能來自周邊神經、脊髓神經與腦部的傷害,因此症狀表現差異性大,從麻木感或過度敏感皆有可能,疼痛性質則多為麻痛、燒灼感、針刺感等。例如糖尿病神經病變、帶狀皰疹後神經痛、脊髓損傷、腦中風後中樞神經痛、幻肢痛等都屬於此類。
發炎疼痛(Inflammatory): 是指由於發炎組織釋放出多種傳導物質,使傷害感覺受器疼痛路徑活化與敏感化所產生的疼痛,發炎疼痛包括盲腸炎、類風濕關節炎等。
急性疼痛:一般伴隨疾病、傷害或手術產生,可以明確知道造成疼痛的原因,且持續時間較短,可於一段可預期的時間之後消失。將其做為疾病或組織傷害的指標具有警示作用,可用來保護身體。
慢性疼痛: 一般沒有明確造成疼痛的原因,通常持續時間超過三個月,疼痛程度不一致,可能反覆間歇性或持續性發作。可能是身體對於疾病的預警,通常只能控制無法治癒。
疼痛是每個人一定有過的經歷,更是所有醫療人員從患者身上常常 接收到的訊息,如何減輕甚至消除疼痛,成為最重要也最被關心的課題。傳統的止痛理論,如門閥理論(Gate Control Theory)認為,脊髓後角膠質層細胞與T細胞扮演控制疼痛門閥的角色,利用按摩或振動,可使Aβ纖維興奮並傳遞訊號,讓傳遞疼痛的門閥關閉,使傳導速 度比較慢的C纖維傳遞痛覺訊息受到阻隔,痛覺無法向上傳到大腦,疼痛感因此減輕。常見的傷害刺激性疼痛,特別是肌肉骨骼相關的疼痛,常利用門閥理論的概念來處理。當疼痛發生時,可以使用按摩輕 撫或是振動來減輕痛覺的感受,物理治療所使用的經皮神經電刺激的止痛理論基礎也是根據門閥理論概念開發出來的。
在門閥理論提出之後,有學者提出另一個疼痛理論,稱之為神經矩 陣理論(Neuromatrix Theory),有別於傳統門閥理論強調脊髓與大腦 之間神經傳導的機制,神經矩陣理論的核心概念指出:大腦是負責與疼痛有關的神經衝動之過濾、選擇及調節的主要系統。學者認為,疼痛並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而是與認知、感覺區辨、情感情緒有所關聯。也就是說,疼痛感受是大腦接收到認知、感覺與情感三層面訊息輸入的交互影響,經過整合後產生反應輸出。因此,人體對疼痛的解讀與反應有所不同,疼痛的感受未必跟刺激的強度成比例,個人主觀感受、負面情緒、心理壓力等心理因素都有可能造成疼痛感受的加劇。
從早先發展的門閥理論到較新的神經矩陣理論,我們可以瞭解到,透過特定感覺的輸入,可以進一步改變人體對於疼痛的感受。
不同於我們熟悉的藥物是以化學性作用來改善疼痛,貼紮是以物理 性的力學作用來影響人體,達到減輕疼痛的效果。貼布以不同的張力貼 紮在人體,可提供各類神經受器不同的感覺刺激,達到減輕疼痛 的目的。例如:自然張力的貼紮提供表皮層及真皮層的觸覺及壓覺等不 同的感覺刺激輸入;中度張力及特定方向的貼紮可以刺激肌肉的高爾基 氏體,調節肌肉的收縮作用;極大張力的貼紮則是可保護彈性相對較不 足的韌帶與肌腱被過度的拉扯,並提供本體覺刺激來穩定關節。
換句話說,當我們了解疼痛的起因是什麼,且運用正確的方式貼紮在目標組織上時,便可以藉由貼紮與身體組織之間發生的力學作用來改善疼痛。舉例來說,當疼痛是因急性發炎而產生的,自然張力的貼布能促進 循環代謝以減輕疼痛;若是因慢性發炎而引起的疼痛,可以藉由自然張力的貼紮減輕皮膚內神經受器的壓力,調節傳導到腦部的神經訊息,另外藉由較大張力的貼紮方式可以影響較深層的組織以間接處理疼痛。若疼痛是因筋膜肌肉過度拉扯,或是過度緊繃所引起的,可以運用中度張力與特定方向的貼紮來引導筋膜肌肉,讓身體產生預期的活動,或運用極大張力的貼紮維持關節之間良好的相對位置,讓人體姿勢或動作趨向避免傷害且正常化的模式。
執行貼紮前、中、後若能留意以下幾件事,可以讓貼紮作用發揮到最大喔!
1. 使用肌能系貼布前應先清潔皮膚,可以用水清潔或用酒精消毒,確認皮膚乾淨無水分後再進行貼紮,能減少皮膚過敏的發生,也有助於貼布對皮膚的附著性。
2.將肌能系貼布兩端的直角修剪成圓角,有助於延長貼布停留在皮膚的時間,避免因為摩擦而掀起。
3.肌能系貼布上的膠屬感溫膠,貼紮後用掌心摩擦或按壓貼布,能幫助膠的黏著性更好。
4.如要進行劇烈運動,例如游泳、球賽,建議至少於運動前三十分鐘 完成貼紮,以讓貼布在身上的適應性及黏著性穩定。
5.撕除貼布時,從較靠近軀幹的一端開始往遠端肢體的方向將貼布撕除。可以一手抓握貼布一端,另一手輕壓皮膚或按壓在貼布上移除貼布。
6. 貼紮後若感到任何不適,或是皮膚有搔癢的感覺,須立即用正確方式撕除貼布。
7. 貼布的固定端與末端不拉張力,張力主要施予在目標區域。
8.若一條貼布必須重疊貼在另一條貼布上,上層的貼布會較容易脫落,因此進行貼紮時,應盡可能讓貼布固定端及末端直接黏著於皮膚上。
9.貼紮時應盡可能伸展貼紮區域的局部皮膚,貼布與皮膚愈密合,貼紮效果愈佳!
10.貼在身上的貼布若因洗澡、游泳或是淋雨而浸濕,可使用乾毛巾或紙巾按壓吸乾水分,不可以使用吹風機的熱風吹乾,避免造成皮膚燙傷。
11.懷孕或是特殊疾病患者,例如心臟病、糖尿病、腎臟疾病、呼吸系 統問題等,如有貼紮的需求,必須先徵詢醫師建議。
12. 皮膚有開放性傷口、蜂窩性組織炎等感染現象,勿進行貼紮。
◎ 圖文摘自臉譜出版社,侯雅娟、洪千婷 著作。
本書特色
對症舒緩,輕鬆應付30種「你一定遇過」的日常不適
提前預防,根據生活情境量身設計預防性貼紮
調整姿勢,輔助維持健康良好的體態
全彩圖解,初學者也能輕鬆上手
安全有效,醫師與物治師專業解說,無藥免手術
落枕、閃到腰、脹氣、便祕、吃蘿蔔乾、骨盆前/後傾……,面對日常的小病小痛,你通常都怎麼解決?是放任不管?還是拿罐藥膏塗一塗就了事?其實你可以從現在就開始學習肌能系貼紮,從此擺脫難忍的疼痛!不論是因長期累積,或是突然發生的意外,日常的病痛都大大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由日本加瀨建造博士發明的肌能系貼紮利用皮膚與貼布之間的交互作用,帶動皮下筋膜移動、促進循環代謝,因此不用藥物就可以安全地達到放鬆肌肉或促進肌肉收縮、緩解疼痛、穩定關節等效果,進而解決日常病痛的困擾。例如,當腹部脹氣時,將貼布以自然張力貼上,可以提供皮膚觸覺與壓覺,減輕腹脹感;腳踝扭傷時,貼上貼布可調節肌肉收縮與減輕局部壓力來穩定受傷的腳踝;另外,如退化性膝關節炎等不穩定的關節也可用貼布來支持保護。
本書由復健科主治醫師與物理治療師集結十多年的臨床經驗撰寫而成,收錄了30多種可解決現代人常見疼痛與不適的貼紮,與20個改善、調整身形與預防傷害的預防性貼紮法,不但能讓你重拾無疼痛的健康生活,更能進一步在傷害發生之前事先預防與自我保護,是每個努力為生活奔波忙碌的你/妳一定要擁有的疼痛自救指南。現在就請快打開本書,一起來體驗肌能系貼紮的神奇之處吧!
• 更多臉譜《肌能系貼紮2日常生活與工作的痠痛一貼見效!》一書資訊 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