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計算你每一餐吃多快?當你吃完飯後時常發現自己總是會脹氣、胃食道逆流,或是感覺自己總是吃不飽?其實,是你吃太快了。當吃飯速度太快,不只會脹氣,還會讓人變胖、甚至引發糖尿病的風險。根據專家建議,每口多咬10下、至少咀嚼20下,堅持下去,一定會感覺身體變得健康,同時也能遠離這四大疾病。如果每口咀嚼20下,吃飯的時間至少可以拉長成30分鐘左右,所以只要低於30分鐘的時間,就表示吃太快,而吃太快,小心以下這4種疾病找上你。
細嚼慢嚥、拉長用餐時間,會讓我們產生飽足感,因為大腦會感覺吃飯時間已經過了很久,應該差不多要吃飽了;就像我們吃西餐,常常還沒有吃到主餐,就已經有飽足感,此時就不會吃太多。西元2017年,日本廣島大學研究也發現,追蹤1083名受試者5年之後,吃飯吃太快會增加11.6%變成「代謝症候群」的機會;也發現進食速度愈快,體重會大幅上升。研究同時指出,慢食或能有助預防患上代謝綜合症的風險。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醫師康本初說,吃飯速度太快,還沒半小時就吃完了,會讓胃一下子塞進太多食物,此時必須撐大才能讓這些食物不斷的進來,也會導致胃部鬆弛、食道大開,胃酸就容易逆流到食道,造成胃食道逆流。只要自己總是吃飯吃得比別人快,就要注意,但最好可以維持在半小時。
吃飯時吃太快,或是嘴巴裡有食物還一邊講話、喝湯的時候,也會在不知不覺間吞下很多空氣,造成脹氣;而且吃太快、一直講話,也代表食物沒有好好咀嚼就吞下去,造成腸胃消化的困難,自然也會容易覺得脹氣、不舒服。 細嚼慢嚥也能把食物在口腔裡嚼碎,讓食物到胃裡面的時候,不會還是一塊一塊、需要花很大力氣消化的食物,才能讓消化系統不會針對食物努力消化,而是會把力氣花在代謝上,等於減輕腸胃的負擔,同時也是增加代謝速率的好方式。
日本廣島大學的研究,在吃飯吃太快的時候,身體沒辦法釋放出「飽足感」,也就沒辦法釋放足夠的胰島素,造成血糖的波動變大,最後演變成「胰島素抵抗」,形成糖尿病;而肥胖本身也是糖尿病的危險因子。 而且慢慢吃東西,身體感覺自己還有在持續進食,就不會急著想要消化、提高血糖,而是會緩慢將食物的能量轉變成血糖,能維持血糖的穩定,讓飽足感一直持續到下一次用餐的時候,中間就不會想要再吃零食、飲料來填補這個空虛。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
責任編輯/妞妞
痠痛的問題已經不是老年人才會發生,現今許多年輕人因工作繁忙,導致全身上下都時常出現痠痛的情況,嚴重時,還會造成生活不便!因為想快速改善,所以會服用止痛藥來緩解,但長期吃藥並不是一種好的辦法,以下根據專業物理治療師針對有全身痠痛困擾的人制定出了6種舒緩動作,平時可以靠這些動作改善外,也要維持良好姿勢才能事半功倍。
1 拇指屈曲與伸直
這個動作能伸展到大拇指到手腕內側的肌肉,針對有手腕痛、媽媽手、板機指的人來說非常適合。
步驟1:將手掌輕鬆打開,將大拇指往內靠伸展,同時停留約3秒時間。
步驟2:再將大拇指回到原位停留3秒。
步驟3:來回為一組,重複8~10次。
2 頸部伸展
這個動作很適合長期使用電腦、低頭滑手機的人,能幫助肩頸伸展達到舒適。
步驟1:跪在地上,頭輕碰地。
步驟2:將雙手往後反釦並往上延伸。
步驟3:停留10~15秒後休息,重複3~5次。
3 背部伸展
這個動作很適合長期使用電腦、彎腰的工作者。
步驟1:坐在一張椅子上(最好有靠背那種)。
步驟2:將雙手十指緊扣並環抱後腦勺。
步驟3:將上半身整個往後仰,並伸展到覺得適合的位置。
步驟4:停留10~15秒後休息,再重複3~5次。
4 瑜伽橋式
橋式這個動作雖然是屬於瑜伽動作,但許多物理治療師都會透過這個動作來讓有髖關節疼痛的人得到舒緩,非常適合長期久坐、騎自行車的人。
步驟1:平躺於地,屈膝保持在舒適角度,雙手放置兩側,將背部往地面平貼,收緊肚子預備。
步驟2:臀部抬起,讓身體呈一直線,停留10~15秒後休息,重複3~5次。
5 股二頭肌伸展
這個動作能伸展到大腿、小腿,幫助長期久站導致酸痛的人可以得到舒緩。此動作可以透過彈力帶或是毛巾來執行。
步驟1:側躺在床上或是沙發上。
步驟2:將右腳往側躺的那邊伸出,同時彈力帶套入腳底板。
步驟3:雙手緊握彈力帶,同時右腳打直。
步驟4:維持10~15秒後休息換邊。(兩邊為一組,重複3~5次。)
6 腳底板滾球
這個動作能按摩到腳底板的穴道,以及放鬆腳底的肌肉、筋膜來緩解腳底疼痛。
步驟1:準備一顆小球(網球或是專門按摩的為佳)
步驟2:坐在椅子上後,將一隻腳踩在球上。
步驟3:開始慢慢的前後滾動球。
步驟4:一腳約做1分鐘後再換邊執行。(重複3~5次)
資料來源/WEbMD、Team Movement Life、Medical News Today
責任編輯/妞妞
平時生活作息姿勢不佳,尤其常常處於久坐且不正的狀態,會導致下背部及腰部肌肉無力酸痛;另外,運動姿勢不良,也會致使下背部不明原因酸痛。除了可以做一些瑜伽或彼拉提斯動作來鍛鍊腰背肌群,也可以常常使用滾筒和按摩球來做舒緩放鬆。
用滾筒滾動下背部,可以消除髖部穩定肌群的疲勞。這些肌群橫跨腰椎兩側,所以很容易因為姿勢不良,或在崎嶇不平、傾斜的路面與小徑上跑步,而感到痠痛疲憊。
坐在地板上,雙腳向前伸出平貼於地。滾筒放在下背部後方。
上半身向左轉,髖部抬高。針對脊椎左側位於骨盆上方的軟組織施加壓力。
輕輕地下上來回滾動整個下背部 20-30 秒。
上半身轉向右邊,重複相同的運動,按摩下背部右側。
降低難度。拿一根按摩棒, 按摩腰後的軟組織。
按摩下背部對身體整體的活動度有助益,然而若想讓腰椎區域的疼痛得到最佳的控制,就要針對特定的結節按摩。此區域的肌肉很容易因為臀肌缺乏活動,或是用力扭轉的動作而拉傷,像是轉身或是彎腰抱小孩等。
身體站直,將球夾在腰部後方脊椎右側與牆面之間。
身體往右轉,讓球從脊椎往身體右側水平滾動按摩肌肉。若找到任何疼痛點,以緩慢且小範圍繞圈方式按摩 20-30 秒。
膝蓋彎曲,讓球在背部縱向往上滾動,並針對每個特別疼痛的點按摩 20-30 秒。
身體往左轉,重複相同的動作去按摩脊椎的左側區域。
增強力道。可仰臥於地面,將球放在下背部脊椎側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