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每天只需30分鐘運動就可有效降低77%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
1
久坐的疾病風險
每天只需30分鐘運動就可有效降低77%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
2
想提神拚命喝能量飲料?專家:小心不能保肝反讓你爆肝!
3
跑者常見的下背部疼痛 跟髖屈肌活動度有相關性?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每天只需30分鐘運動就可有效降低77%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

2020-05-14
話題 保健 體適能 觀念 新知

要促進身體心血管健康就必需要大量的中高強度運動嗎?根據瑞典卡羅琳醫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t)研究所的一項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用輕強度的運動訓練代替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可能比以往用中高強度的訓練要來的有益身心健康。

久坐的疾病風險
用輕強度的運動訓練代替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也能有效降低新血管疾病的風險

在臨床流行病學(Clinical Epidemiology)雜誌中,研究人員報告了每天利用家務、散步、站立或類似的低強度活動,代替半個小時坐著不活動的生活習慣,將如何使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能降低24%。這樣新的研究報告令人感受到驚訝,特別是那些從以前就認為必需要進行中等強度或劇烈運動,才能讓身體更加健康的人有了更不同的觀念。另外,這項研究報告是採用運動追蹤工具來客觀的評估運動訓練的水準,而不是採用受測者自行的研究報告,因此,更具有意義性。

這項研究的負責人卡羅琳醫學院神經生物學MariaHagströmer博士說,我們用運動追蹤器來進行數據的收集,這絕對比向受測者詢問最近活動的強度與不運動的時間要來的準確,因為,沒有人可以很清楚的記住一天裡面你做了多少事情或坐了多久的時間。

採取輕度的運動
利用散步或做家事這類的輕度運動,也可以讓新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24%

避免不活動也很重要

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門依據2018年所頒布的身體活動指南指出,為了能獲得更加健康的身體成年人每週應至少進行150-30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或是75-150分鐘劇烈的有氧運動,另外,還需要每週進行中等或更高強度主要肌群的肌力訓練2次。同時,還特別指出我們應該要致力於避免不運動的人群,並強調參加任何形式的運動或訓練都可以讓成年人的身體獲得一些好處。

然而,這項新的研究報告將會帶給那些,連一點點運動時間都撥不出來的人有一些安慰,有許多的人可能無法每週進行長時間的運動,但可以每週撥出2.5小時來進行家務工作。研究人員在一項稍早之前的研究中證實長時間久坐不運動的風險,這個研究表明每天坐10小時與每天坐6.5小時相較之下,10小時造成過早死亡的風險將會高出2.5倍。

長時間久坐死亡風險會增加
如果每天坐10小時與每天坐6.5小時相比,做越久造成過早死亡的風險將會高出2.5倍。

每天10分鐘運動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參與研究的851位男性和女性在生活行為與變化中的數據,並使用Actigraph活動追蹤器來收集運動訓練的數據,並從從公部門收集有關死亡與死亡原因的數據,隨訪時間平均為14.2年。在這長時間的隨訪過程裡有79名參與研究的人死亡,死亡的原因為心血管疾病24名、癌症27名以及其它原因的有28名。

當針對這些人死亡原因進行分析的數據結果時,研究人員發現採用輕強度運動與心血管疾病所導致死亡風險都明顯的降低24%,另外別種原因造成死亡的風險也都降低11%;而每天僅用10分鐘進行中度或劇烈運動,來替代久坐時間的人,就可以讓心血管疾病風險下降38%;每天增加運動到30分鐘的話則可降低77%,但癌症的死亡率在統計學上並沒有發現有顯著的降低。

資料參考/medicalnewstoday、health.gov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想提神拚命喝能量飲料?專家:小心不能保肝反讓你爆肝!

2019-06-24
飲食方式生活飲食保健知識庫

許多上班族在面對忙碌的壓力來臨時,總會有精神欠佳、注意力無法集中、眼花撩亂的狀況,還有些人得經常性的熬夜趕報告,這樣不僅傷神還傷「肝」。然而有不少人就會想靠著能量飲料來醒腦、提神,同時市面上有一大堆能量飲料廣告不僅宣傳的很好,也讓消費者印象深刻!但是,這些號稱能提振精神、迅速恢復體力的飲料嗎?根據這些提神飲料有專家從中研究出,如果過度補充,不僅不能保肝反而讓你大爆肝!  

©newscientist.com

根據衛福部食藥署的資料顯示,能量飲料最常見的成分包括咖啡因、牛磺酸、維生素B群和電解質,每一項主要成分都有它的功能,但也同時存在著副作用,同時能量飲料中的成分過量會傷血管更可能讓你爆肝。以下為這些成分會造成報肝、傷血管的原因:

咖啡因

咖啡因是一種黃嘌呤類化合物,它能穿越血腦障壁(BBB)與神經元上的腺苷受體結合,抑制腺苷受體的活性,避免讓中樞神經元的活動減緩,於是中樞神經持續活動,使人體呈現興奮的狀態,消除睡意,還會刺激胃酸的分泌,增加食慾。  不過,咖啡因也會刺激心肌收縮,使得心跳加快。食藥署建議每人每日咖啡因攝取量以不超過300毫克為原則,並指出如果一天咖啡因攝取量超過500毫克時,容易出現煩燥不安、焦慮、易怒、 心悸、噁心感及尿液變多等咖啡因輕度中毒現象。

咖啡因 ©thelist.com

維生素B群

維生素B群含有維生素B1,B6,B12,菸鹼酸、肌醇等,它們可以提高代謝,加強體內循環,快速將碳水化合物、胺基酸等營養素轉換成能量,讓人不會因為缺乏能量而感到疲勞,協助心臟與腦部運作,產生能量。不過,攝取B群過量,也可能會出現頭痛、暈眩、噁心、失眠甚至出現神經病變,再加上維生素B群是肝臟代謝一個很重要的輔酶,如果一直要肝臟不斷做工,卻沒讓肝臟休息,長期下來很容易造成爆肝的情況發生。

維生素B群 ©healthline.co

電解質

電解質可以補充因為大量流汗所失去的鹽分,維持血液中的電解質,讓肌肉正常運作,防止抽筋的現象。  但是,沒有運動或是運動量輕的人是不必補充的,當過多的電解質進入身體後,會需要更多的水分來稀釋血液中的電解質,飲用過量可能會使血壓上升,增加心臟和血管的負擔,而且腎臟必需花更多的功夫來排出這些電解質,增加工作負擔,進而損害腎臟。

©rline.co.nz

牛磺酸

牛磺酸是維持腦部運作的重要物質,但卻是人體非必需的胺基酸,肝臟可自行製造而成,它能降低體內含氮廢物的濃度(例如尿酸),提高氧氣的利用率,改善昏昏欲睡的情況,當身體感到疲倦、頭暈、記憶力下降時、補充牛磺酸可以有所改善。不過,短期服用大量牛磺酸可能會造成舒張壓升高,增加心臟負擔。

許多能量飲料都含牛磺酸 ©Amazon.com

能量飲料過量會損害血管以及肝臟受損

美國心臟協會與美國中風協會曾經進行一項有關含咖啡因能量飲料的研究,結果顯示飲用能量飲料者有可能會導致心臟異常跳動,由此產生的心律不整可能危及生命。此外,該研究顯示,在飲用能量飲料的受試者中,收縮壓和舒張壓顯著增加4到5毫米汞柱,說明能量飲料可能會損害人體的血管功能。根據《今日醫學新聞》(Medical News Today)曾經報導一項研究,指出飲用過多的能量飲料可能會導致肝臟損傷,還有對心臟造成傷害,如果每天喝超過兩杯能量飲料就可能會危及心臟。

©newscientist.com

此外,除了上述能量飲料所含成分所可能帶來的副作用,也千萬別輕忽了其中潛在糖份的威脅。攝取過都的糖分不僅會發胖,還會導致許多病情。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NEWSCIENTIST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者常見的下背部疼痛 跟髖屈肌活動度有相關性?

2019-03-21
痠痛對策觀念保健知識庫

我們都知道脊椎是人體最重要的結構之一,也是十分容易受傷的部位之一,它主要負責的功能包含支撐身體、控制活動功能和保護神經組織這三大項,因此,脊椎有沒有問題就會影響著我們運動方式及訓練成效,其中,又以跑者較常遇到下背部疼痛的問題!然而,遇到這樣的問題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跑者常見的下背部疼痛,跟髖屈肌活動度有相關性?

常見疼痛原因

首先,我們要先區分下背部痠痛是屬於肌肉痠痛或脊椎疼痛。例如:當我們做完核心肌力訓練後,腰背部正常的疲勞現象是歸類為肌肉痠痛;而脊椎疼痛主要是軟組織與椎間盤的問題所造成,跟肌肉痠痛有著明顯的區別,常見脊椎疼痛的原因大略可分為以下三種:

 1  姿勢的問題
簡單來說,由姿勢原因所造成的間斷性疼痛,通常都出現在腰椎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受到長時間壓力壓迫所導致的,例如:長時間久坐的上班族或長時間久站的店員,都很容易因為長時間維持同樣的姿勢,造成脊椎處於彎曲受拉或者下壓等現象。
 2  功能性障礙
我們要知道當關節柔韌性和活動度較差的部位,就特別容易發生這些問題,特別是經常使用的髖關節部位,有可能因為核心力量不平衡、核心穩定性差、靈活性較差或下肢力量不均,久而久之就會引起下背部的疼痛,另外,有一些可能是由於錯誤的力學姿勢、急性損傷或椎間盤突出等問題造成。
 3  椎間盤突出
有很多的人下背部疼痛都是由於椎間盤突出所造成,輕微的椎間盤突出可能會導致脊椎變形,而脊椎活動受限則會進一步造成椎間盤突出,椎間盤突出就會壓迫到我們人體的神經根,除了影響人體的日常的運作之外,也會影響大部分的運動姿勢。

椎間盤突出就會影響日常生活與運動姿勢。 ©ChiroTrust

以上這些原因,我們都可以整理出一個重點「核心肌群的力量和平衡性對脊椎損傷預防極其重要。」,雖然,跑步本身對腰背部並沒有過多的負重問題,但在跑步的過程中脊椎及其周圍的小關節甚至於椎間盤等,都會受到由腳底所傳送上來的重複性震動力外,同時,腰背肌肉為了維持軀幹的的穩定性及支撐腿部的運作,必須持續收縮核心部位的肌肉,這些對於脊椎都會帶來不小的壓力。因此,如果當我們的核心穩定性不足時,脊椎受到的震盪和扭動力量增加或者核心肌力不平衡時,都會讓脊椎長時間處於不正當的跑步姿勢,時間久了就容易導致脊椎問題的產生,並讓腰背痛的情形更加嚴重。

常見的核心肌群失衡

現在因為科技的發達,造成許多人都長時間的坐在電腦前或窩在沙發上滑手機,這樣時長久坐的姿勢就會讓我們的髖關節始終處於屈曲的狀態,所以我們的髖屈肌和大腿前側的股直肌不斷的維持著一個收縮的狀態,再加上下背部處於長期的向後突出彎曲的狀態時,脊椎就會因為長期受彎而出現問題,除了常見的骨盆前傾之外,還有可能導致椎間盤突出。另外,當我們髖屈肌變得越來越僵時,肌肉彈性和延展性就會不斷的下降,導致髖部後側的臀大肌和股後肌群鬆弛,這種不平衡的肌力分布,會導致髖關節向後伸展的運動範圍受限,使得腰椎代償產生了過度的後伸現象,這時我們的腰椎就會產生極大的壓力,進而演變成腰椎疼痛

理想上,非抱膝的大腿與桌面有接觸,而小腿與大腿之間呈現垂直的狀態。如果,你測試的結果是1.大腿上抬離開桌面就表示髖屈肌僵緊;2.大腿平貼桌面但小腿延伸,表示股直肌僵緊;3.大腿上抬而且小腿延伸,則表示髖屈肌及股直肌僵緊。解決的方式是「增加髖屈肌及股直肌更多的活動範圍並且強化臀部及核心肌群」。

資料來源/mensjournal、draxe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