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美研究:靜坐冥想可以帶給你更年輕的細胞以及大腦
1
美研究:靜坐冥想可以帶給你更年輕的細胞以及大腦
2
有氧運動不僅能減少內臟脂肪 還能預防「慢性病」!
3
每日走路30分鐘能提升身體健康的5大好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研究:靜坐冥想可以帶給你更年輕的細胞以及大腦

2020-06-24
話題 瑜伽 保健 觀念

根據國外研究指出,擁有規律的靜坐習慣的人,他們大腦較為年輕,而且思緒也會較為清晰。此外,時常靜坐還能減緩老化,幫助排出負面情緒以及焦慮的症狀。然而該研究也證實,靜坐對基因與細胞也會有類似的效果。這樣看似簡單的動作,其實對身體的益處非常大。

美研究:靜坐冥想可以帶給你更年輕的細胞以及大腦

就老化而言,似乎沒有比心智功能下降來的更嚴重。現在的科學家們,對於透過靜坐及壓力管理技巧,改善學習效果與生活品質,以增進年長者心智功能的成效,抱持著很高的看法。然而老化不單是由基因所決定,也會受到環境條件的影響。在過去關於老化與靜坐的科學研究中,大多數都發現靜坐對延緩老化以及增加細胞有幫助。

靜坐能讓大腦更年輕

在2016年發表在《NeuroImage》期刊的研究上表示,靜坐能讓大腦思緒更好以及更年輕。根據洛杉磯加州大學及坎培拉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一位盧德爾教授(Eileen Luders)曾在洛杉磯地區研究50位靜坐者大腦掃描資料。這些研究中,提到好幾種靜坐的技巧,包括禪宗打坐、內觀、拉佳瑜珈冥想以及藏族的打坐等,然而靜坐者的年紀從24到71歲都有,平均年齡為51.4歲。他們都有規律靜坐的習慣,大多是天天靜坐,靜坐的經歷從4年到46年都有,平均為19.8年。而另一對照組,與前述靜坐組有一樣的人數與年齡分佈,但完全沒有靜坐者。研究小組將大腦掃描資料輸入電腦,以分析各種年齡不同的腦容量特徵,分析結果得出其腦年齡指數。

在對照組中,沒有靜坐者實際的年齡與所得出的腦年齡相符合。但靜坐組的結果,則有不同。相較於對照組,50歲的靜坐者,其腦年齡會較年輕7.5歲。也就是說,50歲的靜坐者,其腦年齡就如同一位42.5歲的人。研究小組於是進一步研究,隨著年齡增長,這差異是否會跟著有所不同?研究發現,50歲之後,每增加一歲,其腦年齡會比實際年齡,再更年輕1個月又22天。而對照組中,沒有靜坐者不論屬於何種年齡,得出的腦年齡與其實際年齡均相符。

靜坐能讓細胞更年輕

人體每個細胞都有一套完整的基因組存在於染色體中,這些基因也會受到各種老化的影響,然而靜坐似乎對基因老化會產生改變。根據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伊麗莎白·布萊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教授及其他人在2009年時研究出,當人端粒越短,各種疾病與死亡的風險就更高,然而年齡、生活中的壓力都會加速端粒變短。因此他們發現靜坐可以抑制端粒的變短及細胞的老化。此外,在2016年西班牙的一組研究團隊有一項新發現,靜坐對端粒及細胞老化的保護效果特別有效,然而這項研究結果,驗證靜坐對減輕壓力、讓細胞活化的效果。

如何好好靜坐?

呼吸:呼吸是生命的根本,而透過平穩的呼吸,可以刺激我們的副交感神經,讓人比較放鬆,情緒穩定。主要可以透過3種呼吸練習來幫助情緒調節。數數呼吸:在呼吸的時候數數,規定自己吸氣吸5秒、吐氣吐7秒,讓自己的呼吸慢下來,並專注在呼吸上。

察覺情緒,但不要被情緒影響:其實很多無法控制情緒的人,是因為「太壓抑了」,沒辦法真正的面對自己的情緒,察覺到「那不過是一時的」,一直不願處理,到最後心理就變成失去平衡的天平。

忘記情緒與所有事情:設置一個5分鐘響鈴的鬧鐘,要求自己在5分鐘之內完全不能看手機,也不要去想其他事,不用抬頭挺胸,但也不要彎腰駝背,完全放鬆。

資料來源/Do you yoga、NCBI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有氧運動不僅能減少內臟脂肪 還能預防「慢性病」!

2019-03-18
保健話題觀念體脂肪有氧運動

慢性病(Chronic Illness)已經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對年輕人來說,長期熬夜、睡眠不足等不良生活型態,加上飲食不正常,常吃油炸、甜食,都是種下慢性病禍根。根據國外專家研究發現,定期做有氧運動,不僅能減少身體內臟脂肪,還可以預防慢性病。

有氧運動不僅能減少內臟脂肪 還能預防「慢性病」! ©aerobic-2.blogspot.com

什麼是慢性病?

慢性病是一種持續或長期疾病,並破壞身體的健康!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的定義慢性病為持續超過三個月的病症,又或是因病或先天造成的永久性傷害。常見慢性病包括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心臟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關節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病跟復發不一樣,復發性疾病會反復地再次發病,每次發病中間會有靜止期。

有氧運動好處

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曾於1998年發表《老年人的運動與身體活動》的研究報告,根據報告明確指出,定期規律的做有氧運動,不僅在生理上能促進心血管功能、降低罹患心臟病及糖尿病的危險因子,以及預防以及控制慢性病,還能延緩肌力老化、減少骨質流失、預防跌倒,在心理上還能增加自信、降低憂鬱症、及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然而有氧運動不僅能減少內臟脂肪,在過程中還能促進一氧化氮分泌。一氧化氮增強免疫系、預防或減輕因為血糖過高的糖尿病、保護以及強化心臟功能等,在剛開始運動的兩週後,會明顯感到身體有變化,像是精神變好、注意力集中、在日常生活工作或是走路也較為輕鬆。

有氧運動好處 ©watchfit.com

根據專家提出,任何一種有氧運動都可以改善慢性病。然而在早上一起床的兩小後,或是傍晚到晚餐的時間點,血壓特別容易升高,所以不是適合的時間,如果空腹運動還會對心臟造成負擔!所以,尚未養成運動習慣的人要避免這兩個時段運動,安全以及持續才是重點。每天從事有氧運動30~60分鐘,或是每星期合計運動時間約3個小時,這樣的頻率在一個月後,能感覺到新陳代謝變好,身體也會變得輕盈!還有研究報告指出,每週跑步4~5公里以上的人,身體的胰島素慢慢再增強,一個月後是運動前的兩倍!

總之,有氧運動除了有穩定的運動效果,也確實能減少內臟脂肪且改善慢性病、身體告項數據,可是,即便看到了效果也不能停止,如果一旦停止規律地做有氧運動,過兩週後又會恢復原狀。

資料來源/《剷內臟脂肪,降5高》、BODY GREEN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每日走路30分鐘能提升身體健康的5大好處

2018-12-03
知識庫有氧運動健走觀念保健

相信有絕大多數的人會開始運動,都是因為過胖所造成的身體問題之後,這個時候大家幾乎都會從最基本的跑步開始進而重量訓練,但並不是所有的人一開始就能從事跑步這項運動,尤其是體重過重的人,跑步將會為膝蓋帶來較大的壓力與衝擊,這時候,很多醫生就會建議這些人從走路開始。那走路也是一項運動嗎?其實,走路是人類身體活動最古老的方式,雖然它不會給你夢寐以求的增長大量肌肉,但是當你想要開始養成一個良好並持續運動習慣的最佳起頭運動。

每日走路30分鐘能提升身體健康的5大好處

近幾年,在英國倫敦進行了一項研究有關定期走路是否能有效減輕體重,領導這項研究的衛生經濟學專家Grace Lordan博士從1999年至2012年的英國年度健康調查(HSE)中,檢查了3萬名13歲以上的人,並對於報告中身體活動水平做出分析;特別是她專注於增加心率和引起出汗這兩件事,因此,她分析了體重指數(BMI)和腰圍(WC)測量數據,發現經常走路超過30分鐘的男性和女性比那些從事常規運動/運動的男性更低的BMI和更小的腰圍。
 
儘管人們從一開始,就一直想透過走路來控制體重並延長壽命,但當美國疾病控制中心與美國運動醫學學院合作,首次建議每周大部分時間為所有成年人提供至少30分鐘的「快走」運動,造成每天健康步行都受到許多人的關注。我們對步行對健康有益的了解大部分來自流行病學和相關研究,這意味著研究人員觀察頻繁走路的人群,然後將他們健康的某些因素與不走路的人進行比較。那走路到底對我們有哪些好處?

走路到底對我們有哪些好處?

 好處  1 幫助維持體重
每天走路30分鐘或是10000步的方式,雖然不會像游泳、騎單車、打球、重量訓練或是跑步這些運動一樣能增加心率並大量流汗,也不會像一些較激烈的有氧運動一樣燃燒大量的卡路里,但它卻能以快速或輕快的速度行走來消耗身體的能量,再加上能夠輕易上手並減少運動傷害的機率,所以,可以長期並持續的進行。此外,步行這件事似乎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治療和舒緩的運動,由於步行可以幫助平衡壓力荷爾蒙如皮質醇,它也可能會讓你更容易堅持其它健康的習慣;如建立營養飲食和獲得良好的睡眠習慣,這些都能幫助你有效的減少體重與控制體重。

步行可以幫助平衡壓力荷爾蒙如皮質醇。

 好處  2 減緩慢性疾病
其實,走路最好的事情之一就是能減緩慢性疾病,根據一些研究,有一些過於肥胖的人以及年紀較大的人或是有糖尿病、心臟病以及關節炎這些疾病的人,能透過走路這項運動改善血液循環並淋巴系統將毒素排出體外,你要知道我們的關節軟骨沒有直接血液供應,但只要移動的越多關節液的循環就越多,這樣氧氣和營養物質就會被帶到有受過傷的區域來做為治療。如果你以前曾經受了傷或有一些慢性疼痛的毛病,就可以依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逐步增加步行的強度及距離,這項運動基本上不需要花錢請私人教練或是太多的指導技巧。

 好處  3 改善保持心臟健康
2013年發表在「美國預防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快速行走對於靜息心率、血壓、運動能力、最大耗氧量和生活質量有益。這個研究隨訪了1000多名患有各種疾病的患者,發現步行這項運動,對大多數成年人都有顯著的好處,除了可以預防心臟病、中風或冠心病之外,還能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有許多研究表明,每週五天每天大約30分鐘步行與冠心病風險降低19%相關,同時提高你的速度和強度可以給你身體狀況更多的好處。從本質上講,你走路時越努力而且做的越多,你的身體狀況就會越好,所以,為了能獲得最健康的好處,請嘗試逐漸增加你每週的總步行時間、距離、頻率、能量消耗和速度。

快速行走對於靜息心率、血壓、運動能力、最大耗氧量和生活質量有益。

 好處  4 增加壽命改善憂鬱
想要從行走中感受到更大的好處嗎?現在就走路到戶外練習將赤腳直接接觸草或沙子讓血液流動,同時也可以吸收陽光提高維生素D的攝取,這些都是超級有效且輕鬆的方式讓每一天都感覺更快樂。另外,散步也可以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保持身材,它與阿爾茨海默病、癡呆、記憶力減退和其它形式的精神衰退有關,根據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一項研究發現,步行甚至與長壽和更長的壽命有關,匹茲堡大學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行走最快的老年人比他們行走速度慢的老年人壽命更長,在參與這項研究的近35000名老年人中,與最快75歲的步行女性相比,75歲的最慢行走女性中只有35%的人生活了10年,其中91%的人活到85歲;在類似的趨勢中,與最慢的步行者相比,87%最快的75歲男性生活了10年,其中只有19%的人生活到85歲。來自同一個單位的另一項研究,追踪了6000名65歲以上的女性,發現每週步行不到半英里的人記憶喪失比每天步行2.5英里的人更快。

走路能增加壽命改善憂鬱。

 好處  5 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
在與其它的運動相比,定期步行可以幫助阻止骨質流失,當你走路和移動身體時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的風險就會下降,因為,你的骨骼正在與重力做抗衡,這樣能迫使骨骼變得更強壯以支持體重就可以降低骨折或骨質疏鬆症的風險,隨著年齡的增長骨折或骨質疏鬆症會變得更加常見,每天走路30分鐘就能有效將骨質疏鬆症與骨折的風險降低40%。

資料來源/Fitness Magazine、draxe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