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阻力帶的肌力訓練真的無效嗎?研究證明與重量訓練一樣
1
重量訓練與彈力帶訓練
阻力帶的肌力訓練真的無效嗎?研究證明與重量訓練一樣
2
過度訓練的問題
運動訓練計畫需要安排休息日?出現這個現象表示你已經過度訓練
3
呼吸訓練的動作
運動訓練前你有訓練過呼吸肌嗎?提升呼吸肌效能的3個訓練動作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阻力帶的肌力訓練真的無效嗎?研究證明與重量訓練一樣

2020-07-14
話題 健身 徒手訓練 重量訓練 彈力帶

健身訓練就一定要進健身房或是花大錢買器材嗎?其實,你只需要買條阻力帶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訓練,阻力帶(resistance bands)又可稱為彈力帶或彈力繩;最早是由物理治療師運用於復健治療上使用,後來發現這樣的訓練方式可以強化肌肉並雕塑線條,非常適合用來進行日常訓練時使用,再加上一條簡單的阻力帶大約200元上下,因此,深受許多運動愛好者的喜愛。但這樣簡單又便宜的器材對我們身體有什麼樣的好處?你會想要選擇它來進行訓練嗎?接下來,我們將舉出5個阻力帶的好處,讓你知道小兵也能立大功。

【延伸閱讀】彈力帶Stretch Bands:健身運動無國界

重量訓練與彈力帶訓練
阻力帶的肌力訓練真的無效嗎?有幾個研究證明它與重量訓練一樣有效!

阻力帶

最早期阻力帶(彈力帶)是運用在復健治療的小工具,因為,可以調整關節與提升肌耐力並減少關節的壓力,它的外形看起來就如同一條長的帶子,主要是由乳膠與TPE等膠類材質所製成,具有非常好的彈性跟韌性,因此,在市面上也分為許多不同的厚度與磅數以提供不同訓練的需求,非常適合拿來訓練肌肉的伸展與耐力,所以,在健身圈內也被許多的教練與資深健身人拿來做為輔助肌力訓練的器材。

阻力帶訓練的5個好處

1.無法去健身房時

阻力帶有一個十分棒的好處就是便宜,因此如果你無法負擔去健身房或運動中心的費用時,就可以買幾條阻力帶在家自主訓練,加上它收納起來大約只有一個錢包的大小,你只要摺疊起來就可以隨時帶出門,比起許多健身器材來說可以算是經濟實惠又方便。

2.可增強肌肉耐力

單純使用阻力帶對於一些非健身新手來說似乎不是非常的理想,但如果我們將阻力帶配合上重訓器材並正確的使用它,就可成為一項新的肌力挑戰項目,一項發表於NCBI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健康的女性可以透過阻力帶搭配有氧運動,能有效改善肌肉的力量與耐力之外,還可以改善肌肉性能、肌肉形態和心臟血管的能力。

【延伸閱讀】美國教練示範8種彈力帶肌力訓練

彈力帶隨時隨地都能練
阻力訓練可運用彈力帶(阻力帶)在任何地方進行訓練。

3.遠離久坐的風險

一般人對於健身器材或啞鈴都有著抗拒的心態,尤其是對於那些久坐不動的上班族來說要舉起這些器材實在難上加難,但只要透過簡單又方便的阻力帶訓練,就可以讓身體健康獲得一些好處。一項針對「久坐不動的中年女性使用彈性帶與重量訓練機所進行短期阻力運動的效果」研究,找來45名健康的中年女性,並隨機將它們分為三組,其中21名接受EBs(EBG)訓練;14名接受WMs(WMG)訓練和10名對照組(CG),兩個運動組每週接受兩次定期肌肉耐力訓練,持續10週,主要肌肉組每節共進行6次運動。通過共同監測相同的目標重複次數(TNR)和活動肌肉的感知勞累率(RPE-AM),可以使運動強度相等。通過使用膝蓋俯臥撑(KPU)和60秒深蹲(S)測試來評估功能能力。使用8極生物電阻抗分析儀測量身體成分。EBG和WMG的結果均表明,脂肪量減少(分別為p = 0.05和p <0.01),無脂肪量(分別為p <0.05和p <0.01)和脂肪數量均增加。 KPU(分別為p <0.05和p <0.01)和S檢驗(兩者均p <0.01)重複。CG的所有測量變量均無顯著變化。簡單來說,就是進行阻力訓練能有效的減少脂肪量;這也包含內臟脂肪的數量,並証實阻力訓練可提供健康的肌肉適應能力。

4.適合進行復健訓練

阻力帶的訓練在物理治療裡已經有非常長的歷史,然而,它的好處除了可以治療之外,還能讓你在家中輕鬆的進行復健訓練,根據JSSM(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 medicine)上一份針對「膝骨關節炎患者的家庭運動,平衡和敏捷性運動訓練的功效」,研究了下肢使用阻力帶是否能成為最佳的家庭復健計劃,這項研究找來了44位50歲以下的患者,並隨機分配到抵抗訓練(RT)組、KBA + RT組與對照組,並進行8週每週3次的KBA。KBA是利用步行敏捷練習以及單腿靜態和動態平衡;RT使用彈性阻力帶進行開鏈下肢鍛煉;KBA + RT執行每種技術的選定練習,研究的結果發現,有使用阻力帶的那組,他們獲得了更大的穩定性和膝蓋功能的整體改善,因此,KBA + RT的組合可以被視為針對改善患有膝骨關節炎復健計劃裡的一環。

【延伸閱讀】7個彈力帶訓練加強結締組織強壯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Empower S & C(@empower_sandc)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20 年 7月 月 13 日 上午 11:20 張貼

5.改善髖關節功能

當運動學家們使用名為螃蟹走路與相撲是行走的運動方式,用來評估我們人體髖關節康復的過程時,他們發現在每次訓練時於膝蓋、腳踝與腳週圍綁上阻力帶,對於臀部肌肉的刺激性會有所不同,這項研究找來9名健康男性並透過十六個肌電圖訊號量測右臀部和軀幹肌肉的神經驅動力,結果顯示臀部功能得到改善之外還能特別增強臀部肌群,同時,那些患有髖關節何背部問題的人能有效的獲得改善。

彈力帶常見的訓練動作螃蟹走路
每次訓練時於膝蓋、腳踝與腳週圍綁上阻力帶,對於臀部肌肉的刺激性將會有所不同。

資料參考/NCBI、JSSM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訓練計畫需要安排休息日?出現這個現象表示你已經過度訓練

2022-03-28
路跑觀念體適能運動傷害健身話題

大多數有在進行運動或訓練的人都知道,適度的安排休息日對於身體的恢復有著絕對重要的關鍵,但相信有許多人只要不運動內心就會產生一股愧疚感,想要減少這種感覺得方式就是了解休息日替身體所帶來的好處,現在就讓我們來了解休息日吧!

過度訓練的問題
運動訓練計畫需要安排休息日?出現這個現象表示你已經過度訓練

安排休息日的3大好處

安排適當休息日對於一般運動者或職業運動員來說,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優點,例如休息能讓肌肉有修復成長的空間,同時也能有助於在家庭、工作和健身目標之間保持更好的平衡點,所以只要充足的休息就能讓心理與生理獲得充電。

好處1_幫助肌肉恢復與成長

無論是運動或訓練的過程中,都會消耗身體能量儲存或肌糖原,同時它還會導致肌肉組織的分解,因此給予足夠的肌肉恢復時間可以讓身體「修復受損組織」與「補充能量儲存」。但如果你沒有安排足夠補充肌肉能量與修復的時間,就有可能會導致痠痛進而影響下次訓練的成效。

好處2_克服肌肉適應性

肌肉適應性的原理指出,當我們承受大量運動訓練壓力的時後,身體肌肉會出現適應並讓它變的更有效率;簡單來說就如同學習新技能一樣,初期會出現一些困難的狀況,但隨著訓練時間的增加它就會慢慢的適應這樣的動作與強度,一但身體適應這樣的壓力之後,你想要更進步时就必須要增加壓力才會讓成果更往上提升。

但拼命的增加訓練壓力,將有可能會造成身體出現運動傷害的問題,這是由於我們身體能承受的壓力都有著一定的限度,你必須要循序漸進的增加訓練壓力,這也就是為何許多的專業教練會在課程中安排休息日的原因,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有計劃性的增加訓練時間與強度,同時安全的保持身體的健康。

好處3_預防過度的訓練

過度訓練一般來說都是與訓練量或是強度有關,這也就跟休息太少或是恢復的時間不足有關聯,這樣的情況也影響著大約60%的職業運動員和30%的一般運動員。然而,過度訓練也會影響我們的身體狀態與心理層面,有研究發現,這將會增加身體的體脂、脫水的風險以及降低性慾和情緒的失控等問題。所以,從另一個角度的思考看起,只要安排適當的休息時間就可以有效的降低過度訓練所造成的問題,也可以讓訓練的成效更加的良好。

休息日的重要性
適度的安排休息日對於身心靈和訓練成效提升都有著絕佳的好處。

安排休息日的關鍵點

每個人需要安排休息日的天數都不盡相同,必須要依據訓練的類型和強度而有所不同,美國運動委員會(ACE)建議,如果你主要進行高強度的運動或訓練的人,則應該每7-10天安排一次的休息日。另外,也有訓練計畫將會更密集的安排休息日,例如14天內安排兩次的休息日,這包含一次的被動休息讓身體完全放鬆休息一日及一次的主動性休息進行低強度訓練。如果你的訓練計畫是安排一整年度的,那休息日就有可能會包括休息日或是休息週這樣的規劃;同時也會安排交叉訓練或調整訓練類型及更改強度等等。

在2020年7月的一項研究中發現,有許多的運動員都有過度訓練的跡象,這包含常見的疲勞感、肌肉痠痛以及無法解釋的訓練成效下降的問題。因此,根據美國運動委員會(ACE)的說法,當你感受到煩躁、喜怒無常、難以入睡、食慾不振或者感到沮喪和壓力大的現象时,就表示你需要好好安排休息的日子,這时你就需要放下許多高壓的生活,讓身體有機會能適度的放鬆與恢復。

資料參考/health、medicalnewstoday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訓練前你有訓練過呼吸肌嗎?提升呼吸肌效能的3個訓練動作

2021-06-01
動學堂觀念呼吸訓練徒手訓練健身

想要在任何運動或訓練中脫穎而出,擁有充沛的體力與專注力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無論你是健身重訓的愛好者或是運動員,在擁有充沛的體能狀態下進行任何類型的運動項目,都能充分的達成原先設定的目標。然而,有時候卻會無緣無故的感受到筋疲力竭或莫名的煩躁感;或是在跑步機上進行跑步訓練時,發現自己的呼吸跟不上設定的速度,這其實都在於你的呼吸肌太弱所導致的問題。這篇我們將告訴你如何透過3個動作來訓練呼吸肌,並有效提升運動與訓練的成效。

呼吸訓練的動作
跑沒幾步就氣喘吁吁嗎?教你提升呼吸肌效能的3個訓練動作 ©ukrunchat

何謂呼吸肌?

有許多的研究都表示,訓練你的呼吸肌能提高運動訓練的表現。我們都知道人體大約由640-650條左右的骨骼肌所組成,但你也許有發現大部分的肌肉都沒有適當的獲得訓練;即使你在進行大量有氧運動時,這些肌肉也不會參與其中。然而,有效率的訓練呼吸肌將有助於提高心肺耐力,東京有明醫療大學校長本間生夫指出,人體肺部周遭有多達20幾條的肌肉,主要是協助人體進行呼氣與吸氣的動作,因此這些肌肉都統稱為「呼吸肌肉」,其中以肋骨間的肋間肌和肋骨下方的橫膈膜最具代表性。然而,訓練這組肌肉將有助於擴大和縮小胸腔的大小,所以千萬別忽視你的呼吸肌,它有可能就是你提升訓練成果的原因之一。

訓練1.啞鈴仰臥拉舉

步驟1:仰臥在長凳上,雙腳牢牢地放在地上並稍微分開。

步驟2:雙手握住啞鈴的一端,將其直接放在胸前。這時你的肘部應該稍微彎曲。

步驟3:收緊核心將啞鈴拉至頭頂。在你的身體允許的範圍內盡可能拉升它。

步驟4:將重量帶回到胸前的起始位置,然後重複相同的動作

訓練2.側角伸展式

步驟1:從瑜伽姿勢戰士 II開始,站在瑜珈墊上,向右邁出一大步(大約1m)。

步驟2:將右腳指向前方,彎曲膝蓋成90度角,並將左腿向右側伸展。

步驟3:再將右手肘放在右膝上。

步驟4:吸氣以指尖指向天花板的方式將左臂抬起。

步驟5:呼氣將手臂放在耳朵上方,沿著身體左側成一條直線。

訓練3.側棒式

步驟1:從側身位置開始,單邊肘部與雙腿和臀部著地,確保身體在一條直線上。

步驟2:接著將整個身體抬起,手腳放在地上。

步驟3:將臀部向下放,不要讓它接觸地板。

步驟4:將其恢復到起始位置,接著於另一側重複相同的動作步驟。

資料參考/greatist、menshealth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