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脂與增肌是許多健身人都十分關注的2件事,然而,想要減掉體脂肪通常都會建議增加消耗熱量,我們人體在消耗熱量上通常都會透過身體活動量(Thermic Effect of Exercise,TEE)、基礎代謝率(Basal Mebabolic Rate,BMR)及攝食生熱效應(Thermic Effect of Food,TEF)這三大塊。第一塊「身體活動量」只要我們透過多走路不搭車和多爬樓梯不搭電梯,就可以增加活動量;第二塊「基礎代謝率」這佔人體熱量消耗的60-70%,比起其餘兩塊都要來的重要,但卻因為大多數的人都認為要多運動才能燃脂,因此,時常被忽略該如何提升它;最後一塊「攝食生熱效應」這主要是因為我們在攝取食物的過程中,必需要對食物的營養素進行消化吸收與轉化代謝,因此,就會提供額外的熱量消耗,營養學家就把因為攝取食物而造成熱量消耗的過程成為攝食生熱效應。
透過上面的圖片我們可以了解這三大塊熱量消耗比例,以「身體活動量」和「基礎代謝率」的佔比最高,因此,當我們要開始瘦身減脂前就必需要思考如何提升它們的消耗量,由於各年齡層的基礎代謝率都有所不同,我們從15-29歲這段時間基礎代謝率將達到人生的高峰,因此,你會發現在這個階段無論怎麼吃,好像都不容易胖而且很容易就瘦下來,然而,只要超過29歲之後就很容易發胖,這就是我們的肌肉量開始減少,這也就是基礎代謝率開始下降的警訊。
舉例來說一名20歲成年男性原本的BMR為1580大卡;到50歲時他的BMR下降至1400大卡,這也就是說他的BMR每天減少180大卡,這相當於一片草莓吐司或一罐可樂的熱量。換句話來說,當他從20歲青少年到50歲中年時,因為,肌肉的減少造成基礎代謝率變低,即使食量與年輕時相同,但體脂肪也就會慢慢的累積上來,進而造成許多人中年發福的原因。
所以,你必需要知道所謂的基礎代謝率是指肌肉、大腦、心臟以及身體各大重要器官,為了要維持生命必需要消耗的最低能量。其中又以肌肉消耗的熱量為最多,這裡指的肌肉為骨骼肌(skeletal muscle),因此,我們要增加基礎代謝率就必需要透過運動與訓練,增加骨骼肌的肌肉量才能有效的燃燒熱量。
看到這邊一定有許多人都會問年紀與肌肉成長有關嗎?其實,人體肌肉這種組織十分的單純,只要我們能給予適量與固定的刺激,它就會開始長出強壯而有力的肌肉,因此,別說30-40歲的人就算50歲也可透過反覆的訓練,無論幾歲都可以打造出理想的身材與肌肉量。一旦我們的肌肉量增加,基礎代謝率就會隨之提高,同時,也因為要增加肌肉所進行的身體活動量也同步增加,這樣一來消耗熱量就會高出攝取的熱量,使得身體多餘的脂肪逐漸的減少。另外,也由於增加肌肉的身體比較容易消耗熱量,因此,就算偶爾稍為多攝取一些熱量也不容易在體內堆積脂肪,也就不容易變胖。
資料參考/t-nation、draxe
責任編輯/David
是否在減肥的日子裡,不斷規律運動以及控制飲食時,體重不但沒有隨著減輕,反而越來越胖?其實會肥胖的原因或許不是你的方式不正確,有可能是內分泌失調所導致!當作息不規律、壓力大時,都可能會促使內分泌失調,最後導致肥胖問題!以下5種比較常見的內分泌異常造成的肥胖,如你也有這樣問題早期發現並接受治療後,相信體重就會逐漸獲得改善。
這是生育年齡婦女最為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常見的症狀包括:月經少、肥胖、不孕、及男性荷爾蒙太高(如多毛症,青春痘),目前致病的機轉未明,但是學者們大部分都認為這與腦下垂體荷爾蒙分泌異常及胰島素高阻抗,而導致血中胰島素以及卵巢分泌男性荷爾蒙過高有關!然而肥胖的確可能會因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所導致,過多的脂肪細胞分泌荷爾蒙,干擾原本卵巢中正常荷爾蒙的運作,如有此情況建議尋求專醫生來監控飲食以及運動頻率,平時也需要保有良好習慣。
生長激素是由腦下垂體所分泌,會直接的對身體的各個組織與器官產生影響,當腦下垂體分泌生長激素的機能失常時,便可能導致生長激素分泌少。成人生長激素不足的時候,會有肥胖、膽固醇上升、心情低落、日常生活能力衰退、肌力低下、基礎代謝低下、疲倦、手腳冰冷等情況。除此之外,還會導致高血脂、肌肉張力降低、骨頭組成改變、運動能力及活動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增加。
高胰島素血症常會與高血唐(也就是糖尿病)搞混,但其實它們是不一樣,前者是胰島素過高;後者則是葡萄糖過高。當胰島素分泌過多時,會促使脂肪合成旺盛,造成油脂堆積。
庫欣氏症候群是指體內葡萄糖皮質素過多而併發臨床的症狀,如全身倦怠、月亮臉、水牛肩、中央型肥胖(腹部脂肪屯積,但四肢消瘦)、紫紅色之妊娠紋、皮膚變薄合併易瘀青等症狀,但可能的原因包括腎上腺腫瘤、腦下垂體腫瘤,或服用過多類固醇等情形都會造成此現象發生。
當婦女出現妊娠及停經期,因為性激素的改變,均可能出現肥胖症。然而過多的脂肪將導致體內雌激素生成量增多外,還會改變雌激素的代謝途徑。因此,當雌激素改變時,除了可以多攝取有關大豆異黃酮的食物、保健食品外,同也需要給專一醫生評估。
如有想減重的人但遇到以上症狀請立即就醫,不要自行嘗試更激烈的減重方法,以免造成身體更多負擔!後果得不償失。
資料來源/HERO HEATHLY&HOPE、NCBAA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