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頸椎病的人越來越多,且有年輕化趨勢。生活中,常見捧著手機、平板電腦的低頭族,長時間低頭會讓頸部肌肉勞損,再進一步就是頸椎病了。
很多人早晨起床或久坐,都會起身扭動下脖子,有的人在扭動脖子時,會聽到咔嚓咔嚓的聲音,這其實就是頸椎退化的信號。在中醫看來,如果平時體質虛弱、抵抗力下降,就會導致頸椎部位的血液循環差,抵抗風寒濕的能力下降,這時候若再受寒濕或受涼,椎體附近的局部肌肉、筋膜、經絡氣血不通,就會出現頸椎病的症狀。
受寒後,不僅脖子處僵硬、疼痛,甚至有的人整個後背都變樣了,就像有根無形的繩子拴住了後背一樣,拴得又緊又疼。物理上有個概念叫熱脹冷縮,應用到人體上就是寒邪會讓人體的筋骨收縮、疼痛。
對於這類頸椎病,治療上主要以溫熱的方法,如溫敷、艾灸、藥物熱敷、拔罐、火針等,通過 理療或針灸的方法疏通經絡、祛除寒濕,達到止痛的效果。
頸椎病是一種退行性病變,長期維持一個姿勢,如電腦族每天對著電腦伏案工作,頸椎就容易老化、得病,大半是日積月累的結果。最好的改善法是去除或減輕對脊髓、神經、血管的壓迫;減輕發炎與止痛;治療軟組織損傷,恢復頸椎穩定性;強化椎間關節及肌力;並改善不良姿勢習慣。
以下介紹 4 個可以有效緩解頸椎病的簡單動作。
漢代著名醫學家張仲景在《傷寒論》中記載的葛根湯,就是治療頸椎病的特效方,組方有葛根、麻黃、桂枝、白芍、甘草、生薑、大棗。
書中記載:「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者,葛根湯 主之。」這裡的項背強幾幾就是頸部強直、拘急不舒,也就是頸椎病的表現。
葛根具有解肌透表、舒筋活血、升舉陽氣的作用,對於頸部不適、緊張度高,甚至頸部疼痛都具有獨特的療效。一味葛根就能緩解頸椎病的症狀,日常保健時可以使用葛根 30 克水煎後當茶飲,或使用葛根粉 20 克沖服。
需要注意的是,葛根雖適用於頸椎病伴有高血壓、冠心病、腦梗死等疾病的患者,但服用葛根期間忌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酒、咖啡、辣椒、韭菜、羊肉等。另外,葛根不適合與烏頭類中藥同服,因為葛根含有的異黃酮與烏頭堿有對抗作用。
什麼是「Heho」?Heho = Health & Hope
我們有最豐富的健康、運動、休閒、養生、美食,和人生經驗的心靈分享……我們有動人的小故事,更有醫生、護理師、營養師等專家對於健康和生活的建議,為大家帶來健康與希望。而我們的小心願是:您能喜歡這份用心,並分享給您的朋友!
【Heho官網】
放暑假了,到哪都塞車⋯平日工作、熬夜、運動時,很多人習慣買瓶能量飲料來喝,因為裡面含有咖啡因、牛磺酸和維生素B群等提神成分。但營養師高敏敏提醒,喝能量飲料只能短暫提神,不代表可以解除疲勞,尤其是「這6類人」攝取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粉絲頁發文表示,能量飲料之所以能讓人有精神,大部分是因為裡面含有咖啡因、牛磺酸和維生素B群等提神成分:
咖啡因:協助提神、幫助代謝、燃燒脂肪、抗氧化
牛磺酸:幫助我們保持高強度或高腦力的重要營養素
維生素B群:幫助新陳代謝、穩定情緒、降低疲勞感
高敏敏提醒,人體會感覺疲勞、精神不濟,正是身體發出需要休息的訊息,若是靠喝機能飲料,只能說達到提神效果,而非真正能補體能,一定要先具備這個認知,才不會陷入疲勞負債。若長期喝提神飲料、不注重休息,也會讓身體的體力透支累積,進而影響健康。
高敏敏說,咖啡因是一種神經興奮劑,攝取後會刺激人體中樞神經系統,有消除睡意、提振精神、增加專注力的效果,但不代表能消除疲勞。咖啡因的作用一般可達3~4小時,隨每個人體質不同而效果不一。根據衛福部建議,成人每日咖啡因攝取量不應超過300毫克,若過量恐會產生心悸、睡眠障礙、心律不整等症狀。
至於添加牛磺酸跟B群,是因為當身體進行長時間活動,會開始耗損體內的牛磺酸,因而產生疲憊感、精神不振等現象,此時適當補充甲硫胺酸、半胱甘酸及維他命B6,身體會開始製造「牛磺酸」緩解疲憊感。
但高敏敏特別提醒,上述能量飲料所含的咖啡因、牛磺酸和維生素B群等提神成分,對於以下「6類人」需要更加注意攝取:
1.心血管疾病者:短時間內攝取較多能量飲料會改變心率和血壓。而能量飲不只有咖啡因成分,有些還添加了其他興奮劑,都會帶來負擔。
2.心律不齊者:短時間內大量飲下含大量咖啡因的機能飲料,容易造成心肌細胞過度釋放鈣離子,進而引發心律不整。
3.長期失眠者:飲料中的咖啡因含量會導致難以入睡,進一步減少總睡眠時間。能若是晚上飲用容易影響睡眠品質,使身體無法進入深睡狀態,甚至引發失眠。
4.孕婦孩童:避免咖啡因透過母乳傳遞給新生兒,加上某些配方所添加的草藥成分安全性尚未確認,也不建議哺乳媽媽們飲用。而未成年的孩子不應飲用:主要是咖啡因會干擾神經系統和骨骼的生長發育,且能量飲料通常碳水化合物含量也較高,經常喝可能會提升體重超重、肥胖及牙齒腐蝕的風險。
5.腸胃疾病者:咖啡因會刺激胃酸分泌,導致消化不良和泛酸。特別是有胃潰瘍和燒心症狀,或是喝完咖啡出現胃悶、胃灼熱、胃痛等症狀的人要少喝咖啡。
6.骨質疏鬆者:咖啡因具利尿作用,導致體內水份排出體外,使體內鈣、鎂、鉀等電解質的流失,因此將咖啡因列為造成骨質疏鬆的危險因子。
高敏敏指出,能量飲料屬於機能飲料,是藉由身體代償機轉提取儲備能量,將來還是要償還的;且機能飲料的提神時間只能延續約2~4小時,如果體能相當疲憊情況下飲用,不但提神效果變差,甚至消失;還會加速身體疲勞,種下健康隱憂。
美國小兒科學會也聲明,18歲以下的青少年不該飲用能量飲料,以免造成神經系統發展受損,以及危害心血管的健康。因此,高敏敏呼籲,能量飲只是輔助品,若想增進活力、緩解疲勞不適,最好的方式還是適當的休息加上充足的睡眠。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一項發表於《精神病學研究》的研究指出,青少年時期缺乏運動,將影響21歲成年後的心理健康狀況!研究顯示14歲時不運動,21歲時情感障礙、視覺感知障礙和妄想意念的可能性增加;其中男性21歲時焦慮症發生率增加,也跟青少年時不運動有關。這個研究提醒了孩子和家長,無論課業多重,也別忽略了運動!
該研究在2017年11月發表於《精神病學研究》雜誌,為一大型的出生世代研究數據來自澳洲昆士蘭大學妊娠研究,以1981-1983年昆士蘭州一家大型公立醫院接受產前保健的母親及其孩子為對象,分別在孩子6個月、5歲、14歲和21歲時進行追蹤。
研究團隊將這3,493名年輕人14歲時完成的體能活動問卷,分為「經常運動」、「不常運動」、「不運動」3個組別;到21歲時填寫的「年輕成人自我報告(YASR)」的心理健康狀況資料,包含「常見的精神疾病」、「與思覺失調有關的疾病」、「情緒和行為問題」。上述以邏輯廻歸分析,檢驗青春期的體能活動情形與成人階段心理健康狀況的關聯,並考量年齡、性別、身體質量指數和青少年精神病理學等因素。
結果顯示,14歲時「不運動」組,在21歲時出現「與任何情感障礙有關的終身診斷」、「妄想意念」以及「視覺感知障礙」的可能性增加。此外,男性在14歲時「不運動」,與21歲時焦慮症發生率增加有關。結果指出,青少年時期缺乏體能活動,會影響之後一些、但非全部的心理健康狀況。
針對這項研究,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教授徐錦興表示,這是超過20年的長期研究,研究結果具有相當的說服力。國內外亦有相關實證研究指出,運動對個體的情緒穩定有一定的效益,無論是青少年期、中年期,甚至是老年期,運動都有同樣的效果。
這項研究可貴之處是發現「運動對心理健康的益處」不僅會出現在「運動當下」,還證實這個效果會「持續發生」,再度證實了運動讓心情變美麗的論點。徐錦興呼籲,師長應多鼓勵學童參與運動,提高學童的身體活動量,不僅可改善體適能、促進身體機能,對情緒的穩定、成年後的心理健康也有絕佳效益。他也建議家長與老師可設計合宜的正增強或鼓勵機制,讓學童從運動中獲得樂趣,進而將運動融入生活,培養終生運動習慣。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研究顯示,青少年時期運動與否,與成年初期部分的心理健康狀況(情感障礙、妄想意念、視覺感知障礙)有關,這證實了心理健康的可預防性,以及青少年階段養成運動習慣的重要性。
董氏基金會歷年來的調查發現,「覺得很累」、「沒時間」、「沒有伴」是多數學生不運動的藉口。葉雅馨說明,青少年時期同儕是他們的重要他人,建議學校多設計「揪團」性的體育活動,透過夥伴彼此邀約運動,是幫助建立運動習慣的有效方式;同時觀念性的傳遞,例如累了更要運動、運動需要找時間等認知的建立也不可或缺。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