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在夏天來臨時到健身房運動後,在睡前身體熱到睡不著的經驗呢?很多人會選擇在晚上8、9點後避開下班人潮的時間去運動,因此運動完後離就寢的時間很近,尤其是夏天來臨時,即使開著冷氣也會感受到身體在發燙。這篇文章來告訴你,究竟是什麼原因在大量運動後讓身體發燙到睡不著,我們可以怎麼解決呢?超負荷訓練造成的後燃效應又會給身體帶來什麼效果呢?
相信很多剛健身完的人在夏天疫情期間進出公共場所量體溫時很難通過37度的檢測,我們常常在超負荷訓練後,產生身體發燙的現象,再加上天熱讓體溫迅速提升,常常要休息一下,讓身體冷卻後再量體溫,否則無法通過檢測而被拒絕在外。
最容易造成身體發燙是從事腿部訓練的時候,因為腿部的肌肉佔全身的肌肉總量一半以上,因此腿部充血的時間相對來的緩慢,至少需要三至四個小時的時間才會慢慢恢復,因此在充血的時候身體的血液會往腿部集中,並產生熱能。如果是從事上半身的訓練,如胸肌或背部訓練,只需要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充血,相對的比腿部訓練來的快速,因此腿部訓練的援慢充血,就是造成你晚上身體發燙的原因之一。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於2002年的一項研究中,以數位年輕男性運動員做為受試者,並要求他們完成30分鐘的高強度的重量訓練,其中包括握推、挺舉、深蹲等動作。重量訓練結束後,研究者持續觀察這些運動員的氧氣消耗量,結果發現,在重訓後的38小時內,他們的氧氣消耗量都明顯高於運動前的水準。
因此,氧氣是身體燃燒熱量時所需的必要元素,意味著這幾位運動員在高強度重訓後仍在持續消耗熱量,這也就是所謂的「後燃效應(after-burn effect)」,也是一般我們常聽到人家說,運動後會持續的燃燒熱量的概念。
然而並非每個運動都會造成後燃效應,必須是高強度的運動才會有後燃效應的產生,如超負荷的重量訓練、TABATA、HIIT、飛輪等訓練方法才會造成後燃效應,讓你的身體熱量能持續的燃燒,研究顯示最多可以燃燒48小時,但僅能幫助你燃燒7%至15%運動消耗時的熱量,因此,持續保持運動,持續燃燒熱量是非常重要的事。
想要成為巨巨的三個要件就是,睡眠、訓練跟飲食三項缺一不可,因為睡眠品質不好會產生瘦素、胰島素敏感度、飢餓素、皮質醇、睪酮、生長激素、類胰島素生長因素等荷爾蒙異常的狀況發生。簡單的說,當你睡不好就會直接反應在當天的訓練上,不僅表現沒有精神狀態時好,也容易疲備跟厭倦,大大降低持續運動的意願,甚至在過於從事超負荷訓練時,更需要安排休息及睡眠時間,建議在訓練腿部的前一天跟訓練當天提早一至兩小時睡覺,一方面是補充練腿日的精神狀況,另一方面練腿日會讓身體發燙,讓身體提早休息。
好的睡眠品質是剛入眠的90分鐘內,研究發現生長激素在這段時間分泌最多,然後這段時間睡得好的話,之後的睡眠基本上就會很穩定,如果一開始睡得不好,之後睡的再久都會覺得睡眠品質不好,因此先讓自己提早放下手機跟電腦,好好的讓身體放鬆,並適當的補充營養素,這才是持續運動的好方法。
在運動後身體發燙還要穿衣服睡覺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因為我們在睡眠期間的體溫會下降,身體核心溫度(又稱深層體溫)會從睡前的37°C逐漸下降,入睡後的4個小時,最低會降到36°度C左右,與白天清醒的時候,體溫會維持在37°C左右不同。
到了睡眠期間,身體核心溫度下降時,便進入深層睡眠狀態,身體就會啟動細胞自我修復功能,這時候高體溫的身體如果在沒有穿衣服的情況下入眠,不僅容易感冒,也容易蓋被子太熱,不蓋又太冷的情況發生,那不如就穿著睡衣,即使不蓋被子也不會著涼,至於睡衣的款式,可以依照個人習慣和季節來選擇,舒服的睡眠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建議在運動完時別急著馬上洗冷水澡,花5–10分鐘的時間做伸展運動,讓僵硬的肌肉得到放鬆,減少受傷的機會,你可以選擇做完伸展後再洗澡,或是先以溫水的方式沖泡澡,再慢慢轉為冷水,因為運動後身體的代謝廢物正隨著汗液排出,可以等排出完整後在進行沖泡澡。
另外,運動完後體溫較高,若用冷水沖澡,可能會使皮膚表層快速收縮,造成新陳代謝被打亂,體質較敏感的人,甚至可能會引起閉汗症或靜脈曲張等症狀,以溫冷的方式來沖澡,就可以舒緩身體發燙的不適感,或是可以用局部冰鎮的方式舒緩發燙肌肉的部位。並且在睡前可以將腿抬高,讓血液回流也能舒緩身體發燙的不適感,如果有持續的不適感,就要求助醫生給予醫療上的建議喔!
身為一位知名的健身YouTuber難道就不能拍拍教學影片上傳就好?幹嘛一定要上台去參加健體比賽而且一路要比到年底!以上這句話是運星編輯部在採訪PEETA葛格之前最大的疑問。對於這位健身圈的網路紅人,相信只要稍微有接觸過健身訓練或對於飲食控制有興趣的人,一定都有在YOUTUBE上看過「營養健身葛格PEETA」的影片,然而,目前已經擁有超過50萬訂閱戶的PEETA,在4年前以飲食營養教學搭配健身訓練的影片開始,讓當時在台灣所有想透過運動及飲食進行瘦身的人都認識了他。為了解決以上這個重大的問號,這次運星編輯部將特地獨家專訪PEETA,聊聊為何不好好只當個健身YouTuber就好?
以前的PEETA體重曾經高達110公斤,然而,少吃多動的傳統瘦身觀念對他來說其實一直都沒有什麼效果,因此,他從小就開始放棄瘦身減肥這件事情,反而逼著自己當一個快樂的胖子就好;直到有一天他發現自己不能在這樣胖下去,因此,他開始嘗試多吃肉與蔬菜並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這樣的飲食改變讓PEETA在18歲時成功的瘦到80公斤左右,到了之後他才知道這是所謂的「低醣」飲食法。
然而,瘦了大約有30公斤的他發現,瘦下來的自己因為肩太窄導致臉的比例過大,因此,他便開始計劃加入健身房想讓自己身型比例看起來可以更好,然而,在當時沒有任何的重訓觀念的他,只好自己亂練或花錢請健身教練來進行指導,對於自己這段在健身房的過程PEETA坦言,現在回過頭來才發現,當時教練所教的某些訓練動作根本是錯誤並且十分詭異。
直到進入了大學,PEETA選擇了跟營養相關的食品科系並加入學校的健身社團,回憶起當下,PEETA表示,當時在學生時期每天除了跟著大家一起訓練外,就是吃飯跟睡覺這兩件事,因此,當時的我在肌肉的成長速度上十分的驚人,加上雖然加入的是健身社團但大家練的方向都比較偏向健力這塊,這也是我以目前來說肌肉與肌力成長最快的時期。後來因為在學校持續有接觸到跟健身有關的課程,並且加上漸漸對於健身訓練這塊越來越有興趣,因此,畢業後回到台灣的我就去考取一些有關健身的證照,並開啟了健身教練的路。
一般來說,許多人在重量訓練2-3年之後,因為沒有看到進步就會萌生放棄的想法,這件事情在PEETA身上也曾發生過。PEETA直言,其實這樣的過程我也有過,在健身2-3年之後心中就會開始產生了迷網,不知道自己到底在練什麼再加上訓練的成績也沒有大幅度進步,因此,就一直照著原本的訓練方式,讓每天的訓練就如同例行公事一般。然而,面對這樣的困境PEETA也根據過來人的經驗建議大家,可以嘗試轉換一種訓練方式(這也就是週期性訓練的重要性),就如同我在大學時期加入健力社之後,才開始進行多關節以及大重量的訓練,那個時候我才發現我的肌肉找到突破的缺口,讓整體的肌肉量獲得大幅度的提升。另外,在健身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許多的困難,但要記著千萬不要先想著放棄,你必需要找出新的目標與方法並持續堅持下去,相信總會有突破困境的一天。
也許有許多的人都認為健身YouTuber不就是拍拍片就好,根本不會去參加比賽!然而,當我們聊起上台比賽這件事時,PEETA告訴我們在兩年前他剛畢業回到台灣,與朋友想說趁著能參加青少年組最後一次的機會上台去跟眾多健身同好教量一下。PEETA表示,之前在健身房自己訓練時看到的人總是那幾位,再加上認為自己的身材已經屬於超壯型的上台一定沒什麼問題,然而,殊不知到了比賽現場一看,才發現自己根本就像沒練一樣的身材,完全沒有辦法跟在場要上台的選手們相比。同時,也正因為有這樣一次的比賽經驗與視覺性的衝擊感,讓我自己重新檢視的訓練目標以及肌群弱點,逼的自己要更加勤奮的學習與訓練。
在今年他也為自己設下了一個「比到年底」的目標,PEETA表示,這次所設的目標是對於自己這兩年來的訓練成果總檢視,另外,我也想要看看自己對於自我管理這件事可以達到怎樣的程度,因為,只要是選擇參加比賽的當下我就必需要把自己當成一個預備參賽的選手來看待,除了加強訓練與控制飲食之外,我還要學習如何有效率管裡我的時間,才能讓原本所設定的目標獲得更好的成果。同時,我也必需要放棄掉許多的生活習慣,例如有朋友找吃飯、喝酒或唱歌時,我都必需要優先考量到隔日的訓練計劃與進度而果斷的拒絕他們,讓每天的身材與狀態維持到最好。
從今年2月開始決定參賽到第一場比賽,PEETA只花了短短的3個月就拿到了5月的第一場FIT MODEL賽事獎牌,因此,針對於備賽的訓練過程調整他又是如何準備?PEETA表示,在決定參加比賽並誇下海口要比到年底時,我就立刻去請教了戰車老師Scott教練該如何調整,因為畢竟比賽前的訓練跟我們日常一般的訓練不同,Scott教練當時給我的建議就是先訓練比動作時的姿勢,再從這些姿勢中找出弱點肌群來進行加強,訓練技巧方面就是先注重肌肉的感受度再去慢慢的增強肌力方面,這過程有點像是我們從新回到新手期的樣子,因此,我在二月開始加強的就是三角肌中後束、三頭外側、中胸外側以及背闊肌寬度,並讓訓練回到運用較輕的重量較多的次數,讓肌群的感受度以及肌肉神經的連結性變的更好為主,接著到4-5月準備比賽之前就開始推比較重的重量,並試著提升整體的總訓練量,讓一些平常比較弱的肌群獲得更大幅度的成長。這樣的方式等於是讓自己的心態與訓練方式重新歸零,同時,找尋出自己未曾注意的地方,並重新加強訓練讓整體變的更加強壯及完整。
【延伸閱讀】WNBF自然健體職業組世界冠軍在台灣
對於備賽的飲食準備PEETA坦言,雖然我自己是讀營養相關科系畢業,但之前的那些飲食觀念都是來自於書本及各種研究文獻資料,然而,這些營養學的知識都是為了讓人可以透過正確的飲食方法變得更加健康,所以,在針對備賽飲食準備上一直沒有太多的經驗值,也正因為這樣我特地去請教許多健美界的前輩及選手們,想看看他們都是如何準備賽季時的飲食,最後,我發現每位選手在吃的東西都不會有太多變化,首先,你必需要找到自己喜歡並適合腸胃的食物,在吃下去之後不會產生脹氣或消化不良的情形,然後每天每餐幾乎都吃一樣的東西,這除了可以更精準的計算熱量與營養素管理外,也是對自己身體適應與腸胃舒適最好的關鍵點。千萬要記得!你可以在訓練時運用不同的方式來刺激肌肉的成長,但對於腸胃我們必需以固定的食物來進行,這樣的方式會讓我們身體能更加健康外,還能在心情上更愉快及減脂速度加快。
這次為何會參加WNBF台灣自然健美公開邀請賽?PEETA表示,其實就是想看看自己身材的極限可以練到什麼程度,尤其,我們經常透過影片看到國外那些上台的健美或健體選手,但我們都不知道它們是否有用藥或是使用什麼奇怪的東西,怎麼可以練得這麼壯。因此,這次參加WNBF在後台看到許多自然健美的選手,透過努力就可把自己的身材練得這麼好這麼大隻,反觀自己的身材可能只有它們的60-70%程度左右,因此,也就更加深自己未來需要努力的動力與目標的設定,同時,也堅信自己在身材成長上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可做。
【延伸閱讀】備受健身界注目的WNBF國際自然健美賽事
當最後聊到,如果想要挑戰舞台之前有哪些需要重新調整?已經有3場比賽經驗的PEETA表示,當想要參賽起的那一刻,就必需在心態上做出一些調整,首先你一定要讓自己「反普歸真」!因為,接下來你必需要把一些生活中的雜事,例如朋友聚餐、下班約喝酒或是假日出去玩,這些跟訓練無關的事情通通先暫時拋掉,這時候的你腦中只需要做好訓練與備賽飲食這兩件事,然而,當你讓自己呈現出這樣狀態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生活過的更加規律且身體變得更加健康,然而,當賽事結束後就會看見一個更不同的自己,所以,想要讓自己變得更不一樣嗎?快去參加一場健美或健體賽事看看吧!
圖片提供/PEETA FITNESS
訪談、撰文/David
高強度間歇訓練(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簡稱HIIT)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有效燃脂並強化全身肌力,又擁有「時間短」的好處。以下是一套設計給跑者的HIIT訓練菜單,分為動態熱身和主課表,花30分鐘在家訓練,就可能獲得降體脂、增加全身肌力等巨大效益﹗
近年相當流行的HIIT是結合高強度訓練及間歇訓練而成的運動類型,特色是透過短時間的高耗能運動,搭配較長的恢復時間兩者切換。據美國運動醫學會指出,雖然每個人身體不同,無法計算出確切數字,但HIIT的燃脂效率可能比穩定型態的訓練高出25-30%。而結合各種肌力訓練動作的HIIT,可幫助增加全身肌力,這是跑者在間歇跑中無法獲得的。
訓練頻率 : 每週1-2次,可選擇在非跑步日進行。
流程:
.3分鐘 動態熱身(各動作持續30秒,組間休息30秒)
.1分鐘 休息
.6分鐘 主課表動作1.至3.,各動作持續1分鐘,循環2次
.1分鐘 休息
.9分鐘 主課表動作4.至6.,各動作持續1分鐘,循環3次
.1分鐘 休息
.9分鐘 主課表動作7.至9.,各動作持續1分鐘,循環3次
步驟1:身體站直,雙腳併攏雙手自然下垂,靠近身體側邊。
步驟2:跳起時將雙腳往外側盡量張開,雙手自然張開往頭上拍(也可不拍手)。
步驟3:落地時回到步驟1動作(落地過程中雙腳屈膝緩衝,以保護膝蓋)。重複30秒鐘。
步驟1:原地垂直跳,期間運用肩膀穩定幫助上下跳躍,跳起時腳離地的距離越少越好。
步驟2:重複30秒鐘。
步驟1:身體站直,雙腳併攏腳尖朝前。
步驟2:雙腳向外側跳到比肩膀寬的位置,臀部向後推下蹲,期間背部保持挺直,雙手輕輕按壓大腿內側以打開膝蓋。
步驟3:回到步驟1站姿。重複30秒鐘。
步驟1:身體站直,雙手叉腰。
步驟2:將右腿向前後擺蕩到舒適的幅度,期間雙腳都打直,並保持核心與臀肌穩定。
步驟3:維持15秒後換邊。兩側共做30秒鐘。
步驟1:做一左腿在後的弓箭步。
步驟2:將雙手臂向上向後伸展,然後放低。
步驟3:用右腳出力回到站姿,切換成左腿在後的弓箭步。重複30秒鐘。
步驟1:身體站直,雙腳伸直,上半身向前彎曲到雙手觸地。
步驟2:用雙手繼續向前爬行,保持雙腿筆直、臀部不下垂,呈現近高平板式的姿勢。
步驟3:雙腳用小步往雙手移動,盡可能靠近雙手,最後再回到步驟1起始位置。重複30秒鐘。
動態熱身結束,休息1分鐘,再接續以下動作。
步驟1:身體站直,雙手插腰。
步驟2:左腿做1/4深蹲,右腿盡可能向前伸展,同時腳尖觸碰地板。
步驟3:回到起始位置,接著右腿分別向右、向後進行與步驟2相同動作。
步驟4:雙腿換側。重複1分鐘。
步驟1:以伏地挺身起始動作開始。雙手打開與肩膀同寬撐在地面,身體保持挺直。
步驟2:手臂下壓時,將右腳往上抬起離地20-25公分。
步驟3:回到起始位置,並再次下壓,這次換左腳往上抬。兩側換腳重複1分鐘。
步驟1:身體挺直,雙腳打開與肩同寬。
步驟2:挺胸,右腳向後方跨出一大步,直到右膝蓋接近地面為止,同時盡量保持前腳小腿與地面垂直。
步驟3:用左腳力量站立起,右腳順勢向上擺動,以右腳趾觸碰向前伸平行地面的左手。
步驟4:換另一側,重複1分鐘。
重複做1.至3.,共做2個循環後休息1分鐘,再接續以下動作。
步驟1:身體站直,膝蓋微彎,深蹲向下直到雙手撐於地面,雙手與肩同寬。
步驟2:用力將雙腿後蹬,身體呈現伏地挺身的預備姿勢,並完成一個伏地挺身動作。
步驟3:屈腹跳回到深蹲姿勢。
步驟4:將雙手往上伸直,收小腹用大腿肌肉帶動身體往上跳躍。
步驟5:降落回地面後回到步驟1,重複1分鐘。
步驟1:雙臂伸直掌心向內,手握啞鈴自然下垂;雙腳與肩同寬,膝蓋彎曲上身前傾。
步驟2:吐氣以背部出力,將啞鈴拉至胸部兩側,此時肘關節超過後背。
步驟3:暫停數秒,然後吸氣緩慢回到步驟1起始動作。重複1分鐘。
步驟1:仰躺在地,手肘在身體兩側位置,手臂彎曲。
步驟2:將右膝蓋靠胸部移動,同時左手臂向前推動。
步驟3:回到步驟1起始位置,換另一側。重複1分鐘。
重複做4.至6.,共做3個循環後休息1分鐘,再接續以下動作。
步驟1:身體站直,雙腳與肩同寬,雙手握住一個啞鈴的一端。
步驟2:彎曲膝蓋,將臀部後推,背部保持挺直,將啞鈴往後方擺蕩穿過兩腿之間。
步驟3:臀部用力往前推,讓身體回到站立姿,同時讓啞鈴自然往上擺盪。
步驟4:回到步驟1,重複1分鐘。
步驟1:身體直立,右腿向前(或向北)跨出弓箭步。
步驟2:推動前腳以回到站立起始姿勢,右腿重複動作1跨出弓箭步,而方向接續為東北、東、東南、南。
步驟3:切換成左腳跨出弓箭步,並做同步驟2的圓周運動。重複1分鐘。
步驟1:以棒式為起始姿式。
步驟2:抬起左腿,右手臂向前伸展,停留5秒後放下。
步驟3:抬起右腿,左手臂向前伸展,停留5秒。
步驟4:兩側輪流,重複1分鐘。
重複做7.至9.,共做3個循環。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