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昨晚有好好睡覺嗎?「睡眠呼吸中止症」是指睡眠過程重覆發生上呼吸阻塞,使呼吸間歇或中斷,並於停止呼吸一段時間後,突然短暫塞住或倒吸一口氣,導致睡眠時出現明顯的打呼,嚴重甚至會造成呼吸道完全堵塞而窒息,更會影響睡眠品質。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簡韶甫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是常見的睡眠呼吸障礙,若有長期疲勞、白天嗜睡、淺眠多夢、嚴重打鼾及被發現睡覺時呼吸暫停,要小心該疾病上身。
此疾病好發在男性、中老年、肥胖、酗酒、心血管疾病、下顎短小及服用安眠鎮定劑之病人,且常伴隨有精神不集中、頭痛、口乾、睡著時被嗆到或喘氣、脾氣暴躁不易控制。
大約25%的成年人有某種程度的睡眠呼吸中止障礙,睡眠呼吸障礙會造成白天嗜睡和注意力不集中,增加事故發生的風險。研究表明,患有嚴重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人發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的2倍以上。
簡韶甫說明,睡眠呼吸中止症可分為中樞性、阻塞性及混和型3種,中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起因於心臟衰竭;阻塞性則因睡眠過程中,控制呼吸道的肌肉張力降低,導致喉嚨變窄而影響呼吸。
由於呼吸中止會導致血液中氧氣濃度下降和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嚴重失衡時會刺激腦部喚醒病人使呼吸次數增加,以改善氧氣及二氧化碳失衡的狀況,許多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睡眠呼吸異常,睡眠中斷頻率增加導致疲勞和嗜睡。
睡眠呼吸中止症診斷 簡韶甫指出,臨床診斷可參考呼吸中止指數亦即每小時發生呼吸中止的次數.根據吸中止指數分為正常、輕度、中度與重度:
正常:每小時小於5次
輕度:每小時5~15次
中度:每小時15~30次
重度:每小時30次以上
他補充,進一步可安排睡眠多項生理檢查以診斷是否確實有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標準的睡眠多項生理檢查,患者需要在睡眠實驗室中睡一個晚上,至少記錄6小時睡眠期間的生理訊號。
其中記錄腦電圖、肌電圖及眼電圖以區辨病患睡眠期別,並同時記錄打鼾聲音、心跳速率、呼吸氣流、胸腹起伏、血氧濃度、身體姿勢、腿部肌電圖等訊號偵測睡眠中發生的呼吸、肢體抽動或其他障礙。另外可以使用家用監測設備來監測呼吸、血氧飽和度和心跳速。
簡韶甫表示,治療的目標是在睡眠期間保持呼吸道暢通及減低危險因子,有效的治療日常保健將消除睡眠障礙及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持續性正壓呼吸器:使用正壓呼吸器產生的氣壓以維持睡眠過程中呼吸道通暢。經過學習後,可以在家使用。
佩戴適當的面罩:面罩非常重要,以免因舒適度不佳而減少治療的意願與效果。
避免飲酒和鎮靜劑:酒精和鎮靜劑會加劇嗜睡,增加發生事故的風險。同樣,服用抗焦慮藥或鎮靜劑入睡的人應與醫療保健提供者談談這些藥物對睡眠呼吸暫停的影響。
減重:對肥胖或超重的人非常有幫助,通過飲食變化,運動或手術治療來達成減重的目的。
他補充,針對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的病人,手術是另一種選擇,手術也可以與其他非手術治療結合使用。包含重塑上呼吸道的結構、懸壅垂軟顎咽成型術、上顎及下顎前移術等等.不過需要與醫師討論治療目標,預期結果和潛在併發症。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根據哈佛醫學院團隊發表在《Nature》一項研究成果顯示,哈佛的布魯斯(Bruce Yankner)教授等發現,神經元的興奮程度是決定壽命長短的主要因素,興奮程度高的人壽命較短,而長壽的人神經興奮程度較低。然而這是科學家第一次發現神經系統活動影響人類壽命的證據,不僅如此,教授團隊還揭示了背後的分子機制。
跟就研究顯示,降低神經系統興奮性,調節胰島素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訊號通路,能延長壽命。這項研究同期發表於《Nature》上的評論性文章,許多專業人士都給予這個研究高度的評價。
首先,衰老會影響神經系統,這雖然是正確觀念,但是背後的分子機制還不清楚,然而阿茲海默症等衰老相關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就是明證。實際上已經有一些科學家觀察到,神經系統的訊號可以影響生命體的衰老速度。顯然,神經和衰老之間,是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的,只不過這背後的機制還不為人知。在過往的的研究,最多就是探索特定神經元存在或者不存在,與線蟲的壽命相關,並沒有人研究神經系統的活動狀態,是否會影響衰老的進程,連線蟲相關的研究都沒有,更別提哺乳動物、甚至是人。
根據教授團隊的想法表示,既然大家都對神經與衰老之間的關係感興趣,尤其是人體內是否存在這樣的關係,那就直接研究人體,畢竟之前已經有研究表明,大腦基因的表達變化可以將年輕人與老年人區分開來。同時他們分析比較長壽組(85歲以上)和非長壽組(80歲以下)基因表達的差異。然而研究結果讓研究人員大吃一驚。與80歲前去世的老年人相比,85歲以後去世的老年人,神經興奮相關基因表達量顯著降低。研究人員認為,這個結果暗示,長壽可能與神經興奮性較低有關。不過,科學家觀察到的現像,到底僅僅是相關性,還是有因果關係?研究人員也在第一時間想到了這個問題,並在研究衰老的模式生物線蟲中,探索了神經興奮性與衰老之間的關係。為了保險起見,研究人員從遺傳、分子和細胞的角度,在線蟲身上開展研究,結果證實:改變神經的興奮性確實會影響壽命,抑制就延長,增強就縮短。
團隊就注意到了REST蛋白在老年人大腦中的作用,許多基因的表達受這個REST蛋白的調控,而且REST蛋白對大腦有保護作用。在那些神經興奮相關基因表達下調的長壽人群中,都發現了REST基因大量表達的痕跡。而且,那些基因的表達下降,確實與REST基因表達上升呈正相關。總之,研究人員認為,活化REST或者降低神經元的興奮性,可能是減緩人類衰老的一種方法。不過,雖然神經過度興奮會表現為肌肉抽搐、情緒波動和思想變化等,但是這個研究還不能告訴我們,個人的行為、思想和情緒是否會影響壽命。儘管如此,這也不影響科學家從人類行為的角度去探討長壽這個問題,畢竟從分子分子機制上是可行的。
但是,衰老過程真的是非常複雜。如果想全面了解科學家在衰老領域的研究最新進展,不如聽從醫師的指示,從日常生活保健做起,多運動、吃健康食物,以及多放鬆心情,這樣就能延緩老化,以及能促進身心健康。
現在的上班族每天都有很長的時間盯著螢幕,就算下班之後,也是手機不離身,隨時在低頭滑手機,這樣長時間下來,脖子自然就會酸痛不舒服,這時利用適當的伸展來緩解這些問題,並同時伸展到脊椎與胸口,讓人輕鬆酸痛說掰掰!
步驟1:一開始,先以瑜珈嬰兒式做準備動作,將額頭與小腿脛骨緊貼地面,保持這個姿勢,做幾個深呼吸,放鬆自己的情緒跟身體。
步驟2:準備好後,將雙手背後反握,並且提高雙手。
步驟3:將身體重心往前移動,順勢提起臀部並深深地吸氣,讓頭底著地,盡量伸展手臂與身體,保持這個動作 10 秒。
步驟4:接著從臀部開始,慢慢地帶回身體,並重複這個動作 5 次。
步驟5:完成 5 組動作後,回到一開始的準備動作,將雙手放在雙腿旁,放鬆一下肩膀與手臂的肌肉。
利用這樣簡單的一個動作,就可以快速地消除惱人的肩頸酸痛。如果有這個問題的朋友們不妨可以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