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眼睛乾癢或淚液變多就是乾眼症嗎?出現這幾個徵兆就趕快治療
1
眼睛乾癢或淚液變多就是乾眼症嗎?出現這幾個徵兆就趕快治療
2
運動不分年紀!專家:輕度運動就能降低心血管退化
3
冷凍減脂後更要運動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

眼睛乾癢或淚液變多就是乾眼症嗎?出現這幾個徵兆就趕快治療

2024-03-07
話題 保健 觀念

現代人生活與3C產品密不可分,每天久盯手機、電腦螢幕,也讓「乾眼症」上身,成為常見的文明病之一。除了眼睛感到乾澀外,當出現灼熱、疲倦感,甚至異常的淚水分泌時,都有可能是乾眼症的警訊,若出現以下「乾眼症徵兆」,應及早求助眼科,以利及早治療。

「乾眼症」成為常見的文明病之一。

網友熱議TOP6乾眼症徵兆

每天下班眼睛乾澀又痠癢?總是忍不住用手揉?小心你是乾眼症上身!《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乾眼症徵兆」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乾眼症徵兆排行。

視力模糊

眼睛疲勞

對外界刺激敏感

眼睛發紅

淚液多

眼睛刺痛

不只乾癢 淚液過多也是常見徵兆

觀察近3個月內網友針對「乾眼症徵兆」相關話題的討論,可以發現「視力模糊」、「淚液多」皆是網友經常提及的症狀。當眼睛表面的淚液分泌不穩定,不論是過多或過少,都可能影響到光線折射,引起視力模糊。

有網友提到自己就是「因隱形眼鏡戴太久,導致乾眼」,指出時常超時配戴隱形眼鏡,便可能會使眼睛表面過度乾燥,進而刺激到神經、導致淚液過度分泌,造成視野模糊,讓有乾眼煩惱的民眾表示「嚴重到似乎24小時一直流淚」,深受眼睛嚴重不適與視力不良所困擾,直呼痛苦。

「視力模糊」、「淚液多」皆是網友經常提及的「乾眼症徵兆」症狀。

眼睛常疲勞、乾澀 需留意乾眼症

而容易感到「眼睛疲勞」也是不少網友點出的乾眼症徵兆之一。當眼睛常感到疲倦、酸澀,甚至感覺睜不太開眼、想睡覺時,很有可能就是乾眼症的前兆。有人就發文分享「我每天的閱讀量非常大,看書看電腦滑手機,常覺得眼睛用久了會痠會乾」,找醫師診斷後竟發現是「嚴重乾眼」。

有網友建議「點日本高級的眼藥水,和用熱毛巾熱敷眼睛,來舒緩眼的疲勞」,也有人說可以「多吃一些花青素、維生素C比較高的補品,比如智利酒果、藍莓、櫻桃之類的」,指出除了可試著透過熱敷讓眼部放鬆,多補充葉黃素、花青素等,能有效改善眼睛疲勞的營養素也有幫助。

不過也有醫師提醒,「日常照護就要做好,才能舒適一整天」,認為比起事後治療,平日就做好眼部養護更重要。

畏光、怕風也可能是乾眼症狀

另外,乾眼症也容易出現如畏光、怕風等「對外界刺激敏感」的反應。不穩定的淚液薄膜,也可能提高眼睛對環境的敏感度,進而引起不適,像是有民眾表示自己因為乾眼症而有畏光反應,常常「很想把眼睛閉上」,並提醒有同樣困擾的網友,除了尋求專業眼科醫生的診斷與治療外,也需「自己調整作息+運動」,才是「治本」的不二法門。

乾眼症的症狀剛出現時往往容易被忽視,但若長期不予理會,對眼睛的傷害恐不斷提升,除了長時間感到不適,更可能引發視力問題。因此若你也有以上提及的乾眼症徵兆,別忘了及早尋求專業醫療協助,讓我們抱持正確的護眼觀念,共同守護這扇連接世界的「靈魂之窗」吧!

延伸閱讀:

看電影總是哭到不能自己?心理師揭真相:你所掉的眼淚是為自己哭

為什麼會長針眼?針眼多久才會好?「針眼大全」在家靠4招就能救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不只眼睛乾癢、疲勞⋯淚液多也要注意!網熱議6症狀恐「乾眼症徵兆」

 

/ 關於優活健康網 /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不分年紀!專家:輕度運動就能降低心血管退化

2020-03-04
話題生活觀念保健健身

許多年長者都會質疑自己年紀一大把了還適合運動嗎?無論是真的擔心、還是不運動的藉口,大家都會擔心是否自己開始運動的時機已經太慢了。不過根據研究指出,就算是70歲才開始做一些輕微的運動,都還是對心血管有改善效果的。然而運動的好處說不完,小至讓人精神好,大至降低心臟病、中風、糖尿病、骨質疏鬆甚至失智症的風險。

©thehealthpoint.co

對於平時不做任何運動的老年人來說,或是現在只能做一些輕度的活動,但是,能夠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嗎?這些疑惑已經在許多研究中研究出來,不管幾歲運動都不嫌晚。

中年開始運動,死亡率降低了30%~40%

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針對315,059位年齡介於50~71歲的人進行分析他們每星期運動時間與死亡率的相關性。根據研究發現,那些從40~61歲之間才開始運動的人,即使在這之前的大半輩子他們都沒有運動,但是一開始運動後,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性死亡率都降低了30%~40%,下降的幅度跟一輩子都在運動的人差不多,證明中年運動為時不晚。

©fitfatherproject.com

輕運動也可以降低心臟衰竭機率

此外,另一個來自《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心臟衰竭》期刊的研究顯示,美國多個醫學中心的聯合研究團隊針對137,303位年齡介於50~79歲的婦女,平均追蹤了14年,分析運動與罹患心臟衰竭的關係,結果發現即使是休閒式的身體活動像是走路、或輕度的運動,就可以降低30%罹患心臟衰竭的機率。根據研究表示,輕運動其實對身體某種程度上也有良好的效益。

久坐不動最不利,70歲以上每天輕度運動一小時就足夠

從剛剛的這些研究就能夠歸納出,稍微動一動都比久坐來得好。根據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者在《PLOS ONE》上發表了一項研究,就發現久坐與認知功能退化有直接的關聯性。這些久坐不動的人,心臟病、代謝性疾病的風險都是最高的。此外,一項刊登在《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追蹤了5,861位平均78.5歲的婦女,發現與久坐不動的婦女相較,每天只要多1個小時的輕度活動,就可以降低14%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也可以減少8%罹患所有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因此,建議一般人千萬不要攤在椅子或是沙發上就動也不動,每隔30分鐘就起來上個廁所、喝個水,對健康是加分的,同時也可以把做家事的時間,和玩手機、追劇、工作的時間穿插起來,比如工作半小時就起來去洗衣服,拖拖地什麼的,避免長時間坐著。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何于甄
何于甄

冷凍減脂後更要運動

2017-09-21
專欄減脂保健瘦身運動部落

「如何瘦小腹、瘦大腿」是運動愛好者最常詢問的問題,而教練也經常告訴大家,沒有局部瘦身,若要好身材,則需全身訓練。但是在這個忙碌的社會中,許多人很難有時間固定練到身體的每一寸肌肉。而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有一個最新的技術叫做冷凍減脂,能夠解決這樣的問題,達到局部瘦身的效果。

冷凍減脂後更要運動

何謂冷凍減脂?

冷凍減脂療程最適合運動後效果不佳、希望立即達到效果或者預算足夠,沒有時間運動的民眾。所謂的冷凍減脂是利用脂肪不耐冷,會自我凋零的特性,透過攝氏4度C到5度C的溫度,選擇性地針對脂肪細胞作用,並啟動脂肪自發性凋亡機制,再藉由身體代謝溫和排出體外,所以不會造成身體代謝上的負擔。經過一次的療程,即可減少脂肪厚度,約1-3個月即可見到成效。
 

有些人不管怎麼運動,局部的某些部位就是瘦不下來,例如:後腰、小腹,這些較沒有關節的部位,如需瘦下來,則必須去做一些像重訓的額外訓練。所以若在情況許可下,利用這樣的方式進行體態雕塑,能夠達到不錯的效果。

要快速看到效果,運動絕對不能少

關於術後恢復,其實不只是醫美療程,其他像是身體受傷,大部的醫生都會教你盡量不要運動,否則會恢復得慢。但現在喜愛運動的民眾越來越多,有的人甚至一天不動,就覺得渾身不對勁。因此,當做完療程後,我建議可以從緩慢的快走、跑步、再到重訓循序漸進的恢復,當然,也建議可以以數量的多寡作為運動強度的考量。
 
每個人因體質與生活習慣的不同,效果也有所不同。若你本身就是有運動習慣的民眾,恢復的速度反而會更快,疼痛時間也會減少,整個效果相對加分,所以,若能持續運動便能慢慢恢復。其實醫生的觀念當然還是提倡運動,只是有些民眾可能太過忙碌,做完之後若醫生沒有提醒運動,他便會開始鬆懈下來,久而久之,便開始習慣不運動的生活。所以無論做什麼療程、吃什麼食物或者做什麼運動,只有持續下去才是維持效果不變的道理。
 
這個道理就如同老年人,如果他們超過一周沒有起來走動,肌肉便會開始萎縮,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喜愛跳土風舞、散步這一類型的活動,其目的就是為了讓身體持續產生動能,避免肌肉快速萎縮。

運動是維持健康的途徑 但勿過度

我本身就有運動的習慣,也親身體驗過這個療程,那次做完後,我仍維持平時重訓的習慣,的確後腰的贅肉也沒有再回來了。
 
這個概念也同懷孕,如果平時就有運動習慣的女性,醫生也建議可以持續的運動以幫助生產順利,因為我們的腦袋都有腦內啡和賀爾蒙,如果突然停止運動,身體開始會不習慣,反而會影響自我的情緒,過去在運動中得到的成就感便會消失不見。
 
我不認為體脂肪很低的體態真的對身體有益,因為身體的一些資源是儲存在細胞脂肪裡面,如果全身的體脂肪皆很低,免疫力會受到傷害,也容易生病。

運動是維持健康途徑,但適度就好

多吃蛋白質 少碰刺激性食物

不僅要保持輕微的運動,術後的飲食控制也尤為重要。在冷凍減脂的恢復期間,建議少吃刺激性;像茶、咖啡這樣的食物。多吃蛋白質,因為身體恢復一切的基本就是蛋白質,像是豆類、牛奶都是不錯的選擇,這樣方能恢復得更快。
 
醫美的目的並不是要每個人都變成明星,主要是在於要如何讓自己變得更美更健康,同時,冷凍減脂也是另一種輔助,讓你在有限的時間內,控制自己像要的狀態,達到更想要的效果,對於生活或工作也都會有一定的幫助。
 

參考資料:感謝Coolsculpting 酷爾塑平冷凍減脂原廠提供原理與患者照片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關於何于甄多次路跑與半程馬拉松,歷時4年
在教練指導下重訓經歷5年

醫學經歷
現任
雅丰時尚診所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緻美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學經歷
台北及林口長庚醫院外科住院醫師 
台北及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住院醫師 
台北及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總醫師 
林口長庚醫院外商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台北及桃園長庚醫院美容中心專任主治醫師 
羅東博愛醫院整形外科與美容中心兼任主治醫師 
長庚大學醫學系畢業 
日本埼玉醫科大學交換學生 
美國爾灣 (Irvine) 醫學中心整形外科部臨床研習 
加拿大多倫多病童醫院暨醫學中心整形外科系臨床研習
 
中華民國手外科醫學會會員 
中華民國整形外科醫學會會員 
台灣外科醫學會會員
台灣顯微重建外科醫學會會員 
美國整形外科學會國際代表會員 
亞洲乳房重建學會會員
美國愛力根原廠認證水滴形隆乳亞洲區培訓認證醫師
法國高德美原廠認證舒顏翠雕塑臉型培訓認證醫師

/ 關於何于甄 /
何于甄

經歷

台北及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住院醫師

台北及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總醫師

林口長庚醫院外傷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日本埼玉醫科大學交換學生 美國爾灣 (Irvine) 醫學中心整形外科部臨床研習

加拿大多倫多病童醫院暨醫學中心整形外科系臨床研習

美國愛力根原廠認證水滴形隆乳亞洲區培訓認證醫師

法國高德美原廠認證舒顏翠雕塑臉型培訓認證醫師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