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一場有效的訓練,或在馬場上跑出好成績,那麼在這之前就該仔細考慮該把什麼食物塞進胃裡。透過正確飲食,身體較能照著預期運行,運動後也較易恢復,並減少受傷或生病機會。賽前一餐(通常為早餐)對跑者來說最為重要,食物必須是高碳水化合物混和少量蛋白質,避免高脂、高纖,讓人有飽足感又能提供足夠能量。以下針對長跑訓練或馬拉松比賽前,能兼具準備快速、提供飽足感、補充所需養分的能量食物。
香蕉是大多數馬拉松賽事中最常見的補給品,而跑步前適合吃下易消化的輕食,香蕉正是個好選擇。首先,香蕉中富含耐力運動中需要用來提供能量的碳水化合物(醣類),且內含維生素B群、鎂,可協助體內蛋白質與醣類代謝;此外,豐富的鉀成分有助肌肉與神經功能,減少大量排汗後的抽筋情況。國外研究以騎單車15分鐘測試,吃半根香蕉跟喝進相同比例的運動飲料同樣能為身體補充所需能量,且比運動飲料多了抗氧化營養素。
建議搭配:香蕉+豆漿
香蕉富含豐富的鉀、鎂離子,豆漿則有鈉離子,兩者搭配可補充因排汗流失的電解質,也能維持體內鉀鈉平衡。這套組合有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質幫助肌肉生長與修復,複合式碳水化合物成分提供良好的醣類來源,能提升運動效益加速恢復。
燕麥有助於跑者的營養素相當多,例如β-葡聚醣(Beta-Glucan )不只能幫助補充碳水化合物,也被研究出能降低上呼吸道感染(醫學稱URTI,指發生在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發生率,這是很多馬拉松選手和耐力運動員容易罹患的疾病。燕麥是含有最多礦物質錳的食物之一,可降低跑者因低血糖而發生「撞牆期」的機會。
要注意的是,燕麥形式多樣,各種形式燕麥有不同含量的膳食纖維,而膳食纖維多寡影響消化與賽中想上大號的機率;建議選擇纖維量較少的快煮燕麥,在賽前至少2小時吃一小碗,讓身體好好消化並提供營養與能量。
建議搭配:燕麥+低脂牛奶
牛奶提供蛋白質,燕麥提供碳水化合物補足能量,但部分人體對牛奶會產生不適,應視身體狀況飲用。此外,市面上便利超商或藥妝店有販售結合多種水果、穀物的燕麥棒(部分統稱為能量棒),方便補充。
吐司容易消化又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選擇白吐司或全麥土司,在上面塗些果醬或花生醬,不只能增加飽足感,也能提供額外的蛋白質。要注意的是,吐司補充碳水化合物的速度雖快,但與香蕉相比需要較多的量,兩片吐司約等於一根香蕉。
建議搭配:吐司+果汁
喝新鮮的柑橘、莓果、香蕉或葡萄打成的天然果汁,能補充跑步時失去的電解質,也較不易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要注意的是,跑前應避免喝柳橙汁之類含有高果糖糖漿的果汁飲料,或含山梨糖醇的梨汁和蘋果汁。
資料來源/Runners Connect、Trail Runner Magazine、Runner’s World、COSMOPOLITAN、楊承樺營養師、澳門政府體育局
責任編輯/Dama
運動訓練後該立刻吃東西補充消耗的糖原嗎?關於這點你要先問看看自己訓練後的恢復時間有多少!當訓練之間的恢復期少於8小時,你應該在第一次訓練後就盡快吃東西,達到最大地程度的恢復,因為糖原儲存在運動後的「窗口期」比其它任何時候都快。根據澳洲體育學院研究人員的說法,在早期恢復階段,少量多餐的補充高碳水化合物零食,會比一口氣吃一頓大餐更有效。無論你攝取液體還是固體形式的碳水化合物,其糖原儲存速率都沒有區別。
研究表示,運動後糖原的存儲有三個不同的階段。第一階段在最初的兩個小時內補給速度最快,為正常速度的150%或1.5倍;在隨後的4個小時內為第二階段,速度減慢但仍高於正常水平;在前述兩個階段之後,糖原的補給生產恢復正常速率也就是第三階段,這時再進食碳水化合物仍可以加快糖原的恢復,對於每天訓練兩次的運動員來說,都是最重要的。
運動後盡快進食,糖原補給更快的原因有兩個。首先,進食碳水化合物會刺激胰島素釋放,進而增加肌肉細胞從血流中吸收葡萄糖的量,並刺激糖原合成酶的作用。其次,運動後肌肉細胞膜對葡萄糖的滲透性更高,因此它們比平時候能吸收更多的葡萄糖。不過,對於24小時或需要更長時間的恢復期,只要你在每24小時內補充足夠的能量(卡路里)和碳水化合物,至於碳水化合物攝取的類型和時間點就不再那麼關鍵。
為了快速恢復,大多數研究人員建議在運動後早期,最好是在4小時內,攝取1–1.2克/公斤的碳水化合物。如果你的體重是70公斤,則需要在運動後4小時內攝取70–84克碳水化合物。即使你在深夜結束訓練,你仍然需要開始進食以補給能量,所以不要空著肚子上床睡覺!為了有效地補充糖原,你應該繼續定期地攝取碳水化合物。如果你長時間不吃東西,糖原的儲存和恢復將緩慢下來。
養過倉鼠嗎?大家應該都知道倉鼠相當喜歡跑滾輪,常常在籠子裡跑個不停,而看著滾輪中努力運動健身的倉鼠,實在令人覺得相當療癒。每日郵報報導,英國有名熱愛跑步的39歲男子狄恩·歐沃 (Dean Ovel),日前在自家後院打造了一個高6英呎 (1.8公尺) 的巨型木造滾輪,他將在這個滾輪上連續跑24小時,為當地醫院的失智症患者募款。
這位兩位孩子的爸爸來自英國艾塞克斯郡邵森德鎮 (Southend),他一直在尋找能夠為當地醫院募款的創意,直到他有一天福至心靈,想出了這個點子。
狄恩說,這個想法是他在挑戰另一個「10天內完成8個馬拉松」慈善募款行動時想到的。他說,當時他想到,「我需要一個能夠有『交際』功能的挑戰,而不是像這樣一個人孤零零地跑著,這樣才能吸引更多人的關注。」於是,當他後來與同事聊到這個計畫時,並談到不想在枯燥的跑步機上連續跑一整天,而且這一點都不吸睛,其中一位建議說,那何不試試大型「倉鼠滾輪」呢?這個點子像閃電一樣打中了迪恩,於是他便利用幾周的時間,以及500英鎊 (台幣2萬多元) 的資金DIY打造了這個重達65公斤的巨型滾輪,他準備在當地一家購物中心的中央大街上,在眾目睽睽之下完成這項慈善活動,因而認為心理因素可能是他最大的挑戰。他說,「真的像一隻倉鼠在一個大輪子上,並在大家注視的目光之下跑個不停實在會令我很不自在,而且我會很在意是否會在眾人之前跌倒。」
狄恩的38歲妻子長久以來一直為他的一些大膽但出於善心的舉動所困擾,不過,這次聽到這麼瘋狂的概念,她也只能淡定地搖搖頭走開。狄恩說,「她知道我頭腦裡會有怎樣瘋狂的想法,所以,我知道她這個搖頭而去的舉動,等於是同意我放手去做了。」
其實這種給跑者用的大型「倉鼠滾輪」並不是什麼創新。知名運動品牌在一些大型馬拉松前的博覽會上都曾建置過類似的裝置,讓跑者上場體驗,嘗試一下當倉鼠的快感。有些除了測速儀,甚至還連接上了發電設備,像最近的2015台北馬拉松expo就有,看你能夠讓幾個字發光。
狄恩過去跑馬拉松的最佳成績是3小時13分,而為了完成這項任務,他目前每天在巨型滾輪上練習。這個滾輪剛完成的時候,狄恩的29歲弟弟麥特,自告奮勇地當了第一個「白老鼠」,然而他上去跑了沒多久就跌了下來。狄恩表示,這巨型滾輪並不像一般倉鼠用的塑膠滾輪會慣性地一直轉動,一旦亂了腳步,巨型滾輪的速度很快就會慢下來。狄恩目前在滾輪上的最長紀錄是連跑2小時,但他希望能在正式挑戰那天到來之前,拉長到可以連跑3-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