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職棒大聯盟全壘打、打點與安打紀錄保持人張泰山,將於今年球季加盟澳洲職棒聯盟阿德雷德鯊魚隊,預計將於十月底出發前往澳洲,球團執行長Nathan Davison在13日特地來台為張泰山舉行加盟儀式,為張泰山披上49號球衣,表達球團的重視。
40歲的張泰山不輕易言退,為延續自己對棒球的熱愛,選擇在澳洲職棒重新出發,加盟阿德雷德鯊魚隊。球團對於這位台灣棒壇指標性球星百般禮遇,球團執行長特別來到台灣,選定W Taipei為張泰山舉行加盟儀式,也免費提供機票、住宿,並將生活所需打理完善,也邀請張泰山全家人一起到澳洲。Mr. Davison特別強調,球團非常重視張泰山的加入,希望張泰山能發揮他的球技、經驗與領導能力,將台灣的棒球文化帶到澳洲。
在13日舉行的加盟儀式上,張泰山在阿德雷德鯊魚隊的球衣正式亮相,球團執行長Mr. Davison親自為張泰山批上49號球衣,歡迎張泰山的加入,已經準備好三壘手的位置給張泰山,也期待300轟能在澳洲出現。此外,南澳棒協會長Mark Snelgrove也對張泰山的加入表示歡迎,期待搭起台灣與澳洲棒球的橋樑。徐生明遺孀謝榮瑤也特地到記者會現場,獻上花束祝福張泰山的下一段旅程。
在中華職棒奮鬥20年,張泰山留下包括全壘打、打點與安打等各項難以被超越的紀錄;為證明自己的身手,張泰山去年遠赴日本獨立聯盟,加盟德島藍短襪隊,成為德島隊史上第一位台灣球員。在藍短襪期間張泰山也協助教練團指導後進,獲得球團高度肯定,在他離隊後,藍短襪隊宣布他的四十九號球衣在球隊永久退休。
返回台灣後,張泰山在中華棒球協會的安排下,參與多項基層回饋活動,傳承自身經驗;並擔任U18世界盃青棒賽中華隊客座打擊教練,擔任教練期間,張泰山仍維持自主訓練,不輕易言退,就是希望能有一線機會,延續球員生涯,擁抱自己最熱愛的棒球,如今加盟澳職阿德雷德鯊魚隊,而在張泰山前往澳洲之前與泰山企業合作落實回饋基層,共同關懷、回饋棒球子弟及基層教練少棒錦標賽興穀盃、原棒球關懷盃盛事,泰山與泰山一同為台灣棒球深耕及培育努力。張泰山預計將於十月底出發前往澳洲。
張泰山表示,對自己的棒球生涯不設限,也不特別強求300轟的紀錄,只專注在當下的每一件事,抓住每一次打球的機會;張泰山強調自己非常喜歡當球員,珍惜穿球衣的時光,他說「這是我愛棒球的方式」;記者會上也特別感謝經紀公司寶悍運動平台,讓自己能夠繼續當球員,也開玩笑說像在「嫁女兒」,嫁到日本又嫁到澳洲,也自比是台灣Manny,是棒球浪人。經紀公司寶悍運動平台為勇於逐夢的張泰山開發一系列專屬限量紀念商品,包括紀念球、T恤等特色商品,全系列限量100件,並於今 (13) 日宣告販售。
資料提供/寶悍運動平台
責任編輯/妞妞
小時候,尋寶遊戲是我們最愛玩的遊戲之一,因為那時的我們,對於身邊發生的人事物皆充滿著好奇心,不論是自己或是和同伴一起合作尋找,都顯得刺激又有趣。
長大後由於生活的忙碌加上環境的變化,漸漸地這些記憶也離我們越來越遠。
定向越野(Orientering),源自瑞典語,本意為借助地圖和指北針來穿越未知的區域。簡單來說就是在只有地圖的情況下,必須依照上面圈圈的指定檢察點,完成打卡後回到終點。除了體力之外,還必須要有臨場反應及路線規劃的能力,才有辦法完成,可以說是一個與智慧結合的活動項目,不分男女老少、皆可參加。
這個風靡全球的運動,在世界各地也有著不同的名稱:台灣、日本皆稱為定向越野、香港稱做野外定向,中國大陸則稱為定向運動。雖然翻譯不同,但其精神皆是相同的。
國際定向越野的競賽類型可分為:順點賽,包含短距離、中距離、長距離及超長距離賽。接力賽、積分賽、夜間定向、百米定向、常設定向等,其種類有:徒步定向、登山車定向、滑雪定向、沿徑定向。
由於地形的關係,在台灣最常見的便是徒步定向了。它是一種以步行或跑步方式進行的耐力運動,需要大量的使用腦力思考和集中力。進行時沒有指定路線,運動員利用地圖和指北針,自我判斷前進的路徑和方向,以便能快速到指定的多個控制點。
登山車定向:使用登山單車來做移動,徑比徒步定向來的遠。
滑雪定向:開始於1980年,在雪地裡進行,路徑也會比徒步定向遠。
沿徑定向:參加者必須沿著指定路徑徒步進行,到訪所有路旁的決定點,而控制點標誌則放在離開路徑的不遠的山林地勢裡,路線較簡易,其所有年齡、性別、殘疾人士皆可參加,也是少數無差別的全民運動。
上述的順點賽和積分賽也是目前最常見的。
順點式是在最短時間內按「順序」通過的參賽者就是冠軍。所謂的順序就是要順著走,所以若未按順序者進行,則會取消參賽資格。
而積分賽則是可以讓參賽者自己規劃路線,在指定的賽區內去找到大會所設立的打卡點,根據地形難度及遠近,每個檢查點的分數也會有所不同。
知道了規則之後,賽前的預備也是不可少的。
上述提到地圖和指北針是定向越野最重要的輔助工具,除此之外大會還會給你電子打卡系統,我們必須把它套在慣用的手指上,以方便到檢察點時,順利打卡。
跟一般的越野及路跑賽不同的是定向越野需自行規劃路線,他可能會經過山路、水路等不同地形。也因此,個人的裝備就顯得很重要了。輕便服飾、越野鞋、哨子、水袋等都是定向越野的基本裝備,因為我們都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所以齊全的裝備除了保護自己外,也減少了途中許多的不便。
有別於一般地圖,定向越野的地圖上多了許多顏色。利用各種顏色表示前進的難易度、植物分布等。各種符號代表地面的特徵,如石塊、地洞、建築物等。
一般來說,不管拿到怎樣的資料,我們肯定是將資料的內容面對自己,才能看得清楚,但是定向越野的地圖恰恰相反,我們首先拿的方向應該是保持水平,然後轉到你要向前行的位置。
再來就是規劃路線了,在此項運動當中,這部分就是關鍵,因為它比的不只是體力更是智慧,所以若有好的規劃能力,就有更正確的方向,既能節省體、又能準確到達。
跟一般運動比起,定向越野相對來說是一個非常安全的運動。因為通常在比賽前,這些路線都是大會親自規畫、實際行走過的,所以絕對是在安全範圍內設置這些打卡點,同時也能增進快速決斷、解決問題的能力。
現代的我們,一切都太方便了,找不到路就用Google Map,只要臉書一打卡,就知道你在哪,但可曾想過若有一天,當這些東西瞬間消失時,我們該怎麼辦?
回到最初、回到小時候,和朋友或家人來場有趣的定向越野,一起增加美好的回憶吧!
資料提供:中華民國定向越野協會鄭僥龍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