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坐不到半天,甚至什麼事都不做躺在床上…你的肩頸痠痛、下背痛就一一浮現嗎﹖痠痛因素很多,肌肉筋膜症候群正是其中一種常見原因,然而筋膜需要靠自身重量或輔助工具壓力來深層刺激,才能達到真正放鬆,進一步緩解惱人痠痛。運動星球與藍海學苑特別攜手開設「肌能系貼紮與筋膜放鬆實戰技巧」課程,讓我們回顧8月22日第一堂課重點,如果你是痠痛苦主、相關從業人員卻沒學過這些技巧,千萬別錯過9月25日的第二堂課!
為了讓專業理論和實務技巧兼具,「肌能系貼紮與筋膜放鬆實戰技巧」課程請來物理治療師許憶婷,以及職能治療師李瑋兩位專業人士,以先講述理論、後實際操做的方式,為緩解痠痛的每階段方法打下基礎。課程重點從最基本的身體感知訓練開始,接著階段性教導自我肌筋膜放鬆的正確技巧、機能系貼紮,更印有完整講義讓大家回家也能複習,把課堂上獲得的知識扎扎實實帶回家。
什麼是身體感知﹖該怎麼覺察﹖這麼基本的身體能力,為什麼我們平常都忽略了﹖物理治療師運用雙手指互點/閉眼雙手指互點等簡易的小動作,讓學員將身體感知的能力具體化,並指出增加你的身體感知,不只能有效率的提升動作技巧、訓練到希望加強的部位,更能達到正確的放鬆、維持適當的身體姿勢、避免疼痛與病症發生。
揮別身體痠痛困擾 講到放鬆肌筋膜,許多人家中已有滾筒、花生形按摩球等小工具。而物理治療師進一步教我們如何挑選適合自己、適合放鬆部位的工具。例如花生形按摩球因為雙球形的特點,適合用於脊椎兩側肌肉,可避開脊骨突起,如果選擇可調式按摩球,更能符合不同體型的使用者。
肌筋膜放鬆技巧的大原則是透過緩慢、適當且持續的垂直力量,刺激自己的肌肉和筋膜。要特別注意的是,操作時可不是越痛、越久,效果就越好,最重要的是適合自身狀況,而每個動作建議45-120秒之間。現場,物理治療師還特別針對下背痛族群的腰部肌肉、頸部痠痛族的肩頸肌肉,實際教學運用花生形按摩球、小球幫自己放鬆,對愛好運動者甚至一般人都相當實用。
貼紮到底有沒有效﹖貼紮該怎麼貼﹖雖然馬拉松賽場常見選手身上有紅、藍各色貼布,但多數人仍對貼紮相當陌生。其實不只馬拉松選手,其他運動員、一般人緩解痠痛、運動防護都可以使用,職能治療師更指出連馬都能使用!
肌能系貼紮有兩種主要目的﹕緩解不適症狀、預防症狀產生;而預防是透過引導正確動作模式和支撐穩定組織來達成。職能治療師不僅深入介紹貼布的組成、張力變化和操作原則,更帶著學員剪裁布、撕除襯紙、徒手拉長改變張力,並運用肢體擺位做到符合自己目標的貼紮效果,更進一步針對腰部和頸部痠痛教貼紮方法。但要注意的是,頸部不適合貼紮,脖子痠痛要貼的是肩膀,且分支多寡、張力大小都有一定的先後順序規則。
課堂全程,不只是「學」痠痛緩解知識,更直接「用」在自己的身體上。這堂「肌能系貼紮與筋膜放鬆實戰技巧」課程,絕對會成為痠痛苦主人生中最實用的一課!
課程主題 基礎痠痛預防-肌能系貼紮與筋膜放鬆實戰技巧
課程時間 2019年9月25日(三) 14:00~17:00 (請提早半小時報到)
課程地點 台北市民生東路二段141號1樓 (城邦書房)
報名時間 即日起開放報名、額滿為止。
課程費用 原價NT$2,000、早鳥價NT$1,600 (早鳥優惠至8/31。報名費含按摩花生球1顆、肌能系貼布1卷,也可報名時多購買)
注意事項 請學員自備輕便運動衣物,便於課程現場實際操作動作。
主辦單位 運動星球
課程詳細內容與報名資訊請點選「活動通ACCUPASS」報名網
大腦裡的腦內嗎啡可以安定情緒、提高專注力。大部分的人都知道面對壓力時會透過吃美食來宣洩,但是根據國外一項研究出,是因為咀嚼會產生腦內嗎啡讓情緒安定下來,並非食物讓人安定。因此從中研究出運動能瞬間使大腦分泌大量腦內嗎啡,緩解壓力的效果比吃東西好外,腦袋思考能力與智商會較高。
根據研究顯示,運動是最能排出壓力的良藥。一般人以為運動就只能強健體魄、增加免疫力,但你可知道嗎?運動其實也可以很療癒身心。人體在運動時,腦袋就會釋放腦內嗎啡,幫助情緒穩定並提高專注力以及智力。根據研究顯示,運動瞬間使大腦分泌大量腦內嗎啡,緩解壓力的效果比吃東西還好。不僅如此,運動還有預防疾病與治療的功效。許多專家都表示,人活著就要動,因為運動能預防生病就必須維持肌力、耐力、心肺功能,以及柔軟度等,來達到健康,然而治療身體疾病,運動也是其中一個方法。
根據美國醫學期刊《The Lancet》發布了一項有關的精神病學的大型研究結果,這個研究團隊是由英國牛津大學以及美國耶魯大學團隊合作的研究報告,他們分析了120萬人的運動狀況,在這裡面他們發現能紓壓憂鬱症的心理運動最熱門的3種為:「團隊運動」、「騎單車」、「娛樂運動」。娛樂運動(Recreational sports)雖然中文翻譯成娛樂運動,但其實也是一種團隊運動,與第一項的團隊運動項目相比,第三者指的是比較低強度且只是為了好玩,像是娛樂性質較高的籃球、足球活動(不需要計分的那種),然而在這前三名的運動裡面都有一項共同點就是:有氧運動
根據美國杜克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如果正常人每一個星期花上約60分鐘的時間運動,罹患憂鬱症的機率就會降低50%,換句話說,一個正常人每個星期只要增加1個小時的時間做有氧運動,像是騎單車、打拳擊,得到憂鬱症的可能性就會減少50%。此外杜克大學的精神科主任醫師特別強調:「很多對心臟好的東西也是對抗憂鬱症有非常好的效果,而運動就是其中之一!」
運動是以自然方式獲得體內補償,以產生安定作用,很多孩子成績變好,甚至有的還出現繪畫、數理或體育等某方面資優的表現。像是國外研究團隊指出某些NBA球員測出智商頗高,是因為腦內嗎啡讓他們專注,然而專注才能在高度競爭壓力的環境中表現優異,因此,研究團隊也在懷疑腦內嗎啡分泌多寡與智力高低有關。所以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這句話不一定正確。
資料來源/Healthline
責任編輯/妞妞
現任
Fit Strong飛創國際專任證照講師
TPPPC孕產婦訓練/PS型體訓練專家認證
Fit Asia 台灣/中國講師 FEA台灣/中國講師
2016~2018 體育署運動企業認證合作講師
IFBB運動營養專家/康復專家講師
IFBB業馀健體比基尼選手
FB 筋肉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