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定你也缺乏蛋白質?蛋白質是人體健康重要的營養來源,更是肌肉訓練、減重成功的關鍵。你平常以為自己吃很多,但會不會其實缺乏蛋白質還不自知呢?本文用一張表檢視你是否可能缺蛋白質,更進一步讓你知道聰明攝取蛋白質的7大要點。
因為受到減重或偏食的影響等,不分老少,缺乏蛋白質的人愈來愈多。請試著檢視以下的項目,即使只有1個項目符合,也有可能是缺乏蛋白質徵兆!從今天起,請務必重新考慮三餐的內容。
蛋白質分成3 餐,1 餐至少要攝取15g,就能預防蛋白質不足。因為希望從事肌肉訓練等激烈運動的人稍微多攝取一點蛋白質,所以,設定1天100g,1 餐30g為目標。正在進行瘦身的人,如果留意攝取1天80g,1餐25g 的蛋白質,就不會變得憔悴或蒼老,可以健康地瘦下來。
※ 依據體格、運動量和目標等,所需的攝取量因人而異
※ 蛋白質的目標量是根據日本厚生勞働省「日本人的食事攝取基準(2020 年版)」
不管努力進行再多的肌肉訓練,如果缺乏形成肌肉的原料「蛋白質」的話,就無法增加肌肉量,也不會提高肌力。而且,勉強進行減重,反覆減重&復胖的話,肌肉會不斷減少,反而變成很難瘦下來的體質。換句話說,為了 提升肌肉訓練的效果&減重成功,必須在每日三餐中不斷地補充蛋白質!
此外,缺乏蛋白質還會引起各種毛病。原因在於,皮膚和頭髮是以蛋白質構成的,而且荷爾蒙和免疫物質等的調整、將訊息傳送到腦部的神經物質的生成,也都與蛋白質息息相關。容易疲倦、手腳冰冷、記憶力或注意力下降,也都是因為缺乏蛋白質。有的人會因缺乏蛋白質而荷爾蒙失衡,提早出現更年期障礙之類的症狀;或是免疫機能下降,變得容易罹患感冒等疾病。
蛋白質是由多種胺基酸所組成,但是在20種必需胺基酸當中,有9種無法在體內製造。所以,每天三餐從各式各樣的食材中攝取蛋白質很重要。
POINT1從各式各樣的食材中平均地攝取
肉、魚、黃豆.黃豆加工食品、蛋、乳製品這些含有豐富蛋白質的食材,品項繁多,但是除了蛋白質之外,所含的營養素卻各有不同。為了養成攝取均衡營養的飲食習慣,要注意將動物性蛋白質、植物性蛋白質摻雜在一起,從各種不同的食材中攝取。因為喜歡吃肉所以一直只吃肉,蛋比較容易料理所以一直只吃蛋,像這樣﹁只吃某種食材﹂,不僅會營養失衡,還會擔心味道吃膩了之後無法長久持續下去。
POINT 2不要勉強吃討厭的食材
「蛋白質要從各種不同的食材中攝取」是理想,但是沒有必要勉強吃下討厭的食材。例如,「雖然討厭納豆,但是為了身體健康必須努力吃」,像這樣勉強進食的話,用餐這件事就會漸漸形成壓力。用餐時首先請重視「愉快享用,吃得美味」。除此之外,「自然而然地將蛋白質加入餐點中」是養成健康用餐習慣的要訣。
POINT 3為了避免攝取過多的脂質,要去除肉類的脂肪
攝取屬於動物性蛋白質的肉類時,希望大家注意的是脂肪。脂肪擁有肉類才有的鮮味,但是攝取過量的話,恐怕血液中的中性脂肪或膽固醇會過剩。食用肉類的時候,最好多費點工夫,例如盡可能挑選脂肪少的部位、切除肥肉,或是以網架烘烤等方式除去脂肪的部分。因為絞肉的脂肪是摻雜在裡面的,所以要注意攝取的分量。雞肉去除黃色的脂肪和雞皮,就能防止攝取過多的脂質。
POINT 4做得清淡一點,然後添加調味料,就能減少鹽分或砂糖的攝取量
豆腐、納豆等黃豆加工品很適合搭配醬油,所以我們有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攝取了過多的鹽分。最好使用酸橘醋和檸檬汁等,在調味料方面下工夫之後食用。此外,本書的食譜是以一般的調味去標明調味料的標準。患有高血糖或高血壓的人、想要預防這些疾病的人,試著以稍微少一點的用量來完成料理,也是一個好方法。而且,食用的時候,配合每個人的身體狀況或喜好來添加調味料才是健康的做法。
POINT 5即使有幾天無法充分攝取蛋白質也OK
蛋白質是希望大家每天好好攝取的養分。但是,因為「工作忙碌」、「身體不舒服」、「沒有胃口」等各種不同的理由,有些日子裡無法達到預定的蛋白質攝取量。但是,即使有幾天無法充分攝取蛋白質也OK!並不會有「因為少吃到一次充分的蛋白質,所以已經沒用了」這種事。等時間充裕或心情輕鬆之後,再重新開始就可以了。即使很緩慢也沒關係,重要的是能持續進行下去。
POINT 6忙碌的人可以把乳酪等食物當成點心
「只靠三餐也許無法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建議為此感到不安的人,也可以藉由點心來攝取蛋白質。例如乳酪、優格、便利超商等處所販售的即食雞肉、魚肉香腸或水煮蛋等,有各種不同的來源可在工作等的空檔簡便地攝取蛋白質。也可以飲用牛奶或優格飲料(請盡可能選用不太含有糖分的商品)。
POINT 7腸胃虛弱的人,先從容易消化的植物性蛋白質開始攝取
動物性蛋白質在消化吸收時需要能量。在那之前不怎麼吃肉的人,突然吃下一大堆的肉,胃可能會消化不了,或是身體感到疲累。腸胃虛弱的人,首先從容易消化的植物性蛋白質開始攝取。此外,如果在晚上快要睡覺之前攝取動物性蛋白質的話,因為睡眠中腸胃也必須運作,所以身體沒有休息。建議在午餐時食用肉類。如果是晚餐的話,記得要在就寢的3個小時前食用。
• 本文摘自台灣東販,主婦之友社著《高蛋白增肌減重料理151:醫學博士監修!6大食材特調,均衡好吃無負擔》一書。
本書特色
✓ 缺乏蛋白質,是各種毛病的根源!
皮膚和頭髮是以蛋白質構成的,而且荷爾蒙和免疫物質等的調整、將訊息傳送到腦部的神經物質的生成,也都與蛋白質息息相關。容易疲倦、手腳冰冷、記憶力或注意力下降,也都是因為缺乏蛋白質。有的人會因缺乏蛋白質而荷爾蒙失衡,提早出現更年期障礙之類的症狀,或是免疫機能下降,變得容易罹患感冒等疾病。
✓ 正在健身、減肥?平時熱愛運動?
養生抗老、增肌減重絕對不可忽視「蛋白質」!從今天起,將三餐改變成有意識地攝取蛋白質,5年、10年後的健康狀態或外貌就會產生很大的差異!
✓ 讓身體更健康,食材的攝取很重要!
蛋白質是由多種胺基酸所組成,但是在20種必需胺基酸當中,有9種無法在體內製造。所以,每天三餐從各式各樣的食材中攝取蛋白質很重要。
✓ 豐富多樣的料理,平均蛋白質含量15g以上!
雞肉、豬肉、牛肉、魚肉、黃豆、蛋, 營養均衡又美味的特調食譜,色香味俱全,每道蛋白質含量超過15g!輕鬆補充身體所需,用吃的就能擁有更健康的身體!
更多《高蛋白增肌減重料理151》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
無論是在減肥或是減脂的你,一定都有聽過間歇性斷食法 (Intermittent Fast)!這種飲食法在國外非常熱門,除了可幫助減輕體重及降低罹患疾病外,還有許多國外研究專家指出,它對於身體新陳代謝的好處作用,遠比一般的飲食方式要來的健康且有效。但是,真的長期可以這樣嗎?讓我們看看專家怎麼說。
有許多的人都會認為禁食將會迫使身體降低新陳代謝速度,來適應並節省體內的能量消耗,這樣的疑問理論上是對的,所以,到底間歇性斷食對於身體的新陳代謝是好還是不好?根據專家表示,每個人都有長時間熱量攝取不足將導致新陳代謝下降的觀念,但是根據國外研究表示,短時間進行間歇性斷食的人,實際上,這樣的飲食方式可以增加新陳代謝而不是減緩新陳代謝,短期的執行會促進脂肪的燃燒效率,但是太長時間的執行將會導致反效果。
新陳代謝與肌肉有關嗎?其實他們的關聯性非常大。我們都有聽過減肥會導致新陳代謝下降,有部分的原因是因為減肥的過程讓肌肉減少,因此,新陳代謝率的降低與肌肉量減少有關。然而,體重減輕所導致的新陳代謝率的下降的原因是因為,當我們身體進入所謂的飢餓模式,長期嚴格限制卡路里會導致代謝率下降,身體會出現這樣的原因是為了能節省能量消耗,自然而然的出現這樣的狀態。因此,減肥所引起新陳代謝率下將每天可達幾百大卡路里,這也證實了飢餓模式是真實存在,並可以部分解釋為什麼許多減重者最終都會復胖的原因。
肌肉量高不高是決定新陳代謝最重要的一環,可以保持身體擁有較高的代謝率,同時也可以幫助燃燒更多的脂肪,即使在休息與睡眠的時候都可以持續消耗。但許多的人在減肥減脂的同時也會流失掉寶貴的肌肉組織,那間歇性斷食是否也會出現肌肉大量流失的狀態?根據一項研究發現,間歇性禁食比傳統的低熱量飲食,在減肥過程中能更有效的保留住我們的肌肉;但是,最近的一項研究評論發現,運用間歇性斷食和持續熱量限制的方式的人,對於肌肉流失的狀態在 8 週內沒有任何的區別,但在 24 週之後間歇性斷食的人肌肉量卻明顯的減少,這樣的報告將會需要更多更長時間的研究,才能找出間歇性斷食在維持肌肉量方面是否會出現壞處。
當你想要嘗試減重或瘦身的時後,一定都會聽到有些人開玩笑的說:「不要吃就會瘦了啊!」這句話,其實,這句話不能說完全的錯誤,但我們將它轉換一下說法「當你吃進的熱量比消耗的熱量低就會瘦了!」,沒錯!這就是大家常常聽到的創造熱量赤字,這樣你的體重就會隨之降低。但是,有另外一派的人認為就減重和長期健康而言,吃進的食物類型遠比它所含的卡路里要來的重要,所以,這篇我們將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討論攝取熱量與消耗熱量對減重來說真的很重要嗎?
1.基本新陳代謝
我們的身體會從食物中獲取大部分的卡路里,來用以維持身體基本的功能,例如心臟的跳動以及血液的流動這類基本維持生命的能量,通常都會被稱做基礎代謝率(BMR)。
2.消化系統
當你開始攝取食物時,身體就會攝取相當的熱量,然而,這些食物的熱量有大約10-15%會使用於消化過程,這也被稱做食物熱效應(thermic effect of food, TEF),每個食物所需要的TEF也不盡相同。
3.身體運作
扣除掉上述這兩個身體就算不動也要消耗的熱量之外,剩下的熱能就會用來提供身體活動的能量,這包含日常活動或是運動訓練等等。
當你從食物中攝取的熱量與身體消耗的總熱量維持平衡狀態時,就能讓體重維持穩定的數值;因此,要透過創造所謂的熱量赤字才有機會讓體重減輕。
關於吃少一點就能幫助減重吃多一點就會變胖,這樣的理論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一但滿足身體熱量的需求時,就會開始進行能量儲存的機制;一般來說會先補充身體所需的肝醣大約300-350g左右,其中100g會存放於肝臟之中,另外的200-250g則放於心肌、平滑肌與骨骼肌這三大塊裡,也正因為這些部位所需的醣原十分的少,因此,大部分的熱量就會轉變為脂肪堆積於身體各個部位,這也就是為何脂肪容易堆積而肌肉不易成長的原因。所以,攝入的卡路里多於燃燒所消耗的卡路里會導致您體重增加,而攝入的卡路里少於攝入的卡路里將導致體重減輕。
然而,有一些研究報告也指出吃下什麼類型的食物比吃多少重要,這意味著從飲食中攝取的熱量與減重無關。但事實上,這些研究也是基於一些不準確的假設,例如現在十分熱門的低醣飲食法,就是強調攝取較低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幫助體重減輕,並透過線上APP進行營養素的紀錄數據來估算攝取的熱量,這樣的方式有一定的誤差範圍,就算是專業的營養人員也不一定會100%的準確;同時,最重要的是一些研究僅僅只有提到體重的減輕,但卻沒有提出體重減輕是來自於肌肉、脂肪或是水分的流失。要知道不同的飲食狀況與營養素的攝取,對於肌肉、脂肪或是水分的流失都會出現不同的影響性,然而,控制這些因素的研究始終擺明「體重減輕」是因為熱量的攝取不足,無論你的熱量來自於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或是脂肪。
攝取不同的食物來源對於新陳代謝會產生不一樣的影響,例如有些人會比大多數的人需要更多時間來消化、吸收與代謝;而量化這個過程的名詞又稱做為食物的熱效應(TEF)。當TEF越高身體代謝食物所需的能量就越多,例如蛋白質的TEF最高,而脂肪的TEF最低;這表示高蛋白飲食比高脂肪飲食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來進行代謝。這就是為什麼經常說吃蛋白質比吃碳水化合物或脂肪能更大程度地促進新陳代謝的原因,簡單來說在減輕體重這件事上,飲食的TEF對於卡路里平衡只會佔很小一部份,畢竟只有大約10-15%會使用於消化過程。
每個食物所含的卡路里與營養素相差很大,擁有高密度營養的食物比低密度食物能提供更多的維生素、礦物質及各項營養量,例如水果比甜甜圈具有更高的營養密度,它能提供更多的維生素、礦物質以及營養素,因此,在飲食中多攝取富含營養豐富的食物,能降低罹患糖尿病和心臟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然而,單純的熱量攝取與消耗並沒有考慮到食物的營養密度,這對於身體的健康有著潛在的風險性,因此,除了要注意攝取食物的熱量之外,營養密度也是一的必需要考慮的地方。
我們從嚴格的生物學角度來看,熱量的攝取與消耗對於減輕體重十分的重要,因此,無論你吃進什麼樣的食物;只要消耗熱量大於攝取熱量就可有效的減輕體重。但是這樣的方式並沒有顧慮到營養的密度,這將會影響你的身體健康,此外,不同的食物也會影響身體的激素、新陳代謝以及飢餓與飽足感,最終還是會影響你熱量的攝取。所以,實際上有很多的食物可以讓你保持身體健康,又能維持體重的平衡,因此,千萬別只將焦點放置於熱量赤字這件事情上面,否則,你可能會瘦的不健康。
資料參考/draxe、muscleandfitness
責任編輯/David